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赵匡胤能轻易地夺下了后周的江山?

为什么赵匡胤能轻易地夺下了后周的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9 更新时间:2024/1/24 19:48:24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匡胤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周世宗柴荣是五代中,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仅仅六年,就因病去世,虽然时间稍短,但柴荣手下还是有部分心腹的,比如张永德、韩通、赵匡胤、李重进等等。

那么赵匡胤能相对容易地夺下了后周的江山呢?

一、人走茶凉

在五代时期,皇帝基本上轮流来做,只要有实力,那就可以来争夺皇帝的宝座,在这里可以不遵从嫡长子继承制,上一任皇帝可以直接废掉,只要拳头硬,一切都好办。

虽说郭威、柴荣是五代最有作为的君主,但郭威的皇位同样是用非正常手段取得的,他杀掉了刘承祐,在开封城掳掠三天,取代后汉,创立后周。

郭威

所以说五代时期,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所谓的大一统观念,分裂割据已经长时间形成,将领反叛、军兵政变时常发生,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军民对皇帝认同感很有限。

就好比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后唐年间就在禁军任职,后汉年间仍有官可做,后周年间,官拜检校司徒。事实上,在那个乱世,皇帝是谁很多时候都无所谓,只要能保证自己安全,就已经谢天谢地的。

柴荣是郭威养子,刚继位的时候几乎寸功未力,他在群臣中的威信基本为零,为了压服群臣,为了后周的天下,柴荣亲征北汉、败后蜀、击南唐,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功勋。只是柴荣在位时间太短,只有六年,柴荣去世之后,很多事情都被搁置了,少主年幼,一时间群龙无首。

柴荣的统治主要靠的他的武功和威慑力,他并没有太多时间来培植自己的势力,柴荣一死,茶马上就凉。就好比赵匡胤没有陈桥兵变,那也会有他人去争夺皇位,毕竟欺负孤儿寡母实在太容易了。

赵匡胤黄袍加身,率兵进开封之后,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反而大部分人直接表示服从赵匡胤的统治,可见大家早已对此习以为常,没有谁能永恒存在,就算郭威、柴荣这等猛人,也同样有时间限制。

二、孤儿寡母没有能力对抗赵匡胤

公元959年,柴荣病逝,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承皇位,这么小的年纪,在我们现在,刚刚上小学,可能字都认不全,所以让他治国理政,明显是不可能的。

柴荣死之前做过了部分交代,比如让范质、王溥等大臣辅政,符太后临朝听政,这一套班底,假如在大一统王朝,还是有可行性的,比如西汉的霍光,明朝的张居正,但在后周这个年景,全靠着实力行走江湖。

既然柴宗训母子毫无抵抗能力,那么这后周的江山也会马上易主。当然了,赵匡胤做得还是比较温和的,他站在郭威、柴荣的肩膀上,对前两位帝王还是有感激之情的,所有对于柴荣的后人,赵匡胤同样予以厚待,柴宗训母子得以继续生活下去。

柴宗训影视形象

这也是赵匡胤高明之处、仁德之所在,如果赵匡胤同五代其他帝王一样,直接杀掉柴宗训母子,那么他的江山也不可能维持三百多年。

三、赵匡胤自己就是柴荣心腹

之所有赵匡胤夺取皇位如此顺利,那是因为赵匡胤本就是柴荣最信任的人之一,而且赵匡胤是在战场上和柴荣结下的感情,而且赵匡胤在柴荣继位前,就在柴荣左右。

史料记载“北汉来寇,世宗率师御之,战于高平。将合,指挥樊爱能等先遁,军危。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

柴荣的首战,就是在赵匡胤的帮助下完成的,高平之战中,后周和北汉刚一接战,后周将领樊爱能、何徽掉头就跑,战局对柴荣极为不利。柴荣不顾一切冲向敌人中军,而赵匡胤及时反应过来,同张永德一起,从左右两侧夹击敌人,这才击溃了不可一世的北汉联军。

公元956年,赵匡胤同柴荣征伐南唐,在涡口,赵匡胤仅带数千人,击败了一万多南唐水军。在清流关,大败南唐大将皇甫晖,并活捉皇甫晖、姚凤。

赵匡胤在后周军中真的很拼命,当时还不到三十岁的赵匡胤,可真的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每次战事都亲临战阵,冲锋陷阵那是说一不二。想来当时的赵匡胤还想不到,他也有造反那一天,他只想把本职工作做好。接连不断的战功,不仅让赵匡胤在军中积累了极高的威信,也让柴荣对其刮目相关、并成为柴荣心腹爱将。

如果柴荣在天有灵,估计是不会相信,抢他江山的竟然是赵匡胤,所以一定程度上,柴荣并没有堤防赵匡胤,还把主要兵权交给了赵匡胤,所以赵匡胤在夺取天下的条件上,得天独厚。

四、赵匡胤演技不俗

靠自己能力坐上皇帝位置的人,都不会是简单角色,换言之,赵匡胤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心思缜密,做事滴水不漏,从政变开始到登上皇位,一气呵成。

公元960年,北汉勾结契丹侵扰后周边境,赵匡胤率兵前去抵御,我们在这看到了郭威的影子,或许这一套流程,赵匡胤就是跟郭威学的,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匡胤出兵前,就在开封城内做好了准备,所以他能很顺利地入城。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也跟赵普等人演练过多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政变顺利进行,而且使士兵们对其唯命是从。

看上去是大兵们逼着赵匡胤当了皇帝,事实上,这都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甚至一度都看不出演戏的痕迹。

赵匡胤进了开封城,也不急于去皇宫登基,反而回到了殿前司公署,赵匡胤就是在等那帮文臣主动来投诚,果然,范质、王溥等人直接表示拥立赵匡胤,至此这一切才算是尘埃落定。

赵匡胤从郭威、柴荣身上吸取了大量经验,不仅是统兵还有治国理政,所以他才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天时地利人和,或许命中注定,赵匡胤就该做这个皇帝,宋太祖非他莫属,任何人都无法阻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为什么要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禁止奔丧?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去世,刘禅为什么禁止奔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一表千古名,论及诸葛亮的忠心与智谋,千古难觅。为蜀国的大业,鞠躬尽瘁,在死后,蜀国也随之走向了下坡路。诸葛亮对于刘禅而言,既是臣又是父,无论是在在

  • 15岁入宫的邓绥,22岁当皇后,她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后邓绥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经常用,七尺来形容男子的身高,东汉的一位皇帝汉和帝,他的皇后邓绥据史书记载,就有七尺二寸,差不多相当于现在计量单位的1米72,在古代女子中,可谓是十分高挑了,而且她不光身材好,长得也很好看,从小就与众不同。在她五岁的时候,

  • 安禄山逼得唐玄宗逃亡西蜀,最后却死在儿子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安禄山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终结盛唐的是一位三百多斤的胖子,名叫安禄山。唐玄宗李隆基待安禄山不薄,甚至堪称父子,任命其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然而,安禄山最终还是造了唐朝的反,李隆基被迫逃亡西蜀,山河变色、社稷将倾。或许是因

  • 唐代宗李豫为什么要派人去刺杀太监?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唐代宗李豫的文章。在古代皇家权力如果被架空,皇帝就会成为傀儡,除了被杀外还会发生改朝换代的危险。因此历代有作为皇帝都把权力牢牢攥在手里,生怕出现大臣把持朝政。在唐朝时,由于制度原因,出现藩镇势力不听招呼,朝中后宫和宦官专权问题。所以唐玄宗以后历代皇帝,有的皇帝在控

  • 韩信身上不是有一把宝剑吗 胯下之辱时韩信为何不拔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胯下之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遇到一帮泼皮挑衅,最终他没有拔出宝剑,一般认为这是韩信忍让的表现,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张良可以忍,张良是贵族之后又做过刺杀秦始皇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张良要不忍他就只有死路一条,韩信不一样,韩信无名无姓,他没有忍的本钱啊,

  • 韩信临死前说了什么 萧何与吕后听了为何心有余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死了刘邦什么反应,萧何杀了韩信后有愧疚之心吗,吕后为什么不杀萧何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临死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秦汉时期也是历史上人们非常熟悉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的秦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秦二世胡亥的昏庸无道,导致了秦朝走向灭亡。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秦朝的灭亡,秦二世是有很多责任的。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秦朝

  • 崇祯当初没有自杀的话 李自成进京后会不会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崇祯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无论你用什么眼光看待崇祯,崇祯符合所有朝代好皇帝的形象。节俭。崇祯煤山自杀,李自成收尸时看到,崇祯的衣服上都是补丁,哀叹其无帝王之福!崇祯平时每顿饭三素一荤。他和皇后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上朝时总小心翼翼怕把打补丁的袖口显露出来;勤

  • 朱翊钧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登基,为什么后来会懈怠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翊钧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大家心目中,皇帝都应是日理万机的形象。因为所有的国家大事,都需要他的指挥,虽然下面有各级官员,但是必须听从皇帝的号令才能做事。但是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不是这样,他在位四十八年,但是却有三十多年躲在后宫不肯见人,创造了史上不临朝最长的

  • 武则天被逼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就算武则天再强势,终归有没落的一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武则天到了晚年,已经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随即放松下来,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男宠趁虚而入,朝廷大权旁落,武周政权陷入空前危机。一、张易之、张昌宗肆

  • “书中自有黄金屋”,来说说宋朝最会写诗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家喻户晓的两句诗,其来源《劝学诗》居然是一名皇帝所作。历史的皇帝里,擅写词出名的南唐后主李煜,纵然一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红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