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唐朝盛世不再 唐朝为何还能持续一百多年

安史之乱唐朝盛世不再 唐朝为何还能持续一百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59 更新时间:2023/12/25 18:45:59

对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还能存续一百多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后,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都达到了顶峰。

在唐玄宗当政的天宝年间,甚至出现了万国来朝的鼎盛场面。

然而物极必反,安禄山却借机发动了政变,史称安史之乱。这次政变从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共持续了8年时间,从这之后,大唐就盛世不再,感觉就要熄火了。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又继续存续了144年。而唐朝整段历史也不过289年,也就是说安史之乱后半段占了大唐的一半时间。

安史之乱无疑是一记重拳,然而在这之后,为什么唐朝还能存续一百多年呢?

这要从经济、政治局势以及军事等方面进行分析。

经济未曾受到影响

在经济方面,唐朝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经济能够如常运转。

公元758年,唐肃宗在产盐地设置了监察院,这地方是由中央管辖,统一购买当地的盐,再由盐官卖出。盐官高价卖给各地的商人,这些商人再到全国各地贩卖盐。

通过这种举措,国家就掌握了对盐的买卖的主动权,利润就由国家获得。这项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

另一方面,他还在各地设置知院官,主要就是负责对当地的物价以及市场进行调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国家对地方经济的控制。

同时,安史之乱的突然爆发,让北方的很多人仓皇逃到南方。这就导致南方的人口突然暴增,而当地的生产就要根据人口而变动。

原来的庄稼是一年一熟,而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变成了一年两熟甚至两年三熟,这使得南方也快速地富了起来。而其赋税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升,赋税成了朝廷收入的重要来源。

总得来说,虽然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大受打击,但钱袋子始终不曾亏空,这也是唐朝能够继续维系一百多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政治局面保持平衡

而唐朝之所以能够继续维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僚之间、官宦集团之间争斗不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的争斗恰恰增加了皇权。

比较典型的就是代表朝官的南衙和代表宦官的北司之间的争斗。

从安史之乱之后,宦官的权利就日渐增大,如李辅国拥立唐肃宗有功,权力更大。不仅掌握着禁军大权,还控制着各地方的主将。

唐代宗时期,宦官又被任命为枢密使,权力更大,不仅左右着中央和地方的人事任命,甚至还决定着皇帝的废立。

宦官专权,就引发了宦官和皇族以及朝廷官员之间的尖锐矛盾。

而皇帝也正是利用了这种争斗,或者是利用官僚打击宦官,或者用宦官打击官僚,达到了一种微妙的政治平衡的局面。

唐代宗在位时期,他先是利用宦官集团的内斗,杀掉了宰相李辅国,后来他又杀掉了权力很大的宦官鱼朝恩。在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之后,又在柳宗元等人的帮助下又进一步对宦官的权力进行了打击。

同时,宦官也一直在反击,比如“王二八司马事件”。

公元805年,俱文珍发动政变,迫使顺宗退位,宪宗即位,接着王叔文、王伾和柳宗元、刘禹锡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贬斥。

再就是835年的甘露之变,唐文宗在位时期,和宰相李训、郑注等密谋准备捕杀宦党,结果被宦官发现,派出了大量禁兵诛杀了许多朝官,包括李训、郑注等人在内的十余家全部被杀。

在这种争斗下,两派势力都各自有损,无暇他顾,从侧面增加了皇权。虽然处在混乱的斗争中,但确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军事力量相互挟制

当然,唐朝能够继续存续的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军事力量的相互挟制,其实就是军事上的一种平衡状态。

首先表现在大唐周边的少数民族,如回鹘、吐蕃等,这些小族虽然时不时地来犯,但他们本质上是依赖唐朝而生存的,可以不定期地要点钱要点地啥的。

如果唐朝就此灭亡,他们再找谁要钱呢?所以,本质上来讲,这些外族势力反而不想让唐朝灭亡。

另一方面就是唐朝散落在各地的节度使了,所谓的节度使,就是地方上的军事集团。

当初在唐朝初期的时候,在各地设立了很多节度使,本意是让他们各自管辖一个小小的城镇,然而随着大唐疆域的开阔,各地节度使就越来越扩张,权力也越来越大。

有了财政权、兵权和政权,俨然是个小朝廷的样子。所以后期也会有一些节度使发动叛变,唐朝就得派人镇压他们。

而安史之乱,只是名义上镇压了,但这些藩镇的节度使实际上还是继续存续的,他们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就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节度使一般都分散在各地,他们权力都很大,谁也看不起谁。

即便是开打,也没法消灭对方,消灭了一个,又出来一个新的。这些节度使虽然时不时地闹一闹,但其实还是要听中央的。

朝廷虽然拿他们没办法,但这些藩镇也不会贸然起兵,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微妙的军事平衡的关系。大家的意思都很明确,就是咱们就这样待着,谁也别打谁。

也就是在军事上,其实安史之乱后面没出什么大乱子,各地的节度使割据一方,安守一隅。

而朝廷更不会去捅这些马蜂窝,并且他们之间还有一点相互制衡的意思,这也就保了唐朝下半段的平安。

总起来说,虽然自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也没有回到巅峰时期。但细水长流,各方势力在互相争斗中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才使得皇权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但内斗消耗的终究是这个国家的国运,尤其是后期的宦官专权更是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黄巢起义开始,它破坏了东南财赋运往关中政治中心的道路,唐朝的气数就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神龙政变对张柬之有何影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柬之下场,张柬之的结局,张玄庆

    在武则天身上发生过“林林总总”的大事件之中,“神龙政变”无疑可以算作武则天整个人生的“谢幕演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柬之直到年迈之时,因为武则天欣赏,才得以入朝为官。可是他为什么却积极组织神龙事变,推翻武则天呢?他推翻了武则天,本来功劳最大,为什么却被李显流放而死?

  • 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举倾国之兵 杨广最后为何还惨败而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广为什么要征讨高句丽,隋炀帝为什么打高句丽,杨广几次东征高句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广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举国之兵为什么会惨败而归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朝是继西晋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对峙近两百年的战乱,虽然和和之前的秦朝一样结局都是二世而亡,是给后来的盛唐做了陪嫁。我们都知道隋朝的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太能折腾,

  •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仕鲁?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自成杀尽朱元璋后代,朱元璋大杀功臣,功臣为何不反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因佛教和儒学之争,杀了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叫李仕鲁。李仕鲁是朱元璋专门请出来做官的儒家朱熹学说的门徒,朱元璋曾为李仕鲁的入仕欣喜,《明史李仕鲁传》中记载: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

  • 李治作为一代雄主 李治为何会被误会成为软弱无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很懦弱吗,李治为什么不敢废武则天,李治算不算一个好皇帝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本是一代雄主为什么被误会是软弱无能的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隋朝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的结局,同样也被一个强大的王朝所继承——唐朝。提到唐朝大家都会想到一代雄主、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

  • 要是杨玄感不造反的话 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广三征高句丽死了多少人,杨广攻打高句丽

    对如果没有杨玄感的造反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隋朝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的王朝,和秦朝一样都给后来的强大的王朝做了嫁衣。提到隋朝的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杨坚反而是亡国之君杨广。杨广可期是比较

  • 李世民时期唐朝处在盛世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为什么还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路线,隋炀帝打不过高句丽,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其实是惨败

    还不知道:李世民亲征高丽为何会失败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甫曾评价唐太宗,“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贞观十四年,高昌王麴文泰因病而死,其子麴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在高昌首府地区——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由此开始,南、北、西诸夷都臣服于唐王朝,西域各国皆到长

  • 李承乾在选择造反的时候 李世民为何差点拔剑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为什么废李承乾,李承乾叛乱,李世民和李承乾是什么关系

    对太子李承乾谋反后,李世民为何急着拔刀自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承乾谋反以后,李世民气得差点拔剑自刎。为啥?因为他觉得老脸丢尽了啊!这么多年以来,玄武门之变的那道伤疤一直都没好,如今又被亲儿子给揭了!你说李世民这张老脸还要了干什么?当初,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

  • 嫪毐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又如何大的权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嫪毐长什么样,赵高是什么样的人?

    嫪毐,为战国末期秦国的长信侯,帝太后赵姬的宠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嫪毐是战国末期的著名人物,是秦国太后赵姬的情夫,还跟赵姬生了两个儿子。最后因为二人私通事情败露,嫪毐不得已起兵谋反,但因为寡不敌众被秦始皇处死。那么嫪毐为何未能杀死嬴政,立自己的

  • 李治对武则天是真爱吗 李治临死前不杀武则天也是因为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治晚年还爱武则天吗,武则天对得起李治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治离世前没除掉武则天是轻视女性实力还是因为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看刘晓庆版《武则天》,似乎很少有意难平的情节,因为武则天在剧中就是女性人生逆袭大BOSS,从一开始多年未受到宠幸,又被送到感业寺备受折磨,到后来入宫被冤枉,一步步逆袭成为最

  • 三国时期许褚与周泰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时期武力排行榜,许褚打得过张飞吗,许褚为什么要杀死许攸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许褚和周泰都是大将,主要负责保护各自的君主。濡须之战,曹操率百余人观看孙权战船,孙权率兵来打曹操,东吴大将韩当和周泰杀到,许褚保护曹操,让曹操脱身,力战韩当和周泰,以一敌二,三十合战平。同为保镖,许褚比周泰强多少?曹操率大军进军濡须,先派曹洪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