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83 更新时间:2024/4/5 2:20:29

对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重用李景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咱们知道,李景隆是带引号的建文战神,把建文帝的江山都给坑没了,反而成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那么,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又重用李景隆呢?

咱们要知道,李景隆不是外人,他父亲李文忠朱元璋亲姐姐的儿子,那李文忠和太子朱标就是姑表兄弟,太子朱标就是李景隆的表叔,朱元璋就是李景隆的舅爷了,是标准儿的皇亲国戚。而且朱允炆在做皇太孙的时候,李景隆是太子太傅,也就是朱允炆的师傅,两人的关系就非常的好!

再者,李景隆不仅是功勋之后,还是将门之后,(他父亲李文忠爵位曹国公,曾经主持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兼主管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所以说,李景隆从小的资源就非常丰厚,从小就熟读兵法,讲军事理论头头是道,他爹曹国公李文忠都说不过他,同时还受到朱元璋的夸奖,说这孩子将来可为国之栋梁!

再加上经常去湖广、陕西等地训练军队,跟随徐达、朱棣等参加过北伐,给人的感觉这个人肯定会打仗!资源丰厚、履历丰富,所以官运也就平步青云,连朱元璋都看好的人,建文帝也自然会重用。

还有就是,建文帝在东宫的时候,黄子澄曾经是伴读,李景隆也曾是他师傅,建文帝登基后,重用的班底也都是当年东宫的人。朱棣起兵后,老将耿炳文首战失利,黄子澄推荐让李景隆来做大军主帅,能够得到朝廷重臣的推荐,为建文帝重用李景隆起到加持作用!

而且,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就开始削藩,李景隆就是削藩政策的拥护者,还不遗余力的帮助建文帝解决问题,亲自率兵快速捉拿了周王朱橚,给了建文帝进一步削藩极大的信心!同时在洪武年间,朱元璋连开了三次诛杀功臣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开国老将基本已经没了,这也是重用李景隆的重要原因!

只是没有想到,李景隆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后,群臣都急眼了,纷纷上书要求建文帝除掉李景隆,但是,建文帝力排众议,依然信任他,还把南京的防务交给李景隆掌控。直到朱棣打到南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一起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成为朱棣成功取得南京城的大功臣!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建文帝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那怕是丢了江山也是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为何只呆了42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破北京城,李自成打北京为什么没抵抗,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做了什么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只在北京城呆了42天。但是他在这42天里经历的人生,却是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很难再找到第二个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成与败。李自成曾经经历过九死一生。他的军队被打得只剩下18骑,但最后又死灰复燃,重整旗鼓。虽然重整旗鼓,但李自成并没有奢望能打进北京城,

  • 高颎:隋朝名相、军事谋臣,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军事特点,高宗朝,南北朝军事制度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

  • 宰予是什么人?他多次被孔子骂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批评宰予,孔子弟子宰予是怎样的人,子贡对孔子的评价

    宰予,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

  • 有哪些与贺若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轶事典故,诚信典故,武则天成语典故

    贺若敦(517~56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隋朝名将贺若弼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勇武刚猛著称。西魏大统二年(536),抓捕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北魏废帝二年(553),率兵平定谯淹叛乱。武成元年(559),入为行军司马,领金

  • 贺若敦:西魏北周时期将领,得罪宇文护后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贺若敦(517~56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隋朝名将贺若弼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勇武刚猛著称。西魏大统二年(536),抓捕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北魏废帝二年(553),率兵平定谯淹叛乱。武成元年(559),入为行军司马,领金

  • 李白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简介李白一生的经历如何大起大落,李白碎叶,你认为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可是他却逍遥地游山玩水,海阔天空到处走,日日琴棋书画诗酒花。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李白与唐太宗李世民是同一个祖宗《新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这个兴圣皇帝就是凉武昭

  •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孟载,宋襄公典故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

  • 杨约:隋朝权臣杨素之弟,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隋世宗杨昭,杨广夫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

  • 梁潜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什么还会被朱棣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明王朝1566严嵩是好人吗,朱宗潜,明朝最清廉的官员

    朱棣虽然是明朝的一代明君,但是死在他手里的无辜官员也不少,就比如梁潜一生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最后还是被朱棣杀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梁潜是明朝初期一个为政清廉的官员,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梁家,洪武二十九年成功考中举人,第二年便被朝廷委派到四川苍溪县一个小小的训导,后在别人的举荐下,相继去当

  • 杨敷:北魏至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齐和北周和隋朝,北周官职表,嘉庆时期大臣列表

    杨敷(?~571年),字文衍,弘农华阴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华州刺史杨暄的儿子,名将杨素的父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大志,重信然诺。北魏建义初年,起家羽林监,袭封临贞县伯。西魏时期,历任奉车都尉、司士郎中、祠部郎中、丞相墨曹参军、帅都督、太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