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四年黄河水变清,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

雍正四年黄河水变清,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49 更新时间:2023/12/27 5:18:5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章,欢迎阅读哦~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两条大河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长江存在的意义之一,在于它是横中国东西的一条天然军事防御线,北方游牧部族南下占领中原时,往往会被长江阻挡在北方,因此长江可以称之为华夏文明的最为重要的一道保护屏障,对于中华文化的延续功不可没。

而黄河的影响更为强大。黄河流经古代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原地区,由于种种因素,导致黄河水患频发,每隔若干年就会发生一次决口,汹涌的河水破堤而出,横扫千里,给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治理驯服黄河,成为一个让历朝历代皇帝都极为关注头痛的问题。

关于黄河,曾经有一句古老的俗语:“黄河清,圣人出”。黄河源于青海,流经陕西、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两岸都是疏松肥厚的黄土地,剧烈的水土流失使得每年都会有几百亿吨的泥沙被冲入黄河河道,导致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颜色浑黄。但在某些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黄河某些区段也会出现突然变清的奇观。

在古人心目中,清澈代表光明、美好,浑浊代表阴暗、丑恶。古人从玄学的“天人感应”角度出发,认为黄河水变清是大吉之兆,因此留下“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流传千古。每当黄河水变清,古人都会视之为“天降祥瑞”,皇帝会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感谢天地神明和祖宗庇佑,并大赦天下,视之为天大的喜事。

但偶然也会有例外。雍正皇帝登基之初,经历了极为复杂激烈的夺位之争。登基之后,反对雍正的势力仍然在朝野民间暗潮涌动,各种污蔑雍正得位不正、弑兄杀弟的传言满天飞,搞得雍正焦头烂额。作为重塑形象、树立威望的手段,雍正在位期间非重视各种“祥瑞”。各地官员抓住他这个心理特点,投其所好,经常上报各种五花八门的“祥瑞”。

雍正五年春正月,康亲崇安、河道总督齐苏勒上书皇帝,声称雍正四年十月十六到十二月十八,“黄河澄清六百里,实为圣朝嘉瑞”。然而雍正的反应却令人始料未及。他在奏疏中批示:“不以为喜,实以为惧”,对黄河水忽然变清感到畏惧不已。他害怕的原因是“天人感应,捷于影响”,皇帝勤政爱民,会有“天赐祥瑞”,那么如果皇帝有什么失误,只怕上天也会降下灾祸以示惩戒,如此一来老百姓就要遭殃,所以他才会畏惧忧虑。

如果从现代气候地理学角度分析,雍正的害怕也不是没有道理。科学研究认为,黄河水突然变清,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河流域发生严重旱灾,导致降雨量锐减,冲刷入河道的泥沙骤然减少。二是发生酷寒天气,导致黄河水大面积结冰,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淀,都会导致黄河水变清。而这两种情况,旱灾或者极寒,对于老百姓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都会导致严重的饥荒和灾害。因此黄河水变清并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吉兆,只是一种特定气候条件下的自然现象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手握10万精兵的孙传庭,为什么会打不过李自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自成攻打北京时为何不抵抗,姚雪垠《李自成》,李自成杀罗汝才的具体过程

    对孙传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传庭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及第,不久出任永城县县令。到了崇祯继位,曾任顺天府丞,后官至陕西巡抚,与洪承畴一起成了明朝对付农民起义军的两支中坚力量。孙传庭最大的功绩是在子午谷的黑水峪抓住闯王高迎祥,并将其押往北京。闯王

  • 诸葛亮如果没有出山的话 天下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出山,刘备诸葛亮关系如何,如果没有诸葛亮蜀国会有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出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无非就是因为诸葛亮的三分政策太出名了,以至于把后来的天下三分,国家数十年无法统一,连司马家篡位最后导致五胡乱华,南北朝并立一百余年,战火连天三百年,生灵涂炭的锅全部背在诸葛亮身上了。可是这锅可不能诸葛亮一个人背,当

  • 汉武帝在卫青去世后还亲选墓地,为什么后面又要灭他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卫青死前爬承明殿是真的吗,汉武帝见卫青最后一次,卫青和汉武帝最后一面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卫青去世后,汉武帝甚为悲痛还亲选墓地,后来为何诛杀卫家满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是出生贫寒的将士,也是重挫匈奴的大将军,他因祸得福,也因权失掉家族,他是百姓口中的大英雄,也是汉武帝忌惮的势力所在,他的一生也和众多的古代臣子一样,终其一生报效国家,最终却也

  • 揭秘秦国的三大功臣为什么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最有能力的大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臣有哪些,汉朝开国功臣谁得善终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在这个统一的背后,自然也少不掉功臣名将的助力,然而他们却不得善终,这是为何?接下来就让我们小沏一杯清茶,听听那三大功臣之事吧。网络配图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位功臣,就是著名的商鞅。商鞅给秦朝带来变法,在秦孝公

  • 揭秘的元英宗惨死之谜:是因改革不彻底所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世界之谜十大谜,夜线上吊之谜,元朝灭亡的标志性事件

    元英宗硕德八刺是元朝第九代皇帝,蒙古语中称他为格坚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元英宗硕德八刺出生在怀庆,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沁阳,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汉学儒家文化,公元1316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四年后继承皇位。元英宗硕德八刺即位后,他的母亲也就是当时的太后和右丞相勾结,他们将反对自己的大臣一一铲除,一时间权倾朝野

  • 解密三国:诸葛亮因何从一介布衣走向人生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的家世背景,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诸葛亮千古一人而已

    诸葛亮在27岁前还是一名布衣百姓,在汉末这个特别讲出身、重门阀的时代,他的家庭算不上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生前的最高职务是泰山郡丞,大约相当于一个的副市长,而且去世得很早,对诸葛亮后来的事业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大约十六、七岁时诸葛亮与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襄阳,过起了客居他乡的生活

  • 汉武帝六个儿子的不同命运 为何偏偏幼子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儿子长得像妈妈的命运,汉武帝儿子反叛为什么没有成功,没有儿子命

    作为汉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子,最终却是最小的儿子刘弗陵继承了皇位,那么在他的五个哥哥身上又发生了那些故事,导致不得皇位继承呢?1、刘据。作为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他年幼时候聪明伶俐,被汉武帝所喜爱,被立为太子,一度很有希望继承其父皇位。但是刘据在长大成人后,却在朝野中得罪了江充等人,这

  • 孙权之子孙亮暗养了三千勇士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为何叫孙十万,孙权之子,山东孙亮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时间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东吴皇帝孙亮也

  • 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何杀死妻子莽古济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莽古尔泰为什么杀生母,皇太极为何传位顺治,皇太极为什么不立豪格为太子

    亲友有难,中国人尊春的规则,都是伸出援手。亲友犯罪,则是能避免麻烦就必满麻烦,做不到落井下石,就做到独善其身。然而,在清朝初期的皇室内部,皇太极的皇长子豪格的老婆的母亲,犯罪了!豪格竟然杀死了妻子!更令人惊讶的是:皇太极竟然对豪格的做法很满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崇德元年豪格被降亲王爵号,主要源于他与

  • 康熙其实是孝庄侍女苏麻喇姑一手培养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知道苏麻喇姑死讯,苏麻喇姑和孝庄是一天死的吗,康熙的妃子都要讨好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康熙祖母的侍女,按年纪来说的话苏麻喇姑是康熙的祖辈,因为孝庄皇后生前就视苏麻喇姑为姐妹。苏麻喇姑跟着孝庄作为陪嫁侍女到了皇太极那边,1636年,皇太极称帝,孝庄在皇太极封的五宫后妃中排名第五,第一是她的姑姑,第二是她的姐姐,所以孝庄并不是非常受皇太极宠爱。图片来源于网络苏麻喇姑因为生活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