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反秦义军的首领陈胜,落得一个被部下杀害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反秦义军的首领陈胜,落得一个被部下杀害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23 更新时间:2024/1/30 10:54:54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胜作为反秦义军的首领,为何会被部下杀害,原因是八个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陈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陈胜在反秦义军中的威望极高,可以算作反秦义军的精神领袖,就算是后来的项梁和刘邦,也要视陈胜为首领,项梁之所以起兵反秦,还是召平假借陈胜的诏令发起的,刘邦称帝后,还追封刘胜为“隐王”,可见陈胜的地位之高。

作为第一个起兵反抗秦朝的起义军,陈胜的力量发展也是最快的,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陈胜就迅速崛起成为天下最大的反秦武将,但是好景不长,陈胜的起义很快就遭到了秦朝的反扑,很多人都知道陈胜的起义失败了,但是不知道陈胜是怎么死的?

陈胜与吴广在大泽乡率领900人起义后,实力迅速发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占了周边秦朝五座县城,随后又攻占了陈县并在众人的拥簇之下称王,这个时候陈胜手下已经有十几万人了,并以陈县为中心,不断派人四处攻战,陈胜派出吴广和田臧攻打荥阳,给了周文一个将军印,周文就在路上连招兵边向秦朝的核心关中攻打,居然成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第一个打进了函谷关的人。

随后形势就发生了剧变,章邯以少府之职成为秦朝的将军,率领骊山囚徒及关中子弟组成的秦军大败周文,不仅把周文赶出了函谷关,而且一路追杀周文,迫得周文自杀而死,随后章邯开始攻打敖仓和荧阳,杀死了田臧和李归,之后章邯开始攻打陈胜,陈胜被打得章邯打得大败,只能坚守城池不战。

当时秦军将领章邯一直取胜,而陈胜及其部将则一直失败,秦军围住陈胜所在的城池,陈胜不敢出战,结果被自己手下的部将,同时还是陈胜的贴身车夫庄贾所杀,庄贾杀了陈胜后,就投降了章邯,后来陈胜手下将领吕臣又杀了庄贾,并投靠了项梁继续进行反秦战争,而章邯则在后来的战争中又杀了项梁,同时章邯一路开挂打得整个黄河以南的反秦义军几乎全军覆没。

为什么陈胜会被自己的车夫杀死?

先拿陈胜和刘邦比一比,刘邦在彭城之战被项羽打败,然后刘邦和自己的贴身车夫夏侯婴驾车逃走,夏侯婴可没敢杀刘邦投降项羽,不仅忠于刘邦,还反过来劝刘邦带上儿子和女儿。

还有,刘邦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与项羽打仗,好几次被项羽打成光杆司令,刘邦和贴身车夫夏侯婴两个人一起逃走,夏侯婴拉车,刘邦坐在车中,然后两个人渡过黄河一路逃到韩信的军营,刘邦把韩信的兵权给夺了,夏侯婴可没有对刘备有任何不敬,而是忠心耿耿。

这就是刘邦与陈胜的区别,为什么刘邦可以驾驱夏侯婴这样的车夫,而陈胜不能驾驱庄贾这样的车夫,原因就是八个家:用人不当、识人不明。

因为陈胜的用人和识人是有很大问题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刘邦经常失败,却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夏侯婴,而陈胜只失败了一次,就被自己身边最亲近的车夫庄贾杀害,庄贾杀陈胜肯定是背后偷袭得手,因为陈胜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人会在背后捅刀子,庄贾杀陈胜的原因,当然是为了保命,然后就是荣华富贵。

陈胜的用人不当和识人不明,不仅仅是对庄贾一个人,从很多事情都能看出来陈胜的失败是早就注定了的,比如说,陈胜在占领陈县称王后,定下了“主力西征、偏师略地”的战略,当时,周文、吴广、田臧是西征军的主力,主要向西攻打秦朝,目标直指秦朝核心地区关中。

同时,陈胜派出武臣攻打赵地,周市攻打魏地,这样安排也无可非议,但是陈胜对这些人的安排完全不能控制,比如后来田臧假传陈胜命令杀了起义军二号人物吴广,陈胜居然对田臧的行为不仅没有处罚,反而封其为上将,要知道吴广可是随陈胜起义的亲密战友,是大泽乡起义的二号人物,是起义军内部仅次全陈胜的人物 ,就这么轻易被田臧杀害,而且不受到任何处罚。

陈胜的默认会导致一种错觉,会让起义军内部的将领认为可以随便杀人,陈胜也不会追究,同时会让人觉得实力可以解决一切,而不是规则和制度,错误地传达了起义军内部的价值观,所以陈胜的起义军内部经常会发生假传陈胜诏令的事情存在,而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此外,还有攻打赵地的武臣,武臣攻下赵国旧地后,自立为王,与陈胜平起平坐了,原来武臣是陈胜的部下,现在武臣脱离了陈胜独立成为一股力量,这对陈胜来说,不就是起义军的力量分裂了吗?这些人都是陈胜亲自任命的,陈胜任命他们却不能让这些人为陈胜效忠,就是陈胜用人不当和识人不明。

除了武臣,还有周市也是这样,周市本来也是陈胜的部下,被陈胜派到魏国旧地去攻打秦军,成功后,周市拥立了魏国宗室魏咎为魏王,魏咎原本是投降陈胜的,是陈胜的部下,现在也与陈胜平起平坐了,平白无故地陈胜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这就是陈胜的用人不当和识人不明。

相比较之下,陈胜就把陈胜强多了,打个比方,刘邦重用韩信,但是时刻提防韩信,就算给了韩信兵权,但是韩信手下的将领和士兵大多数都是刘邦的亲信,刘邦不仅能识别韩信是人才,同时会用各种手段迫使韩信不敢背叛自己,不要以为韩信忠于刘邦是韩信没有野心,韩信不敢背叛刘邦的根本原因是背叛后没有胜利的可能,被刘邦利用种种手段控制住,这是刘邦与陈胜的区别之一。

识人,首先要考察的是这个人的人性,在那个乱世,忠诚是排第一位的,能力可以往后排,陈胜选择自己贴身车夫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这个人是不是一个能忠于我的人,但很显然庄贾不是,虽然人心隔肚皮,但是,有的人就是能准确识别手下是不是忠心,这是一种能力,比如刘邦,很显然,陈胜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不能识别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车夫庄贾的真正内心。

用人,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不仅要用,同时还要控制,那可是乱世,如果陈胜用一个将领,不能控制这个将领,他的用人就毫无意义,只能帮别人做嫁衣,很显然,陈胜是不能控制庄贾的,也许庄贾驾车的功夫很高明,但在忠诚和道德上,庄贾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这是陈胜的用人不对,也是他被杀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魏延发明的珍贵战术,姜维却弃之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魏延和姜维哪个厉害,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魏延,字文长,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武将。关于魏延的出身和早年经历,《三国演义》说他最初是长沙太守韩玄的部将,这种说法与史实不符。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并不是半路出家归降刘备,而是刘备的“部曲”,属于刘备的私人卫队和亲兵,也算是跟随刘备起家的老资格。魏延早年一直默默无闻,不为人关注。建安十七年

  • 孝庄太后拒绝和皇太极同葬,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孝庄爱皇太极吗,孝庄为何要给容妃下一道遗旨,孝庄为什么下套给容妃

    孝庄太后,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对清朝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清太宗皇太极死后,新生的清朝陷入一场激烈的皇位继承人争端。围绕清朝第三任皇帝的人选,朝中文武大臣分为尖锐对立的两派,一派拥戴皇太极长子豪格,一派拥立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两派展开明争暗斗,局面波谲云诡异常险恶,甚至几度濒临失控,双方

  • 马超在蜀国打过胜仗吗?他为何能跻身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蜀国不重用马超,少年三国志蜀国主马超还是张飞,马超为蜀国做了什么

    论及三国名将,蜀汉五虎上将是绕不开的人物。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不仅被视为蜀汉武将之中的代表人物,即使在整个三国时期武将群体中,也是翘楚之辈。不过俗话说“五个指头不一般齐”,关张赵马黄五个人的才干和战功,也不能简单地等量齐观,而是各有千秋。五虎将之首的关羽,曾经创下匹马斩颜良、水淹七军生擒于

  • 吴三桂是如何从大明孤忠变成大清的平西王?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三桂真的是叛徒吗,明朝叛徒吴三桂,大明忠王

    吴三桂是如何从大明孤忠变成大清的平西王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这是他人生的巅峰,但从巅峰滑落到谷底他只用了46天,只因为一个人,大明的平西伯吴三桂,他并没有投降李自成,后世流传的吴三桂害怕农民军势大,拖沓不愿救援北京,而后又先投降李自成又因陈圆

  • 清朝皇子夭折率很高,很多都没活到成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皇子都活不长,为什么古代皇帝都活不久,为什么古代的皇子容易夭折

    古人讲究多子多福,皇帝们尤为重视这一点,因为他们最怕万里江山没人来继承,导致皇权旁落他人之手。皇帝们之所以要把成百上千的妙龄女子选入后宫,搞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绝不仅仅是为了贪图享乐,一个最基本的考量就是想以此保证尽可能多的皇子数量,保证皇位传承可以顺利延续下去。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

  • 诸葛亮一手提拔了姜维,姜维对他一点都不感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败在了谁的手里,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姜维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在经过数年的养精蓄锐之后,亲自带领大军北伐曹魏,掀起了六出祁山第一战。诸葛亮把攻击目标定在魏国的陇西祁山堡、天水郡一带。诸葛亮为了保证这次大举进攻出师必胜,可谓精心策划、煞费苦心,老将赵云、新秀马谡等蜀汉军中精英全部出动。然而遗憾的是,第一次北伐结果却让诸葛亮始料未

  • 南宋最坚定的主战派,张浚此人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洪承畴历史评价,张浚北伐与韩侂胄北伐,南宋刘子羽

    1127年,北宋在靖康之变的浓烟烈焰中灰飞烟灭。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侥幸躲过金兵的毒手,南渡大江来到江南,依托长江天险,在临安建立南宋。金国占领北方地区和中原后,仍然得陇望蜀,兵锋直指南宋。南宋与金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此拉开帷幕。面对金兵的疯狂进攻,南宋大臣分化为两个派系:主战派与主和派

  • 一个不起眼的小兵,投降曹操后飞黄腾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祝你飞黄腾达是什么意思,张飞吓退百万雄兵,回头吓退百万雄师

    老百姓有一句俗语:“树挪死,人挪活”,意思是说,同一个人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古人也说过:“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同一个人,跟随不同的主公,受到的待遇和取得的成就,也会天差地远。三国时代就有过很多这样的事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期,朝政腐

  • 张良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何刘邦封侯时要选留县这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建立后张良去哪里了,刘邦汉王的封地在哪,张良什么时候离开刘邦

    刘邦在当了皇帝之后,就开始封赏了,此时他特意提出了一人,那便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为此,他特意让张良从齐地选择三万户,结果张良却说只愿受封留县(今江苏省沛县东南)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要知道齐国自古就有鱼盐之利,富庶的很,

  • 揭秘:曹操和曹丕为什么都不杀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裕杀了多少司马皇族,曹丕废掉汉献帝,汉献帝被杀

    东汉末年,朝局腐坏,宦官与后戚成为把持朝政的两大毒瘤,把东汉搞得乌烟瘴气。朝堂之上大臣们拉帮结伙明争暗斗,各地武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彼此之间连年征战。民间百姓衣食难继,流离失所,不得不为了生存揭竿而起,浩浩荡荡的黄巾大起义几乎席卷中原。烜赫一时的东汉王朝,眼看就要瓦解崩塌。中平六年九月,西凉军阀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