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诛杀功臣真是卸磨杀驴吗?没那么简单

朱元璋诛杀功臣真是卸磨杀驴吗?没那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328 更新时间:2024/2/29 20:50:10

古往今来平民皇帝一统江上之后,都会剔除功臣,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无一不是。这些皇帝杀有功之臣真的鸟尽弓藏吗?其实不然,就拿朱元璋来说,他当上皇帝后各种蓝玉案、胡惟庸案层出不穷,被无辜害死的人数万之多,并非朱元璋嗜杀,这里面有非常之原因。

网络配图

朱元璋原本是贫民,以谋反出身,正因如此他对失去权力有着异乎寻常的恐惧,朱元璋稳固天下后,把曾经跟自己打天下的兄弟都一一杀死,容易让人把他跟卸磨杀驴的刘邦联系到一起,有句话说“汉家待功臣薄”,朱元璋对这句话的贯彻更是深入骨髓,他不仅杀功臣,还牵连一大批无辜,株连之广可谓历史之最,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轻易将朱元璋与刘邦进行比较,朱元璋诛杀一大批人,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消除潜在危险

贫民出身的朱元璋,最知晓权力对一个帝王的重要性,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一帮牛人,他们所掌握的人脉关系、军事资源、实际权威等都不能让朱元璋放心,如果他们合起来完全可以架空皇权,这就威胁到皇帝的地位,要坐定江上,就要实行专制,当政的君主要消除手下人的威胁,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一一铲除,朱元璋深谙此道,所以也就下手不容情了。

二、功臣集团容易形成特权阶级

功臣集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诸方面会产生巨大影响,他们能干预政治、资源再分配,若一意保留功臣,就会像光武帝刘秀一样,把整个朝廷变得贵族化,地方分裂严重。朱元璋害怕功臣集团将来尾大难制,所以一当上皇帝就开始将他们杀了,避免以后他们慢慢壮大起来,影响整个朝廷。

网络配图

第三、展示自己的皇威

每个人皇帝到了晚年都会疑神疑鬼,朱元璋也不例外,有记载“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至高无上的权利会导致人格分裂,年轻时的朱元璋并没有多少猜忌,但是随着他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以他的思想及个性势必就要受到很深的异化,他现在可以做一些当初不能去做的事,大权在握、高高在上,他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折腾,他杀人也是展示自己皇威的一种方式,他是向世人展示:我想杀谁便可杀谁,让手下人敬他怕他,才能展示出自己的皇威。

第四、为子孙后台着想

朱元璋诛杀功臣,最主要还是为即将接班的孙子着想。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为人宽和仁厚,他见朱元璋杀害无辜,就跑去请求父亲手下留情,朱元璋心想自己的苦衷得不到儿子理解,于是把一根荆棘满身的木条扔到地上让朱标去捡,朱标费了半天劲才拾起,然后朱元璋把木条上的刺削去后再让他去捡,并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道:“这样你再去捡,是不是容易多了?”其实这个比喻很明显,他就是要削去朝廷中的尖刺,让儿子继承皇位时更加顺手。

网络配图

朱元璋凭借空印案、郭桓等、蓝玉案等严厉打击官僚阶级,他原本是要大力削弱国家的上层建筑,使之无法形成稳固的统治集体,这样更有利于维护朱元璋的极权统治,同时也让后世子孙接手这片基业时能省心不少。诛杀功臣,原本就是帝王之术的一种,只是朱元璋把它用得过了火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梁武帝萧衍被软禁后的生活:竟到死仍做菩萨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548年江南的春天,唯一的绿色在瞳孔里。围城内外的人们眼中,射着可怕的绿光。台城,南朝时帝国的核心,皇宫与台省(中央机关的所在)已经被叛将侯景整整围攻了130多天,四五十年积下的太平元气被消耗一空;粮草竭了,起先还能杀军马,接着是老鼠、麻雀,再后是草根、树皮,很快连皮甲、弩带都被煮吃得干干净净,

  • 风流乾隆皇帝竟给自己的小舅子傅恒带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在位时间、寿命最长的皇帝。延续了清朝前期百余年的“康乾盛世”,加上连年风调雨顺,海内升平,他俨然感到自己是个太平天子,不免纵情享乐,干出了不少风流韵事。乾隆即位后,对他爷爷康熙帝时期修建、他父亲雍正帝修葺的圆明园花巨资进行了进一步的大规模扩建,并搜集了无数的珍禽异卉、古鼎文彝

  • 唐初大将程咬金因为看上老婆的大脚才娶她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擅骑射的陈咬金有着好身手,而关于他的小说形象更是被作者夸张和虚化人物的实际能力,但脱离不了其善战

  • 揭秘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何听不得别人说“则”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天,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是不礼貌的。农村小孩之间骂架,互相指着鼻子叫对方父母的名字,便是一种侮辱对方的精神胜利法。过去的人在自己文章中不得以需要祖辈、师长的名字时,总是称“讳某某”。不过屈原在他的《离骚》中说到:“朕皇考曰伯庸”,而不说“讳伯庸”,

  • 崇祯皇帝悲催的人生:勤俭一生死后却被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是一个极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是一个孤独的勤奋的皇帝,他接下了前辈留下来的一副烂摊子,最终,他力挽狂澜而失败,演出了一出时代的大悲剧网络配图勤俭一生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

  • 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太自负而错失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失察:韩信的寒心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网络配图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

  • 秦始皇儿子胡亥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二世胡亥,是继秦始皇之后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仅短短三年,享年二十四岁。胡亥因赵高而登上帝位成为秦二世,最后也因赵高而结束了他的作为秦二世的人生,可以说是成也赵高,败也赵高。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也是秦始皇最为宠爱的儿子,他的长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子扶苏。他为了能够继承秦始皇的皇位,

  • 揭秘中国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 死后被诛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美男子,要有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网络配图现在来说的这个,就是俗称古代第一美男,“貌似潘安”的潘安。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祖籍河南中牟县大潘庄。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

  • 揭秘:朱棣登位后为什么要杀方孝孺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株连九族”,已经是相当恐怖了,然而,方孝孺却遭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门生故旧,牵连者不计其数!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竟至于要遭此“十族”之诛呢?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

  • 雍正逼死生母 其中到底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入关后即位的皇帝与生母的关系,耐人寻味,顺治皇帝与其生母貌合神离,在宗教中寻求安慰。康熙皇帝生母体弱多病,一直未能照顾他的亲生儿子,康熙皇帝祖母身兼母职,对于康熙皇帝培养甚为有力,康熙皇帝对其祖母感情深厚。孝庄太皇太后病重时,康熙皇帝为其祈福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