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占据汉中地区后 曹操为何不趁机拿下益州

曹操占据汉中地区后 曹操为何不趁机拿下益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33 更新时间:2023/12/11 1:44:01

还不知道:曹操占领汉中后,为何不乘势拿下益州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15年,曹操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汉中的“地头蛇”张鲁,准备打通到益州的通道。

过了四个月,曹操就击败了张鲁的主力,陆续占领汉中南郑等战略要地。

不久后张鲁眼见无法对抗曹操,于是向曹操投降。这个时候,曹操手下的谋士刘晔司马懿立即建议,应该趁此机会向益州进军,可以一举平定巴蜀。

既得陇,复望蜀?

不过此时的曹操并没有采纳刘晔和司马懿的建议,而是引用了光武帝的那句“得陇望蜀”来回答他们,不再进一步行动。

随后,曹操带领主力军队回师,留下大将夏侯渊镇守汉中。

此时的益州听闻曹操占据了汉中,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不能安定,如果曹操趁机进攻,其实胜负还真不好说。

听到曹操率领主力回到京城后,刘备在法正的协助下带领益州主力部队猛攻汉中。

毕竟汉中是西川的门户,时刻威胁着巴蜀的安全,所以刘备也是集中了蜀地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夏侯渊,最后斩杀夏侯渊。

等到曹操率领军队前来救援的时候,战场形势已经无法改变,无奈只得接受失利,退出了汉中的战场,终身再也没有能带兵平定巴蜀。

后来的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曹操战略上的一大失误,如果听从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一鼓作气打入西川,消灭刘备,那么在有生之年或许可以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

但是曹操最后放弃了眼前的机会,不仅后来被刘备攻打失去了汉中,而且失去了手下的宗亲大将夏侯渊。不过,这真是曹操的战略失误吗?

分析当时的形势来看,曹操攻打汉中的时候,没多少时间就击溃张鲁,但此时的刘备在干什么呢?他和孙权还在湘水边上搞地盘争夺,主力部队基本上全在荆州,益州的确是一片空虚。

这个形势也的确和司马懿说的一样,刘备刚刚拿下益州,人心不稳定,现在我们拿下了汉中,蜀地的军民必定大受震动,此时进攻,必定可以消灭刘备政权,以曹操的英明神武,必定战无不克,今天错失了机会,后患无穷。

确实曹操此刻向西川进军,肯定可以取得一定的战果。

不过曹操最后没有采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曹操内部有隐患

的确司马懿和刘晔,看到了刘备集团内部的人心不附的问题,但是他们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内部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

当时虽然曹操打败了张鲁,但是还没有完全掌握局势。

张鲁的一些残余势力跑到了巴中,伺机而动。

而且刚刚征服的关陇地区,也是极不稳定,曹操的军队和当地的军阀也在反复的拉锯战,并没有完全平定这些地方。

所以自己的后方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就贸然进攻西川,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

西川被刘备占领了一段时间了,虽然有人心不稳定的因素,但是在诸葛亮等人的治理下,其实局面也没有那么的糟糕,刘备的反对势力也没有那么多。

如果西川不稳定难以掌控,刘备也不可能带领主力军队去和孙权在荆州争地盘。

此时的曹操也只有专心的平定张鲁,直到张鲁投降,汉中的战争才算停止。

所以此时的曹操当务之急是稳定自己的后方,以及安定汉中。

根据地不容有失

都知道曹操的根据地是在河南以及河北地区,那是曹操起家的根本。

而汉中之地压根就不是曹操的战略要地,征讨张鲁也只不过是消灭割据势力而已。

曹操经过连年的征战,统一了我国的北方地区,当时的北方经济发展,物产丰富,人口密集,这是曹操争夺天下的物质基础,不容有失。

不过自己的根据地主要的威胁,就是在关羽和东吴。

他们对曹操的北方地区一直是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起战争抢夺。

特别是东吴的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一直对江淮地区进行猛烈的攻打,还将南郡借给刘备让其发展势力,一同对付曹操。

关羽驻扎在南郡,兵强马壮,随时都可能突破襄樊地区,进而威胁到许昌

所以曹操虽然身在汉中,但是他的注意力都是在威胁最大的东吴和关羽身上,自己的主力军队只能短暂地用在其他的战场,决不能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时刻准备保卫自己的根据地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因此曹操根本不愿意再去西川开辟新战场,搞得几线作战,这是极其不利的事情。

西川不是易攻地

益州向来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不是曹操想打就一定可以拿下来的。

如果听从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可能在初期会取得一定的战果,不过时间一长,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消灭刘备的战略目标。

哪怕后来的钟会发动灭蜀之战,虽然拿下了汉中,但是依旧被姜维堵在了剑阁,一时间难以前进,钟会都已经准备撤退回师,要不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此次行动曹魏可能也是无功而返。

曹操如果进攻,面对的是镇守成都的诸葛亮,虽说诸葛亮不一定打得过曹操,但是论起防守自保,还是绰绰有余。

而且此时的刘备听闻汉中占领之后,立即和孙权议和,率领主力部队立即赶回成都。

如果曹操此时进攻西川,毫无疑问他的主力会被刘备和诸葛亮牢牢地纠缠在西川,难以自拔。

主力陷入西川的苦战,是曹操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此种战略形势是对曹操极为不利的,关陇地区的后方极其不稳定,汉中刚刚攻下人心也是不稳定,如果自己的主力在西川,那么自己的腹地河南河北地区必定会被关羽和孙权趁机攻打。

如此一来,自己的政权很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曹操作为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战略家,绝不会让自己陷入到这种万劫不复的局面当中。

用刘备身边的主要谋士法正的话来说,那就是“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

曹操不趁机攻取西川,不仅不是战略上的失误,反而体现了他的长远的战略眼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唐朝盛世不再 唐朝为何还能持续一百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持续八年,安史之乱的结束,安史之乱后唐朝还有盛世吗

    对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还能存续一百多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后,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在唐玄宗当政的天宝年间,甚至出现了万国来朝的鼎盛场面。然而物极必反,安禄山却借机发动了政变,史称安史之乱。这次政变从公元7

  • 神龙政变对张柬之有何影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柬之下场,张柬之的结局,张玄庆

    在武则天身上发生过“林林总总”的大事件之中,“神龙政变”无疑可以算作武则天整个人生的“谢幕演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柬之直到年迈之时,因为武则天欣赏,才得以入朝为官。可是他为什么却积极组织神龙事变,推翻武则天呢?他推翻了武则天,本来功劳最大,为什么却被李显流放而死?

  • 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举倾国之兵 杨广最后为何还惨败而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广为什么要征讨高句丽,隋炀帝为什么打高句丽,杨广几次东征高句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广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举国之兵为什么会惨败而归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朝是继西晋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对峙近两百年的战乱,虽然和和之前的秦朝一样结局都是二世而亡,是给后来的盛唐做了陪嫁。我们都知道隋朝的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太能折腾,

  •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仕鲁?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自成杀尽朱元璋后代,朱元璋大杀功臣,功臣为何不反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因佛教和儒学之争,杀了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叫李仕鲁。李仕鲁是朱元璋专门请出来做官的儒家朱熹学说的门徒,朱元璋曾为李仕鲁的入仕欣喜,《明史李仕鲁传》中记载: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

  • 李治作为一代雄主 李治为何会被误会成为软弱无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很懦弱吗,李治为什么不敢废武则天,李治算不算一个好皇帝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本是一代雄主为什么被误会是软弱无能的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隋朝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的结局,同样也被一个强大的王朝所继承——唐朝。提到唐朝大家都会想到一代雄主、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

  • 要是杨玄感不造反的话 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广三征高句丽死了多少人,杨广攻打高句丽

    对如果没有杨玄感的造反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隋朝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的王朝,和秦朝一样都给后来的强大的王朝做了嫁衣。提到隋朝的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杨坚反而是亡国之君杨广。杨广可期是比较

  • 李世民时期唐朝处在盛世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为什么还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路线,隋炀帝打不过高句丽,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其实是惨败

    还不知道:李世民亲征高丽为何会失败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甫曾评价唐太宗,“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贞观十四年,高昌王麴文泰因病而死,其子麴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在高昌首府地区——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由此开始,南、北、西诸夷都臣服于唐王朝,西域各国皆到长

  • 李承乾在选择造反的时候 李世民为何差点拔剑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为什么废李承乾,李承乾叛乱,李世民和李承乾是什么关系

    对太子李承乾谋反后,李世民为何急着拔刀自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承乾谋反以后,李世民气得差点拔剑自刎。为啥?因为他觉得老脸丢尽了啊!这么多年以来,玄武门之变的那道伤疤一直都没好,如今又被亲儿子给揭了!你说李世民这张老脸还要了干什么?当初,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

  • 嫪毐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又如何大的权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嫪毐长什么样,赵高是什么样的人?

    嫪毐,为战国末期秦国的长信侯,帝太后赵姬的宠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嫪毐是战国末期的著名人物,是秦国太后赵姬的情夫,还跟赵姬生了两个儿子。最后因为二人私通事情败露,嫪毐不得已起兵谋反,但因为寡不敌众被秦始皇处死。那么嫪毐为何未能杀死嬴政,立自己的

  • 李治对武则天是真爱吗 李治临死前不杀武则天也是因为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治晚年还爱武则天吗,武则天对得起李治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治离世前没除掉武则天是轻视女性实力还是因为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看刘晓庆版《武则天》,似乎很少有意难平的情节,因为武则天在剧中就是女性人生逆袭大BOSS,从一开始多年未受到宠幸,又被送到感业寺备受折磨,到后来入宫被冤枉,一步步逆袭成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