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出身贫民 朱元璋是怎么建立大明江山的

朱元璋出身贫民 朱元璋是怎么建立大明江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5 更新时间:2024/1/17 7:31:57

还不知道:贫农出身的朱元璋,凭什么能建立大明王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的创建者是朱元璋,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君主中,他的出身是最低贱的。

朱元璋祖籍沛国相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沛县,从其祖父一辈开始,他家就因贫困几度迁徙,到父亲朱五四时,最终定居在了濠州,也就是如今的安徽凤阳。

朱元璋幼年时期过得那叫一个惨!他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时不时挨地主打骂,仅在私塾读过几个月的书。

后来,濠州一带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蝗灾、旱灾接踵而至,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因没有饭吃而相继死去。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前往皇觉寺出家为僧。

然而没过多久,由于天灾的缘故,僧人们也没有吃的了,因此他只能离开寺庙四处化缘为生。说好听点是‘化缘’,说直白点,其实就是‘乞讨’。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加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后,才基本宣告结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贱的人,最后竟然创建了一个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大明帝国,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那么,朱元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成功路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呢?

出身低微的朱元璋,能在元朝末年社会大动荡和群雄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推翻元朝,实现统一,笔者认为有如下四个原因!

第一、依附强权,韬光养晦

在朱元璋崛起之初,先是在淮西一带活动,进而渡江,以南京为中心,西面有陈友谅、东面有张士诚、北面有韩林儿,很好地避开了元朝主力。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是元末红巾军的重要领袖之一,韩山童被捕身亡后,他的徒弟刘福通便找到韩林儿,将其立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凤。

从当时天下的局面来看,承担阻挡元朝主力大军的是北面的韩林儿,尽管他后来也走向了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耗尽了元朝的元气,以至于后来朱元璋率军北伐能势如破竹。

在朱元璋羽翼尚未丰满之际,他并没有选择孤军奋战,而是明智地依附在“龙凤政权”之下,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就接受了龙凤政权的封号,在和州建立都元帅府,之后又被提升为枢密院同佥、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当然,朱元璋看似是在小明王的统属下做事,但朱元璋却拥有绝对的独立自主权。简单来说就是,朱元璋的军队并不归小明王调遣,而只归朱元璋调遣。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的“统属关系”,使朱元璋开展一些军事行动时,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这为朱元璋前期扩大和巩固实力,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此外,在当时的天下群雄中,朱元璋秉持着徽州大儒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而极大缩小了自己的目标,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结果最晚称帝者,恰恰是最终成就帝业的人!

因此这也告诉我们:在自身实力尚弱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张扬,相反,要学会韬光养晦,慢慢积蓄力量,最后惊艳所有人。

第二、注重军队的建设

朱元璋从南略定远开始,不断收编地方部队,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其军队的成员也就越来越复杂。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有着一套非常好的整训方案。每收编一支部队后,他就会认真地加以整顿,从军官到士兵,无一例外,之后便开始严加训练。

而训练又分为:军事训练和思想训练!军事训练,其目的是增强士兵们的军事素质,提高战斗力;而思想训练,则是让士兵们遵守纪律,团结一心。

所以,相较于元朝军队和各个地方割据武装来说,朱元璋的军队是一支遵守纪律、战斗力强的队伍。

明朝著名开国将领胡大海曾说:“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而这,也正是朱元璋队伍得民心之所在。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强权也许能取得天下,但却不长久,得到民众的支持,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之法。

第三、正确的战略方针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非凡军事才能之人,而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他善于运用战争动员的手段,以及独特而正确的战略方针。

其中,“战争动员”是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每次征战前,朱元璋都会对将领和士兵进行动员,主要分为:明确战斗目标、交代具体任务、说明步骤、鼓舞士气、申明纪律。此外,朱元璋也会解答将领的疑虑,统一认识。

每次战役开始前,朱元璋都会亲自做战斗动员,以至于他的部队在战斗中,敢打敢拼,不畏生死,给予了敌人沉重打击。

当然,除了对将领和官兵进行动员之外,发布檄文,也是战争动员的一种方式。

比如朱元璋在讨伐张士诚时发布的《平周榜》,进攻大都时发布的《谕中原檄》等,都堪称“大手笔”。

檄文的发布,往往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既可以壮大自己队伍的声势,又可以使敌军气馁,闻风丧胆。

檄文中都会宣示战争的动因,表明自己是吊民伐罪之师,从而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

其次是独特和正确的战略方针!

兵法云:远交近攻、避强击弱;朱元璋在对待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略上,从二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先攻打远方强大的陈友谅,再攻打近处相对弱小的张士诚,结果收到了很好地效果。

此外,朱元璋还擅长利用矛盾,对敌人各个击破。

比如在朱元璋讨伐张士诚时,最担心的就是元朝军队南下,一旦腹背受敌,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就不断利用元朝内部矛盾,于扩廓帖木儿通好,从而孤立了张士诚。

因此,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也是朱元璋胜利夺取天下的一大重要原因。

而这也告诉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选择正确的方向,使用正确的方法,比起一味地埋头苦干,要强得多。

第四、注重战时经济

在元朝末年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争,致使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农村缺乏劳动力,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再加上水利失修,残垣断壁的破败景象随处可见。

因此,当时各个割据军阀之间的军事较量,最终也都将反映在经济实力的较量上来。

最初的时候,朱元璋的军队在出征时,军士概不支粮,而是进入到敌境后进行“捎粮”。

所谓“捎粮”,也叫“寨粮”,就是由当地百姓缴纳粮草,以供军队使用。尽管这种筹集粮草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益处,但其弊端更大!

首先是害民,其次是难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

等到下集庆后,朱元璋推行“广积粮”的措施,于至正十六年,设立营田司,除了负责修堤防、管水利外,其主要任务是带领各地戍守将领开荒屯田。同时又鼓励农民各还乡土,进行耕桑。

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四年后,也就是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就下令废除了“捎粮”。

朱元璋称吴王后,又设立司农司,专管屯田事务。而这些,也是朱元璋相较于其他割据势力的高明之处。

所以我们最后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出身贫贱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其主要原因有四点:

第一,在自身实力尚未强大的时候,选择依附强权,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最后再一鸣惊人。

第二,注重军队的建设工作,除了加强部队的军事能力之外,也要加强部队本身的思想建设。

第三,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以应对当下复杂的形势,从而获得主动权。

第四,注重战时经济,打造强大的经济后盾,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当然,除了以上四点之外,朱元璋成功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他知人善任,善于利用权谋手段等等。

那么,除了这些以外,你还知道朱元璋成功的哪些因素呢?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三征东吴,东吴孙权向曹丕称臣,曹丕伐吴为什么失败

    对曹丕为何要先攻打称臣的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时代,人们对于那段历史中的人物掌故也都耳熟能详。现在我们一般将黄巾起义后的历史都归于三国,但实际上“三国割据”要等到孙权称帝,三帝并立才真正开始。▲三国人物塑像孙权作为当时

  • 匡衡在成为丞相后,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丞相嫡女重生,匡衡最后的成就,匡衡长大后成为了什么

    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去世,汉成帝刘骜继位,汉成帝即位之后,所有汉朝的臣民都期待着汉成帝能够给汉朝带来新气象,于是汉成帝真的为汉朝惩治了一个大贪官,这个大贪官就是汉朝第一宦官石显。汉成帝示怎样惩治石显的呢?说起来也是比较戏剧性的。

  • 李恢是谁?他在蜀汉担任过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一德任陕西省省书记,河南省校长职级制方案,蜀汉武将官职

    说到李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他刚开始在益州郡担任督邮一职,他的叔父爨习爨习是当地的豪强大姓,之后做了违反法令的行为,李恢也被免官。建安十八年李恢在董和的推荐下到州府任职,到任职途中李恢听到刘备攻打刘璋的消息,李恢认为刘备会成为,于是选择北上拜见刘备。刘备见到李恢后也非常

  • 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去杀大臣的小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当了皇帝都杀了谁,朱元璋杀死多少开国大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大臣

    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去杀大臣的小妾?据传说,他在大臣家中一见到这位小妾就冷笑道:“天意如此,朕不得不杀你。”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小妾怎么就劳动朱元璋动手?路遇乞丐这名大臣名叫李庸,他也算是朱元璋身边比较受重用的大臣了,他生病了之后,朱元璋还特地微服私访前去看他,不过朱元璋因为一直待在宫中,很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都做了什么事,最后是善终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德纲投毒张云雷,李铁供出三人是谁,薛仁贵历史记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唐朝大将薛仁贵的故事。英雄出少年薛仁贵出生在隋炀帝时期,家族世代为官,薛仁贵的名字也能体现出他的出身不凡,因为在隋朝以前,民间的百姓取名字大都是贱名。贫苦人家为了孩子好养活,都会在孩子的名字中夹杂“

  • 刘安杀妻讲的是什么故事?与刘备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杀妻食肉的故事,刘备吃了刘安的妻子是真的吗,刘安给刘备吃的什么

    刘安杀妻招待刘备的情节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备被吕布击败,来不及回家,单人匹马逃出小沛,在逃亡的路上,手下谋士孙乾赶到,建议刘备暂时先投奔曹操,以后再做打算,刘备从小路去许都。在路上没有吃的,刘备只好到附近的村子里去要吃的,有一天,刘备到猎户刘安

  • 韦孝宽是什么人?t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韦孝宽,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出身显赫韦孝宽出身京兆韦氏,家族显赫。祖父韦直善曾任北魏冯翊郡、扶风郡二郡太守,父亲韦旭是右将军、南豳州刺史,皆为北魏高官。韦孝宽为人聪明机敏,和善正直,博览群书。孝昌三年(527年),萧宝夤在关中作乱。韦孝宽向

  • 三国时期荆州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个地方为何受到三家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荆州是必争之地,三国荆州为什么重要,三国为什么抢荆州

    三国时期的荆州九郡,为何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围绕着荆州进行了多次大战,大家都想击败对方,把荆州抢到自己的手中,那么三国时期的荆州九郡,为何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现在的哪些地方?为何会受到魏蜀吴三家的青睐呢?事

  • 商鞅当初从魏国前来秦国投奔 秦孝公为什么还重用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三说秦孝公,秦孝公为什么用商鞅,商鞅是一个什么人

    对从魏国投奔而来的商鞅,凭什么被秦孝公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商鞅离开魏国,目前的主流论调就是:商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离开富庶强大的魏国,前往贫穷落后的秦国。到了秦国的商鞅,就好像从硅谷回到中国乡村的高知,张嘴随便说了一通,立刻把秦国国君秦孝公说得五

  • 历史上真实的李凤娘,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铁供出的三人,李铁供出三人是谁,李凤姐是否有这个人

    李凤娘,宋光宗赵惇的皇后,两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历史上的各王朝中,宋朝的皇室是相对平民化的,从皇室中人的行为上来讲,也相对和谐,原因是,有士大夫们这个庞大的群体在监督。以宋朝的皇后们为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比较遵守儒家道德准则的,哪怕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