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

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81 更新时间:2023/12/21 3:24:11

曹丕为何要先攻打称臣的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时代,人们对于那段历史中的人物掌故也都耳熟能详。

现在我们一般将黄巾起义后的历史都归于三国,但实际上“三国割据”要等到孙权称帝,三帝并立才真正开始。

▲三国人物塑像

孙权作为当时三名称帝君主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为何要在最后称帝?他之前又为何要向曹丕称臣?这对东吴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呢?

一、孙权向曹丕称臣

曹操去世之后不久,曹丕就要挟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自己,成为了三国时代的第一位皇帝。

汉献帝退位之后,刘备便举起了复兴汉室的大旗,并于不久后即位称帝,与曹丕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

▲孙权游戏形象

而此时坐拥江东的孙权却并没有急着称帝,而是在两个老对手之间左右逢迎。

这主要是因为孙权论实力不如北面的曹魏,论称帝的正统性,又不如汉室后裔的刘备,因此孙权并不能贸然称帝。

在魏蜀两国君主纷纷称帝后,孙权在名义上保留汉臣的名分,对魏蜀两边打起太极推手,但实际上孙权还是更加倾向于曹丕一方的。

因为魏国的实力更强,对于东吴的威胁也更大,再加上前不久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其和蜀国的关系也更加紧张。

在刘备称帝后不久,其便发动大军开始伐吴,孙权知道曹丕也一直对江东虎视眈眈,为了稳定曹丕,孙权决定暂时向曹丕称臣,并接受其给自己的吴王封号。

此后他还多次派使者前往魏都,向曹丕进献了许多奇珍异宝。

曹丕认为孙权是真心归附自己,便没有在刘备伐吴时兴兵南下。

▲曹丕剧照

对于孙权来说投靠曹丕,显然是一个权宜之计,毕竟在赤壁之战结束后,他就和鲁肃商讨过称帝的相关事宜了。

但碍于情势所迫,他不得不向曹丕暂时低头,以便集中力量对付东进的刘备。

在孙权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东吴的紧张局势得到了缓解,刘备方面短时间内再无大举南下的能力了。

此时按照孙权以往的作风,应该立即修复与刘备集团之间的关系,以求达成联盟抵御魏国的进攻,但孙权却一反常态的继续站在蜀国的对立面。

比如在雍闿发动针对刘禅的叛乱时,孙权就站在雍闿这边,诸葛亮后来派邓芝出使吴国他也拒不接见。

他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向曹丕显示自己的“忠诚”,并希望其能够派兵攻蜀。

二、曹丕南征

但曹丕并没有中孙权的圈套,在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他们在短期内对曹魏不可能形成威胁。

但是蜀地易守难攻,如果曹魏贸然进攻的话,很有可能会陷入持久战之中,让东吴坐收渔翁之利。

孙登游戏形象

而且在和孙权的交涉中,曹丕也发现这位“大魏吴王”似乎并不是真心归附。

首先是在夷陵之战后,曹丕曾经要求孙权对蜀国的残兵败将进行追击,但吴军显然就是做做样子,吴国将领甚至还在暗地里和蜀国将领有过交涉,这让曹丕对孙权针对蜀国的强硬态度打了个问号。

其次从孙权表示归附之后,曹丕便要求孙权将世子孙登,送到自己身边作为人质。每次提及此事时,孙权都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但到临行前他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推脱,这让曹丕十分失望。

当时曹丕取代汉朝称帝本就存在反对的声音,因此他迫切需要建立功勋来稳定舆论。

于是,他在又一次要求孙权交出质子孙登遭拒后,便举三路大军南征,意欲一举吞并吴国。

不过此时孙权早已在暗中恢复了和蜀国的关系,并在对应方向上布置了精兵强将,抵御魏国的进攻。

曹丕对于此次南征做出的准备并不充分,再加上魏国水军在水战中,并不是东吴的对手,这让曹丕的南进攻势,遭遇了极大的阻力,最终不得不班师回朝。

在此后几年间曹丕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南征,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

曹丕在经历了三次失败后,对于东吴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也放弃了一举吞并东吴的想法。

孙权则借助几次胜利,成功与曹魏政权“脱钩”,并为东吴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空间。

三、“大魏吴王”是黑历史吗?

在曹丕死后,曹魏政局陷入了短期动荡之中,孙权瞅准时机反客为主进行了多次北伐。

在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后,天下三分鼎立的局势,最终被确定下来,孙权也在不久之后正式称帝,中国自此正式跨入“三国时代”。

孙权称帝前归附于曹魏的经历,令其一直饱受历史爱好者的嘲笑。

不过在笔者看来孙权虽然自称大魏吴王,但是其对于内部和江东父老展现出来的态度,却是足够强硬的,因此当时他的这一举动,并不会动摇其称帝的根基。

▲复原的武昌城楼

东吴的臣子们固然知道孙权的选择是为了稳定局势,防止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江东的百姓其实也知道孙权并不甘心俯首为人臣,这从其迁都的决定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当时孙权为了兼顾荆州和扬州这两个主要战场,特地将自己的治所迁到了湖北鄂州,并为其取了“武昌”的名字。

这个名字,充分显示出了孙权的战斗决心。

孙权知道东吴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基础上,而且他也确实做足了战斗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的末代君主孙皓,又将治所从武昌迁到了建业,之后不久他就向晋朝投降了,每思至此不免令人唏嘘。

▲孙权帝王像

更关键的是,针对曹丕的三次北伐,让曹魏政权的正统性大打折扣,这也为孙权的称帝提供了先决条件。

因此如果孙权没有经历过“大魏吴王”这段黑历史的话,恐怕其距离登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权和东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注:

关于孙权称帝前后政治举措的相关内容,参考自《试论孙权抗击曹丕南征》,刊登于《鄂州大学学报》2021年11月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匡衡在成为丞相后,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丞相嫡女重生,匡衡最后的成就,匡衡长大后成为了什么

    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去世,汉成帝刘骜继位,汉成帝即位之后,所有汉朝的臣民都期待着汉成帝能够给汉朝带来新气象,于是汉成帝真的为汉朝惩治了一个大贪官,这个大贪官就是汉朝第一宦官石显。汉成帝示怎样惩治石显的呢?说起来也是比较戏剧性的。

  • 李恢是谁?他在蜀汉担任过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一德任陕西省省书记,河南省校长职级制方案,蜀汉武将官职

    说到李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他刚开始在益州郡担任督邮一职,他的叔父爨习爨习是当地的豪强大姓,之后做了违反法令的行为,李恢也被免官。建安十八年李恢在董和的推荐下到州府任职,到任职途中李恢听到刘备攻打刘璋的消息,李恢认为刘备会成为,于是选择北上拜见刘备。刘备见到李恢后也非常

  • 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去杀大臣的小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当了皇帝都杀了谁,朱元璋杀死多少开国大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大臣

    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去杀大臣的小妾?据传说,他在大臣家中一见到这位小妾就冷笑道:“天意如此,朕不得不杀你。”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小妾怎么就劳动朱元璋动手?路遇乞丐这名大臣名叫李庸,他也算是朱元璋身边比较受重用的大臣了,他生病了之后,朱元璋还特地微服私访前去看他,不过朱元璋因为一直待在宫中,很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都做了什么事,最后是善终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德纲投毒张云雷,李铁供出三人是谁,薛仁贵历史记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唐朝大将薛仁贵的故事。英雄出少年薛仁贵出生在隋炀帝时期,家族世代为官,薛仁贵的名字也能体现出他的出身不凡,因为在隋朝以前,民间的百姓取名字大都是贱名。贫苦人家为了孩子好养活,都会在孩子的名字中夹杂“

  • 刘安杀妻讲的是什么故事?与刘备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杀妻食肉的故事,刘备吃了刘安的妻子是真的吗,刘安给刘备吃的什么

    刘安杀妻招待刘备的情节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备被吕布击败,来不及回家,单人匹马逃出小沛,在逃亡的路上,手下谋士孙乾赶到,建议刘备暂时先投奔曹操,以后再做打算,刘备从小路去许都。在路上没有吃的,刘备只好到附近的村子里去要吃的,有一天,刘备到猎户刘安

  • 韦孝宽是什么人?t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韦孝宽,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出身显赫韦孝宽出身京兆韦氏,家族显赫。祖父韦直善曾任北魏冯翊郡、扶风郡二郡太守,父亲韦旭是右将军、南豳州刺史,皆为北魏高官。韦孝宽为人聪明机敏,和善正直,博览群书。孝昌三年(527年),萧宝夤在关中作乱。韦孝宽向

  • 三国时期荆州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个地方为何受到三家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荆州是必争之地,三国荆州为什么重要,三国为什么抢荆州

    三国时期的荆州九郡,为何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围绕着荆州进行了多次大战,大家都想击败对方,把荆州抢到自己的手中,那么三国时期的荆州九郡,为何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现在的哪些地方?为何会受到魏蜀吴三家的青睐呢?事

  • 商鞅当初从魏国前来秦国投奔 秦孝公为什么还重用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三说秦孝公,秦孝公为什么用商鞅,商鞅是一个什么人

    对从魏国投奔而来的商鞅,凭什么被秦孝公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商鞅离开魏国,目前的主流论调就是:商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离开富庶强大的魏国,前往贫穷落后的秦国。到了秦国的商鞅,就好像从硅谷回到中国乡村的高知,张嘴随便说了一通,立刻把秦国国君秦孝公说得五

  • 历史上真实的李凤娘,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铁供出的三人,李铁供出三人是谁,李凤姐是否有这个人

    李凤娘,宋光宗赵惇的皇后,两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历史上的各王朝中,宋朝的皇室是相对平民化的,从皇室中人的行为上来讲,也相对和谐,原因是,有士大夫们这个庞大的群体在监督。以宋朝的皇后们为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比较遵守儒家道德准则的,哪怕是如

  • 秦国最终能战胜六国,一统天下,嬴政为此付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俄罗斯宣布向美国开战,秦始皇为什么不把六国贵族全杀了,秦始皇为什么只灭了六国

    秦始皇嬴政,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历史确实是不长,但是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前,秦国的历史却很长。秦国,跟秦朝完全是两个概念。秦朝的历史,得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算,到秦王子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