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封赏外戚,马皇后私下为何却很伤心?

朱元璋封赏外戚,马皇后私下为何却很伤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87 更新时间:2024/1/19 23:42:2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1353年,有一个叫朱重八的僧人经朋友邀请,参加了红巾军。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见朱重八身材魁梧,精明能干,而且在寺庙里还认识几个字,立即将朱重八提拔为贴身护卫,并且为他改名为:朱元璋。

一日,朱元璋到郭子兴家中,碰巧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也有事来到前院,二者相见,马氏虽然并非美女,但25岁的朱元璋见到她时仍然怦怦心跳。在那个“打仗父子兵”的时代,郭子兴立即想到了一个让朱元璋死心塌地的办法:把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

从此,郭子兴便成了朱元璋的岳父,而马氏,便是后来的马皇后

元朝末年,苛政如虎,马皇后虽然出生在富豪家庭,但她的身世却非常坎坷。她的祖、父都是安徽宿州的富豪,父亲马公乐善好施,很有声望。不幸的是,马皇后出生时,她的母亲郑氏因身体虚弱而死,留下丈夫和女儿相依为命。后来马公因失手杀人,被仇人追杀,马公只能舍弃万贯家财,带着女儿流落江湖。

马皇后从一个富家幼女,变成了一个随父亲四处躲藏的“女汉子”。他随父亲游走江湖的这些年,深刻体会了底层百姓的疾苦,这对她以后成为一位贤明的皇后有很大影响。马皇后约十岁时,父亲马公病逝,临终前马公将马皇后托付给了好友郭子兴,郭子兴当时膝下无女,便认马皇后为义女。红巾军起义后,马皇后被父亲许配给朱元璋。

马皇后嫁给朱元璋后,一心辅佐朱元璋。随着朱元璋的功劳越来越大,郭子兴父子开始疑心朱元璋,马皇后则处处为夫申辩。一次,郭子兴把朱元璋关入柴房,不给饭吃,马皇后趁四下无人,做了一个烙饼打算送给朱元璋。因怕被别人看见,马皇后把烙饼揣入怀中,等她进入柴房,烙饼把胸前的肉都烫伤了。《明史》记载:

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朱元璋南下滁州之后,收留了很多孤儿,例如沐英等人,从小都在马皇后的照顾下长大成人,龙湾之战,陈友谅大举攻打南京,朱元璋以少胜多,打得非常艰难。当时马皇后为了前线抗敌,广泛发动将士们的家属缝制衣物、捐赠钱帛,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元璋的内心中,马皇后绝对是贤内助,在最艰难的时刻,二人总是相互扶持,给彼此留下太多的感动。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册封妻子为皇后,马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辅佐夫君,教育儿女,生活俭朴,为天下表率,是著名的贤后。然而,后人不禁发现,马皇后和历代开国皇后不同的是,她的家族亲戚竟然没有被封赏。

很多人认为,马皇后的父母已死,她哪来的外戚?其实,马皇后虽然没有亲兄弟,但她的家族中还是有许多族兄族弟的,但奇怪的是,这些人一个都没有被封赏。马皇后的族人之所以没有被封赏,无外乎两种可能:

(一)朱元璋不封。

(二)马皇后不让封。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称帝后,曾在第一时间派人寻找马皇后的族人,并且要封赏他们,但马皇后却“力辞而止”。《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记载得较为详细,马皇后不同意朱元璋封赏外戚,朱元璋不理解,马皇后拒绝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朝廷的官爵,应当给贤能的人。我的族人,并不一定贤能。

第二,我听闻历朝历代的外戚,大多骄奢不守法度,是朝廷的一大隐患。

第三,若封赏我的族人,他们恃宠若娇,将来必将危害满门。

不得不说,马皇后的这三条理由,句句说得在理,让朱元璋无可反驳,最终答应不封赏外戚,马皇后不仅得偿所愿,而且还因此留下“贤后”的称号。

事实上,马皇后真的拒绝了封赏外戚了吗?她并没有,至少,马皇后争取到了两个封赏名额。《明史·孝慈高皇后传》中记载: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帝封马公徐王,郑媪为王夫人,修墓置庙焉。

这段话非常值得推敲,朱元璋封赏外戚,马皇后表面上拒绝,私下却大哭一场。哭的是“可怜我的父母死得早”,朱元璋听完后,立即下令追封马皇后的生父马公为徐王,封赏马皇后的生母郑氏为徐王夫人,并且为他们修墓修庙,每年祭奠。

朱元璋和马皇后夫妻情深,二人是患难夫妻,朱元璋称帝后,追封马皇后的父母为王,本不算过分。但马皇后的这个做法,却非常高明。他既公开反对封赏外戚,又哭着说自己父母可怜,让朱元璋主动追封了自己的父母。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马皇后是古代著名的贤后,她的诸多历史故事,让人敬佩。后人评价她“母仪天下,慈德昭彰”,其实,在这些优良美德之后,马皇后定是一位智慧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老子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写下《道德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老子,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春秋淹城诸子百家园里的道家,南邻医家,北邻墨家。路中山崖上刻经典成语“上善若水”,下刻《道德经》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篆文如画,逸飞夺目。道家南门进入,情景雕塑是老子骑青牛,执简侧坐,接受弟子阳子居礼拜。这是演绎老子点化阳子居的

  • 历史上的桓灵二帝有多昏庸?汉朝真的因他们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桓灵二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北伐前给后主刘禅上书了一篇表文,即后世著名的《出师表》,在这篇表文里,诸葛亮写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我们不禁发问,诸葛亮到底是有多鄙夷桓

  • 年羹尧被杀前已经解除了兵权 雍正为什么还下令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年羹尧被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年羹尧,很多人都不陌生,是清朝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位大将军,然而,年羹尧先是被雍正给解除了兵权,之后调任到杭州,成了光杆司令,按理说没有兵权的年羹尧已经没有了造反的能力,但是,没过多久雍正还是下令处死了年羹尧,雍正皇帝为何要这样做呢?

  • 盛唐的两大名将竟因太监死在了皇帝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盛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手下主要有三大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这三个人就如同救火队长一样,到处唐朝的对手交战。唐朝的疆域辽阔,所面对的对手也多,吐蕃、突厥、契丹、阿拉伯帝国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高仙芝绝对是李隆基的爱将,也是唐朝在西北地区的顶梁柱。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名将,在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却被

  • 揭秘第一个因抢了下属妻子而惨死的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代,可以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最为滑稽的时代,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这个时代都不足为奇,见怪不怪。比如说,一个大国的国君,好色到到处去抢别人的老婆,而且最为不可思议的是,他最终也是惨死在自己的荒唐行为上。这位国君就是齐桓公的儿子齐懿公。网络配图“杀了侄子,登上国君宝座”齐桓公一世英名,雄

  •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一世盛名传到了西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年号是封建王朝特有的记录时间的形式,用来表示纪年。秦始皇建朝并没有年号,汉朝初期也没有,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才被创造出来。汉武帝第一个使用年号的,之后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制度。隋朝第一个皇帝隋文帝也同样沿袭这个制度。图片来源于网络隋文帝年号建国时为开皇,时间从公元581年经过9年。这个年号是为了区别之前的

  • 迷信至极的秦始皇竟都做过哪些奇葩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热衷于成仙得道、非常迷信的封建帝王。为此,他还曾经做过几件极为奇葩的事情。其实,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之后,他的成仙之梦便已经开始做起,最先暴露他这一野心的是封禅泰山。秦始皇此举,不仅有上报自己功绩的意思,而且还有向天地神灵比功劳的意图。网络配图很快,秦始皇

  • 三国中四位功高震主者的结局 竟有一个被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尤其是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功高震主的大臣,往往会被君主猜忌乃至处死,比如抗金的岳飞等人。就三国时期来说,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互相角逐,而长期的战争,也促使不少文武大臣获得了巨大的战功,乃至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陆逊等人,不过,他们的结局却是

  • 为何说勤勉的崇祯皇帝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古以来的各个国家或朝代更替,其亡国之君不是昏君就是暴君。而明朝统一政权的最后皇帝崇祯恰恰是个例外,他在位期间勤勤恳恳,简直就是模范皇帝,然而他却也是个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急功近利的人。网络配图他是个幸运的人,也是个倒霉的人。崇祯的母亲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嫔妃,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他爹给打死了,而他就

  • 三国人生赢家:可以靠脸却要拼才华的儒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知道周瑜,多是《三国演义》中那个心胸狭隘,在诸葛亮这朵红花下的绿叶。然而须知,周瑜才是三国乱世中真正的人生赢家。很多人不屑周瑜,那是因为我们被《三国演义》给骗了啊!三国演义里写的是什么,周瑜打黄盖,刁难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活生生气死。这样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确实没什么好称赞的,但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