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曹操儿子中曹彰作为一代武将 曹操为何不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在曹操儿子中曹彰作为一代武将 曹操为何不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52 更新时间:2024/1/18 20:12:52

还不了解:曹彰和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身为武将的曹彰为何没有被曹操选为继承人?

有人说,很多开国皇帝都是在马背上夺天下,而有战场经验的君主对治国更有经验;进一步,又有人提问:曹操的儿子中,唯有曹彰有领兵作战的经历,为何他没有被曹操选为继承人呢?

其实在笔者看来,所谓“武将治国都是大治”就是个谬论,而且曹彰也并非是个出色的武将。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曹彰形象

马背上治国是不可能滴

第一,曹操不可能开上帝之眼,预知后世帝王故事,除去先秦那些春秋战国故事,摆在他面前的开国君主只有嬴政、刘邦王莽刘秀四人。

什么叫“武将治国”?这个“武将”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是马背上得天下的,似乎只有刘邦、刘秀二人适合条件。但这两位,我感觉也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武将,他们开局就有自己的大军,而不是靠效力某人,以军功上位。如果只从“马背上得天下”来看,那二刘姑且算是“武将”吧。

在《史记》上,讲了一个刘邦的故事。

儒生陆贾经常找刘邦讲《诗经》、《尚书》,刘邦嫌烦,便痛骂道:“老子在马背上得天下,哪用得上读诗书?”陆贾也不气恼,反问道:“陛下能在马背上得天下,难道还可以在马背上治国吗?”接着,陆贾又举例说:“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并打比方说假若秦朝得天下后,实施仁义,效法先圣,陛下哪还有机会得天下呢?

陈道明扮演的刘邦形象

果然刘邦被问住了,然后提议请陆贾去写一部讨论治国之道的书,这本书写成后,取名《新语》,一共十二篇,刘邦看过之后觉得很棒棒。

以曹操的勤学及阅读量,《史记》这个故事他肯定是了然于胸的。夫差这种人“极武而亡”的案例,对曹操来说,就是真理,是不可能效仿的。所以哪来的“武将治国都是大治”一说?

刘邦和刘秀得天下后,都请大儒教导儿子学习治国之道,曹操在世时,也是给儿子们安排名士为老师,辅佐他们。提起底,谁希望自己儿子从武不从文?

曹彰虽是武将,但能力不足

是题主对曹彰的了解不足,而且有偏差。

在历史上,曹彰确实有“好为将,而不好做博士”的记载,曹操也劝过,也和他好好谈过话,最终还是尊重了曹彰的意愿。

曹彰和其他兄弟的兴趣圈比起来,似乎格格不入,曹丕、曹植经常跟邺下士人交往,曹彰则是默默无闻,一直到建安二十三年(218),代郡乌桓叛乱,曹彰才被曹操任命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前往代郡平叛。

打完这场战后,曹彰就去长安见曹操了(219),然后一直到曹操病逝在洛阳(220),曹彰没有第二次领兵出征过。

我们再看218年这次讨伐乌桓时,曹彰的身边有两位久经沙场的人才:侯相田豫,参军夏侯尚

田豫在效力公孙瓒时就上过战场,跟随曹操后,担任过军谋掾,这次他跟随曹彰,又出了不少计策。《田豫传》说“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行军作战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从子,从曹操定冀州后(204),就开始率领骑兵参战,也是一个战场经验丰富的宿将。

曹彰出征前,曹丕还劝曹彰:为将奉法。

曹操告诫曹彰: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等曹彰班师后,曹丕又劝曹彰见到父亲后,切记“归功诸将”,曹彰也听从了,曹操也对曹彰的表现很满意。

所以看来,曹彰也就领兵出征过一次,计谋都是田豫出的,在战场上冲杀还有夏侯尚这些人的辅助,从出征到结束,父亲曹操和兄长曹丕都对曹彰的统帅能力持谨慎态度,希望他表现好一些,幸好,曹彰也做得不错。

真要以这一场战事就论断曹彰是武将,没问题,但要说他是一名“出色”的武将,恐怕他在沙场上的经验还是太少了,不足以证明他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

曹操培养曹丕,也曾重视曹植

曹操的儿子多,但是重点培养对象一直都是曹丕。曹操远征之时,曹丕则坐镇邺城,曹丕完成的是领导工作,例如派曹仁平定苏伯,田银叛乱等,查办魏讽案,展现出一个合格的“副丞相”的执政能力。

在219年襄樊之战时,曹操还下令让曹植拜南中郎将,率军南征,但是以为曹植醉酒而不能受命,所以作罢。试想一下,如果曹植没醉酒,他受命成行了,然后参与了讨灭关羽的战役,能否说曹植也是一名武将呢?恐怕很多人也不会同意吧?

综上而言

“武将治国”在曹操的执政常识经验里就不可取,所谓能够“大治”,更是荒谬。

曹丕一直都是曹操的重点培养对象,曹丕在留守邺城的时间里,执政成绩不错,没出什么纰漏,又是“长子",他就是合格的继承人选。

曹彰不过一个武夫而已,战绩也仅有一场,不足以证明他有出色的军事能力;加上自己又不喜欢读书,更没有士人党羽攀附,曹操若让他继位,恐怕没人能服他。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曹彰问玺

别看曹彰虽然没什么出色的能力(军、政,影响力),但还是具备一定的搞事情能力:在曹操逝世时,他跑去找主持丧礼工作的贾逵问魏王印绶在哪,被贾逵狠狠回怼:“这是该你问的事吗?”

等曹植来到洛阳,他又跑去怂恿曹植去继位,曹植想起好基友杨修不久前死在长安(罪名之一是骂过曹彰,且当时曹彰也在长安),就心怀万千羊驼奔腾的复杂心情拒绝了曹彰这个作妖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都是哪些人?是如何排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吴二十四名将排名,吴江松陵镇劳动局上班时间表,东吴12名将

    所谓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十》中,将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这就是江东(江表)十二虎臣的由来。其中程普、黄盖、韩当是资历最老的三超元勋,先后跟随孙坚、孙策、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后 戚夫人为何没有中途失血过多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戚夫人成为人彘还能吃饭吗,古代刑法人彘是什么,戚夫人为什么被做成人彘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戚夫人之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为何并未失血过多而死?正所谓,成大事者,心一定要狠,这个“狠”不仅仅只为夺权力而不择手段,更是指做事要果断,不给对手留下喘息的机会。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其中就包括汉代的吕后。只要一提到

  •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的白话文圣旨,朱元璋推翻的是哪个皇帝,朱元璋皇明祖训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诰简介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

  •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重典治吏?有何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实行什么制度,明朝重典治吏的举措,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重典治吏的故事。朱元璋是峻刑模式的最积极实践者,明纲常的同时,重法度,严吏治。他声称:“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后人简称“乱世用重典”。明初社会问题严重,朱元璋“宽”、“猛”并用,采取软硬两手

  • 汉宣帝时期西汉最为鼎盛 汉宣帝名气为何那么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元帝是东汉还是西汉,汉宣帝是西汉还是东汉,汉宣帝上一个皇帝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宣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宣帝开创了西汉最鼎盛的时代,为何名气却很低?17岁登上帝位,铲除权臣霍氏家族,让境外强敌基本消失,开创西汉最后的盛世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此人便是西汉功勋仅次于汉武帝的汉宣帝刘病已。汉武帝的一生开局配置极高,也就

  • 石文炳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石泰川结局,王宝强阿炳结局,李北方最后的结局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可能是因为清朝和现代史更加的接进,所以清朝流传的历史更加的清楚,也让后世人对于清朝的研究更加的深入。清朝入关,和当初的元朝入关是不一样的。清朝一直想实现满蒙汉一体,而元朝却更多的是开疆拓土,从不曾想融入

  • 曹操掳走刘备的两个女儿后 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阿斗为什么不杀诸葛亮,刘备抛弃过妻子儿女吗,刘备的妻子孙尚香后来结果怎么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掳走后,下场如何?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就是一段最广为人知的乱世。各路英雄纷纷在那个时期施展自己的才华,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有无数快意恩仇的英雄豪杰,也有很多令人唏嘘的悲惨

  • 凌操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是在谁在位时被废帝,凌统武力什么水平,孙坚武力值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策在江东开辟基业的过程中,有个将领不但一直是孙策的先锋,而且每次打仗都亲冒矢石,冲在最前面。正是他的不怕死,让孙策的军队打了很多胜仗,在江东打下了一片天地。这位将军就是凌操。那么,这位打仗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将军,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 张郃和司马懿有多次冲突 张郃的死和司马懿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是司马光的什么人,司马光和司马懿什么关系,张郃和司马懿的关系

    还不了解:张郃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郃阵亡是司马懿的指挥失误?不,这一切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在诸葛亮时代,张郃作为曹魏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成为诸葛亮最强劲的对手。在诸葛亮发动的前四次北伐中,他多次击退了蜀军的进攻。但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末期,他

  • 三国时期诸葛瑾的一生有何作为?大将军之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军,三国时期卫将军,大将军一生转战沙场为国家立下

    三国时代有一段佳话,说南阳有三葛,蜀汉得其龙、东吴得其虎、曹魏得其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荆州牧,这毫无疑问是吴国第一重臣。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这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纵观诸葛瑾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