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努尔哈赤死因之谜:炮伤还是病死?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炮伤还是病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02 更新时间:2024/1/19 15:59:22

据史料,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6万大军(号称14万)南征,一路势如破竹,不战而得八座城池,很快兵临宁远城下。明朝宁远城守将袁崇焕严词拒绝努尔哈赤的招降,亲率兵民万人顽强守城。他们在宁远城上架设了11门红衣大炮(按:本为红夷大炮,因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忌讳“夷”字,故称红衣大炮),随时准备迎接来犯之敌。

这种红衣大炮的威力非常大,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阎崇年研究员认为,这种红衣大炮为英国制造的早期加农炮,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特别是击杀密集骑兵具有强大火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

红衣大炮在宁远之战中确实发挥了它的极大威力。据史料记载,后金军队的攻城行动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严重受挫。宁远城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在攻城的第三日,后金军队便撤兵而去。

在威力极大的西洋火炮猛烈攻击的情况下,作为后金大军统帅而亲临城下督战的努尔哈赤有没有受伤呢?对此,明朝和后金的史书中均无明确记载。资深澳门历史研究者金国平和吴志良两位先生在合写的《澳门与入关前的满清》一文中认为,由于对明军使用的新式火器毫无精神准备,宁远之战中努尔哈赤受伤的可能性极大。

网络配图

经过心研究,金国平和吴志良终于从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中找到了一条明确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重伤”的珍贵史料。据该书记载,朝鲜译官韩瑗随使团来明时,碰巧与袁崇焕相见,袁很喜欢他,宁远之战时曾把他带在身边,于是韩瑗得以亲眼目击这次战役的全过程。

宁远战事结束后,袁崇焕曾经派遣使臣带着礼物前往后金营寨向努尔哈赤“致歉”(实为冷言讥讽),说“老将(按:指努尔哈赤)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按:指袁崇焕),岂其数耶!”努尔哈赤“先已重伤”,这时备好礼物和名马回谢,请求约定再战的日期,最后终于“因懑恚而毙”。这条史料明确记载努尔哈赤是在宁远之战中受了“重伤”,并由于宁远兵败,精神上也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悒悒不自得。在肉体和精神受到双重创伤的情况下,这位沙场老将终于郁郁而终。

明将袁崇焕之墓

明朝史籍记载,明朝军队曾炮毙一个“大头目”,专家分析这个“大头目”就是努尔哈赤。

由此再反观明朝史籍,其中有关宁远战事的某些记载似乎也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明熹宗实录》记载,明朝兵部尚书王永光奏称,在宁远之战中,明朝军队前后伤敌数千,内有头目数人,“

酋子”一人。蓟辽经略高第则奏报,在后金军队攻城时,明朝军队曾炮毙一个“大头目”,敌人用红布将这个人包裹起来抬走了,还一边走一边放声大哭。明人张岱在其所著的《石匮书后集?袁崇焕列传》中记载,红夷大炮打死敌人不计其数,还击中了“黄龙幕”,伤一“裨王”。敌军认为出师不利,用皮革裹着尸体,一路号哭着撤退了。金国平和吴志良据此分析,上述史料中提到的“酋子”、“大头目”、“裨王”即为努尔哈赤本人。

令人不解的是,清代官书提及努尔哈赤之死时,都说他是得病而死,至于得的是什么病,则往往讳莫如深。对此,金国平和吴志良的分析是,努尔哈赤在宁远攻城战中中炮受伤,随后又受了袁崇焕这个“小子”的冷言讥讽,回到沈阳后一直耿耿于怀,怒火中烧,导致伤口恶化,后来前往清河洗汤浴,致使伤口进一步恶化,终于并发症而死。

网络配图

炮伤是努尔哈赤致死的最重要原因。大清一代开国君主竟葬身“西洋大炮”口下,为固军心,隐瞒、迟报主将伤亡乃古今中外兵法惯伎。因此,可以大胆推断,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伤后致死。在没有新资料以前,这一点似乎可为定论。

正当专家以为此事已有定论之时,清史专家李鸿彬对朝鲜人的著作中的关键证据提出质疑。

正在人们对努尔哈赤之死不再提出异议时,清史专家李鸿彬在《满族崛起与清帝国建立》一书中,却对努尔哈赤炮伤而死论者的关键证据《春坡堂日月录》提出了质疑。

疑点一:既然朝鲜译官韩瑗都知道努尔哈赤“先已重伤”,那么守卫宁远的最高统帅袁崇焕就应更加清楚,何况袁崇焕还曾派遣使臣前往后金营中察看过呢。如果努尔哈赤确实身负“重伤”,这当然是袁崇焕的特大功劳,也是明军的重大胜利,不仅袁崇焕本人,而且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将对此事大书特书,以便激励军民的士气。

但是,无论是袁崇焕本人报告宁远大捷的折奏,还是朝廷表彰袁崇焕的圣旨抑或朝臣祝贺袁崇焕宁远大捷的奏疏,其中都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之事。

疑点二:努尔哈赤战败于宁远,是1626年正月,至八月二十日死,其间八个多月。从大量史料记载看,在这八个多月中,努尔哈赤并没有去治病,而是“整修舟车,试演火器”,并且到“远边射猎,挑选披甲”,积极准备再进攻宁远,以复前仇。四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毛文龙进攻鞍山,后方吃紧,这才回师沈阳。六月,蒙古科尔沁部的鄂巴洪台吉来朝,他亲自“出郭迎十里”,全不像“重伤”之人。

网络配图

因此,李鸿彬认为,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有没有身受“重伤”,是不是“懑恚而毙”,很值得怀疑。

那么,努尔哈赤到底是因何致死的呢?

李鸿彬认为,努尔哈赤回到沈阳以后,一则由于宁远兵败,赫赫有名的沙场老将败在初历战阵的青年将领手中,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心情郁忿;二则因为年迈体衰,长期驰骋疆场,鞍马劳累,积劳成疾。同年七月中,努尔哈赤身患毒疽,并非炮伤,二十三日往清河汤泉疗养。到了八月七日,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十一日,便乘船顺太子河而下,转入浑河时,与前来迎接的太妃纳喇氏相见后,行至离沈阳四十里的鸡堡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文帝爱玩刺激:曾赶着六匹马的马车“飙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究竟有几匹马,小马征服,七匹马

    谁都知道,汉文帝刘恒是贤君,执行休养生息政策,节俭治天下。班固称赞他在位23年,宫廷里的物资用具没有添加一样,其百年归宿地——霸陵,全用瓦器,寒酸得很。最后,班固用了一个连孔子都不敢轻易用的评语来赞汉文帝:仁哉!然而,《史记》和《汉书》却又明白地暴露了汉文帝的另一面:对于自己喜欢的小人物,动辄赏赐上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兄弟不传给儿孙?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所以你百年以后应该

  • 历史上诸葛亮并未使用过空城计 而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空城计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历史上诸葛亮用过空城计吗,空城计除了诸葛亮还有谁用过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其中有一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当时诸葛亮让马谡出兵,但是马谡最终兵败,导致诸葛亮全盘计划打乱,司马懿追兵到了。但是因为手里没有兵,所以只能摆了个空城计,最终吓跑了司马懿。网络配图这个桥段在老百姓中有很大的知名度,所以现在的很多人还在用这个事情来赞美诸葛亮

  •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为当皇帝而杀至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一共杀了多少至亲,武则天怎么当上女皇帝的,历史武则天真实的一生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武则天一生共杀死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亲甥女,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争宠争权,实现她的皇帝梦。说起武则天,她漂亮,有野心,工于心计,醉心权势,胸怀机谋,信奉佛教,荒淫奢靡……然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就是她的残忍无情。为了争权夺利,为了巩固她的统治,她可以将爱情、

  • 死法最窝囊的皇帝 被自己的妃子一屁股坐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皇帝驾崩妃子殉葬的4种死法,古代的各种奇葩死法,古代皇帝各种奇葩死法

    我们都知道这皇帝有饿死的,有被太监害死的,当然因为女人死的也不少,但那都不够奇葩,今天小编要说的奇葩皇帝,他的死堪称绝了,因为他是被一个女人坐在屁股底下压死的。话说当时那个女子还真不是个胖子,那究竟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说说这个奇葩事。网络配图今天说的这个皇帝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他就是史上死的最

  • 元武宗在位期间有什么政绩?他对后世元朝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武宗救了中国,元朝儒生的地位,谁把元朝灭了

    元武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们今天来说说元朝史上的第三位皇帝,据说元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元武宗,元武宗可以说是当时真真正正的一位明君,在元朝的历史上,付出了不少的贡献,当时元武宗很有自己的头脑,在位期间,积极完善用人制度,没有加大对老百姓的剥削,所以但是的社会是国富

  • 元仁宗有什么功绩?他在位期间为元朝做出过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的功绩,元英宗

    元仁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其实,每一个朝代都有最兴盛的时候,也是衰落的时候,历史就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说到元朝,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元朝之前是宋朝,在那个朝代,总是有战争,因为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很多小的地方便实行分裂

  • 真实历史中的潘美,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奸臣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潘仁美历史的真相,历史上真实的潘仁美正直的人,历史上潘仁美历史的真相

    潘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很多人看了杨家将的影视剧,就对潘仁美这号人物感到很厌恶,觉得潘仁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陷害忠良。不过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物,潘仁美的原型是宋朝的大将潘美,而潘美也并不是什么大奸臣。只是在杨家将的小说里,把潘美塑造成了一位大反派,

  • 探索刘伯温悲剧的一生,为什么说他是个落寂中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怎么被灭族,刘伯温天文书,刘伯温作品

    刘伯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刘伯温很多人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神得不得了,但是你慢慢的会发现这个人其实一生还是非常的悲剧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生如路啊,谁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谋臣刘伯温的一生吧,看看他是怎么从神到悲

  • 康熙的传位诏书写的谁?雍正有没有篡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传位雍正诏书谁起草的,雍正篡改传位诏书,清朝皇帝传位诏书

    雍正这皇帝,比起被后人夸了又夸的老爹康熙,和风流绯闻不离身的儿子乾隆来,存在感实在是不怎么高。世人只知康乾盛世,却不知康熙朝晚年已有衰败之相,如果没有雍正在中间力挽狂澜、改革弊政,这盛世难以维系。没有雍正攒钱,乾隆还想六下江南,到处拈花惹草?美得他。清末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孟森曾说“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