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作为帝王他的能力如何?

朱允炆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作为帝王他的能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1/20 11:55:29

朱允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当时的朱元璋打败了元军后,成立了历史上的明朝,明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我们今天来说说元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据说但是的朱元璋长子已经是英年早逝,所以朱元璋需要另选人才来补充皇位,于是,后来的朱允炆便上位了,朱允炆上位后,不断的减轻老百姓的疾苦,减少赋税徭役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允炆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吧!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在位: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年号“建文”,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他确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1402年死)为皇太后。关于朱允炆的个性和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为朱允炆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朱允炆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1402年死)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1385年举进士第一名。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朱允炆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为翰林侍讲。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皇帝。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他。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方孝孺是《周礼》,一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秦琼在民间的传说有哪些?他使用的武器真的是双锏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隋唐之际,那个武将最为人称道,那想来肯定是秦叔宝了,他是隋唐十八好汉之一,是兵马大元帅,秦琼与姜松、程咬金、杨广并称四绝,熟悉隋唐故事的小伙伴们一定都听说过很多和秦叔宝有关的故事,秦琼卖马,两肋插刀,还有那个著名的三鞭换两锏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隋唐的故事

  • 为何杨贵妃不能为李隆基生下子嗣?只因杨贵妃用了麝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惠妃才是李隆基的真爱,李隆基为什么要娶自己的儿媳妇,杨贵妃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

    杨贵妃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最为帝王,很难得有如此真情,不过他和杨贵妃太过于腻歪,经常到日上三竿采取上早朝,引得朝中大臣不满,纷纷进谏让赐死杨贵妃。杨贵妃最后死在马嵬坡上,结局不是很好。但他俩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世代传颂。他俩如此恩爱,杨贵妃又有惊天容貌,却没

  •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要立无字碑 不让立传只立碑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无字碑是为谁而立的碑,武则天无字碑的意义,武则天立无字碑的意义

    对武则天无字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死后为什么只立碑不立传,有几种猜测,有说是她临终前留下遗言,不让立传只立碑,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后世继承者要么太优柔挂断,不知道如何下笔书写,要么忙于争夺政治权力,没有费心力给武则天这位大周朝的亡国之君树碑立传,都有一定的道

  • 陈友谅死后,他的家人妻儿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友谅几个儿子,陈友谅之子,人死后会看到家人吗

    有件事儿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惊奇,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元军,而是同为起义军的陈友谅和张士诚。说句不算夸张的话,若世上没有朱元璋,取代元朝的很可能就是这两人中的一个。张士诚且不说,今天只聊陈友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他是湖北沔阳人,家境比朱元璋家稍好一点,长大后

  • 西园八校尉失败,真的源于汉灵帝的决策性失误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制造汉武帝的历史公案,虎贲校尉,校尉和将军哪个大

    汉灵帝的一次制度性的错误决策,注定了西园八校尉失败,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东汉时代,桓灵二帝以昏庸闻名,宦官与外戚专权,导致朝政一片乌烟瘴气。灵帝在位二十一年,重用宦官,大搞党锢,终于搞乱了这个国家。灵帝不仅卖官鬻爵,还乱收费,民怨沸腾,最终爆发了黄巾起义。灵帝在位

  • 三国顶级谋士陈宫为什么会选择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宫为什么跟吕布,吕布为什么不听陈宫的话,陈宫有多厉害

    陈宫算是三国中被低估的谋士,从劝吕布奇袭允州,到下邳之战时犄角之势的防御思路,陈宫所提出的种种计谋,无一不是正中敌人要害的对策。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谋士,却宁可抱在吕布这棵枯树上吊死,也不愿意去追随刘备,这又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我们先来说说陈宫为何要选择吕布。一方面

  • 历史上的吕雉真的有那么残忍吗 吕雉真的杀刘邦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雉为什么变得残忍,吕雉为什么看上刘邦,吕后和戚夫人的因果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雉杀刘邦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吕雉,是历史上有名的狠辣角色,刘邦去世后,她便开始了血腥的抱负,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杀害刘邦之子,甚至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间接死于吕雉之手。那么,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吗?吕雉真的那么残忍吗?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分

  • 慈禧为什么不喜欢同治皇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同治帝是慈禧太后亲生的么,同治没有子嗣的原因,同治和慈安太后是什么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同治皇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同治皇帝。同治皇帝是一位很可悲的皇帝,他一生很短暂,所以也没有几个妃嫔。同治的妃嫔包括皇后在内只有五位。在五位妃嫔中,同治皇帝最喜欢的就是皇后阿鲁特氏

  • 李自成逃跑的时候都去了哪里 李自成最后为何会农民所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是怎么灭亡的,李自成最后的下落,李自成到底死没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自成逃跑,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自成逃跑时,都逃到过什么地方,为何最后确实被一农民给杀死?1644年的李自成,日子过得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了。他当初率领了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城,随着崇祯帝的自缢死亡,他便自立为帝。后来建立了新政权,不过很快因为他自己纵情声色,而且又粗心大意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皇上的鹦鹉 和珅的走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纪晓岚与和珅之间趣事,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纪昀(1724-1805),字晓岚。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出生在读书世家,代代都是读书人。有据可考,自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高祖:纪坤, 屡试不第。曾祖父纪钰, 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祖父纪天申, 监生,做过县丞。父亲纪容舒,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