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允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光复汉室?

王允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光复汉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17 更新时间:2024/2/17 11:06:12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十分严重,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而后,各地百姓风起云涌,自发地组织军队反抗政府。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执掌大权手握重兵,为了除掉他们何进秘密邀请董卓进京东汉宦官作乱的时代由此结束。在那之后董卓废除汉少帝,然后拥立陈留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把持住了朝政的大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救皇帝,恢复汉室的荣耀,尚书令王允决定为民除害,消灭董卓。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虽然含着金钥匙出生,但他从小就不贪恋奢侈的生活和物质享受,而是每日饱读诗书,坚持勤练武艺。19岁时,王允就被推举为了郡吏,也结识了很多名士,任职期间王允一直秉公为官赢得众人的称赞和拥护。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导致中央和地方买官鬻爵的现象十分严重,王允也对这种现象十分忿恨,刺史邓盛很早就听说过王允的事迹,很是钦佩他的才识和性格请他做自己府中的别驾从事,王允也为邓盛的正义行为所感动于是一心一意为邓盛效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邓盛深感满意。在邓盛的提拔和宣扬下,王允的名声越来越大,为他日后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础。

王允不久被朝廷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公元184年全国各地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军农民起义,声名在外的王允,再被拜为豫州刺史,奉命讨伐黄巾军,此次讨伐,王允大获全胜。后因得罪了宦官中常侍张让,而遭到其打压,屡次被张让陷害下狱。之后王允改名换姓,离开了洛阳。汉灵帝去世后,王允急忙赶赴洛阳吊丧,他受到大将军何进的青睐,并先后出任从事中郎,河南尹等要职。不久后何进被杀,曾奉密召的董卓、袁术等人立即领兵进京,讨杀张让。张让、段挂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朝中大臣们吓得不知所措,根本没人去管少帝死活。可是王允却不惧危险,立即派人与尚书卢植去保护少帝,事后又迎接少帝回宫。公元189年,董卓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王允被拜为太仆。得知董卓的野心后,王允意识到自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他,他一边表面上不动声色的尽量迎合董卓,一方面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王允于事先埋伏好的心腹亲兵一举击杀董卓。

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人民的称赞。王允也开始居功自傲起来,每逢群臣聚集他都正襟危坐,脸色严肃端凝,在面对人心涣散的西凉军时,王允一开始试图削夺董卓残部将领的军权,取缔凉州兵,后又优柔寡断,在取缔与安抚之间犹豫不决,被董卓余部李傕郭汜等抓住机会反戈一击错失了良机,最后王允被李傕处以极刑,时年五十六岁,从四月二十三董卓被杀,到六月初一王允被杀,一共不到四十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都有哪些大族都发迹于三国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兵荒马乱,三国之后的历史发展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门阀政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比如鼎盛时期的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到隋唐时代的五姓七族,都是典型的世家大族的。这其中范阳卢氏、清河崔氏、琅琊王氏,严格意义上来说发迹于汉末三国时期。范阳卢氏——卢植、卢毓范阳卢氏,中国汉

  •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开始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夷陵之战对蜀国的影响,夷陵之战双方阵亡将领,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夷陵之战仅损失5万兵马,为何蜀汉从此一蹶不振?有这个想法,估计没少看三国演义,罗老板的笔下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比如夷陵之战,刘备单方面就出动7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诸葛亮北伐,再次出动50万大军,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损失5万兵

  • 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名人与曹操有联姻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时期名人大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名人,三国时期河南出了多少名人

    联姻在古代时是一种政治手段,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提起三国里的联姻,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孙权嫁妹妹给刘备,以此巩固孙刘联盟。其实孙刘联姻不算什么,曹操才是三国里最擅长联姻的人,孙策、张绣、张鲁、袁谭、刘协和曹操都有姻亲关系。曹操利用联姻拉拢孙策曹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公元2

  • 丁奉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的死对东吴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吴是谁,三国志丁奉,吴用结局

    丁奉字承渊,是东吴的一个优秀的将领,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提起三国时期的将领,除了《三国演义》中那些花了较多笔墨去描写的知名人物,你还能想起谁?是张辽还是吕蒙,或者是陆逊,他们各有各的知名之处,而在这些将领中,还有另一个人和他们都有关联,这个人便是丁奉。丁奉不只

  • 有哪些与杨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对杨善洲的故事的评价,有关严复的故事,从古至今先忧后乐的人的故事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迁吏

  • 曹操为何会让许褚成为自己的贴身护卫?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对许褚怎么样,发动裸衣技能的许褚,许褚带所向披靡是打几个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除了曹氏宗族大将之外,曹操最信任的爱将是许褚,否则,曹操不会让许褚做他的贴身护卫,那么,曹操为什么很喜欢许褚?为什么很信任许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首先,许褚很勇猛,史书记载,许褚力大无比,勇猛过人。曹操当然喜欢

  • 在政治、经济和文艺方面,杨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例子,为什么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进行评论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迁吏

  • 历史上朱标被确立为太子之后,并没有人跟他争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为什么不敢和朱标抢太子,如果朱标不死历史会改变吗,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

    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太子是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之子朱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纵观我们所了解的中国古代史,皇位之争一直是一个残酷的事。在权力的诱惑下,兄弟情谊、父子之情都变得轻如浮毛,兄弟自相残杀的场景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最为著名的就是清朝的九子夺嫡事件。然而也不是没有例外的情况,这里我

  • 三国曹魏政权中,曹仁与夏侯惇的地位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网络上有个段子嘲笑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虽然有夸大的嫌疑,但是夏侯惇领兵作战的战绩确实有点“惨不忍睹”。守濮阳,被吕布军队劫持;救刘备,眼睛被射瞎;博望坡被刘备伏击……反观

  • 李勉:唐朝时期宰相,性情淡泊,居官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多歧亡羊文言文翻译,季札重诺文言文翻译

    李勉(717~788年),字玄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朝宰相,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勤学经史,沉雅清峻。初为开封县尉,颇有政绩。至德元年,拜监察御史 ,辅佐唐肃宗光复,拜太常少卿。受到李辅国排挤,出任汾州刺史,迁河南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