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皇帝宋哲宗赵煦:他给关羽的封号叫什么

北宋皇帝宋哲宗赵煦:他给关羽的封号叫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71 更新时间:2024/1/16 12:15:02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一代皇帝,他原名叫傭,9岁时登基为皇帝。在位15年,24岁逝世,下葬在现在的河南巩县的永泰陵。因为年少,并没有实权,17岁之前由高太后执政。由于高太后执政时期过于限制宋哲宗掌权,也过分保护,导致宋哲宗的不满情绪,使他感到窒息,这也是在无形中增加了他的叛逆心理。

网络配图

宋哲宗有5个哥哥,但都早年夭折。在宋神宗病危时,高太后联手其他诸多大臣想要让赵傭立为皇太子,并当着大臣的面夸赵傭聪明伶俐,在神宗病后一直为其祈祷,大臣见此十分满意,于是赞同赵傭立为皇太子,并为其改名为赵煦。在高太后在世执政时期,宋哲宗只能听从高太后。高太后废除新法,重用司马光。每上朝,众大臣只向高太后禀告,由于宋哲宗与高太后位置相对,所以每每大臣上奏,宋哲宗只能看见大臣的臀部和背影,这使宋哲宗十分不满,但高太后和大臣都没有发现此作为对宋哲宗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在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贬低司马光以及被高太后重用的官员的重要原因。

宋哲宗非常尊敬和佩服其父亲宋神宗的做法,所以在高太后去世后重新重用新变法中的人,恢复保甲法、免疫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但宋哲宗的理想作为和他的实际作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他有想法但不能运用与实际,他更像一个纸上谈兵者,不能处理朝中很多复杂关系的事。

宋哲宗老婆孟皇后介绍

宋哲宗赵煦皇后是孟氏,她本性温柔贤淑,待人和善。在公元1092年,太皇太后高氏和向太后为十七岁的宋哲宗选出了端庄贤惠的孟氏为皇后,故叫孟皇后。孟皇后逝世于公元1135年,死于如今的绍兴皇宫,享年59岁。

宋哲宗年轻时,专宠美貌如花的刘婕妤,刘婕妤被宠的养尊处优,而且很嫉妒孟皇后的皇后位置,所以处处跟孟皇后作对,冒犯皇后。后来皇后的公主病重,请她的姐姐来给公主医治,皇后的姐姐拿来道家符水给公主治病,被皇后阻止并告诉了宋哲宗,宋哲宗并没有介意。但是刘婕妤在日后就那这件事不放,一直为难皇后,称皇后符咒,搬神弄鬼。后来皇后被废。刘婕妤打败孟皇后,为皇帝生下皇子,后立为皇后。

网络配图

公元1100年,宋徽宗登基,将孟皇后重新接回,并尊为“元祐皇后”。向太后逝世,刘皇后逼迫宋徽宗将孟皇后废除,孟皇后重回瑶华宫,失火,又移居延宁宫,再次失火,孟皇后只能居住在弟弟家。但也因此孟皇后逃过一死。在金兵沦陷京城,将皇帝和后宫都被掳,由于孟皇后住在弟弟家,所以逃过此劫。南宋皇帝赵构在公元1127年在南京登基,为宋高宗。其将孟皇后尊为“元祐太后”。为了躲避祖父的忌讳,将“元祐太后”改为“隆佑太后”。

公元1129年,护卫统制苗傅和刘正彦一起发起起义,想要让三岁的赵敷称帝,蓄意让孟太后从众听政,但被孟太后拒绝了,不久这一兵变平息。

宋哲宗给关羽的封号

宋哲宗给关羽的封号是“显烈王”。三国时期,关羽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无法跟孔明相提并论,但到了宋朝时期,关羽逐渐影响百姓,并且影响力越来越大,深入人心。北宋的宋真宗皇帝为他修建关圣庙,后来,宋哲宗又封他为“显烈王”,一步一步,关羽实现了从人到神的演变。

关羽,字云长,是河东解良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人,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原本是刘备的手下,跟着刘备,为刘备出谋划策,后被曹操抓住。

网络配图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见义勇为,有勇有谋的好汉形象,关羽也是人们心中的偶像。关于神的一说,在民间,百姓觉得关羽会显灵,他会解救百姓,为百姓治百病,除祸害。对于忠、孝、仁、义、节集中于一身的关羽来说,人们无疑把他作为神来拥护他。也正是因为他这个形象,维护了封建秩序。

关羽的智勇双全也是流传一世的。《三国演义》中著名的镇守荆州事件,就体现了关羽的足智多谋。在刘备和刘璋决裂时,刘备照张飞等人支援,镇守荆州只留关羽一人,关羽还是能够一一克服。在刘备与孙权交战时,关羽得知鲁肃将牵制与他,他没有硬闯,就在河对岸扎营,后来也被称为“关羽濑”。

各位皇帝都将关羽忠诚的形象作为一国榜样的首选,所以很多皇帝都给关羽封了很多称号,即使在关羽去世后,人们还是会将关羽作为“恩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方朔的一封求职简历汉武帝竟看了两个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自荐一直是古人成功的捷径,很多人通过毛遂自荐获得了成功,最典型的就是毛遂自荐的毛遂了,这也就证明了想要成功除了把握住机会外,还要主动的去争取机会,毕竟机会不是白白放在你的面前等你去拿的,你的像遇到心仪的人一样,得大胆追求和表白。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毛遂自荐的人,看看他到底是如何自荐,他的自荐信里面到底都

  • 历史上一个著名典故娄敬不易旃衣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娄敬不易旃衣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在现在初中的文言教科书内,依然会被提及。那么娄敬不易旃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娄敬像当时娄敬想向刘邦劝谏迁都关中,就向虞将军说明。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毛毯制成的衣服,披着羊裘。就将自己的丝绸衣物脱下来让娄敬穿,免得惹皇帝生气。对此,娄敬却说,他穿着旃衣到

  • 清末李鸿章修铁路:通车后自己率先亲身体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886年,身为海军衙门总理的奕到天津巡视北洋海口,与李鸿章具体商议修路办法。奕后来说他对修铁路以前也曾“习闻陈言,尝持偏论”,反对修路,但经中法之战,又“亲历北洋海口,始悉局外空谈与局中实际,判然两途”,于是支持修路的态度更加坚决。但以奕此时的权位之重,却也不敢大张旗鼓地主张修路,所以在天津巡视北

  • 神奇!北齐皇帝高湛的皇后竟然走上青楼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的皇帝高湛的经历很受人关注,他的感情经历也备受大家关注,很多人都想要知道高湛的皇后是谁,他的皇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其实高湛皇后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胡太后,高湛和这位胡太后养育了儿子高纬,后来高纬登上皇位,因此这个皇后也就被称作为胡太后。在公元561年的时候,高湛成为了北齐的皇帝,在同年,高湛也将

  • 崇祯皇帝在自杀之前为什么心里会咯噔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七年,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平心而论,崇祯不是个坏皇帝。甚至可以说,崇祯是个好皇帝。无奈,形势大过人。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了,纵然崇祯再能干,也无济于事,只能徒增痛苦。这也正是崇祯皇帝后来自杀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他是个刘禅那样浑浑噩噩的皇帝,怎么舍得自杀呢?崇祯十七年,内忧外患,纷纷扰扰。内

  • 李鸿章的英国之行:120年前的他是怎样访英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896年,李鸿章游历欧美,在英国待了20天。《文史天地》杂志2008年帅艳华撰写的文章描述了李鸿章访英之旅,摘录如下:网络配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得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更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德国强占胶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法国窃取广州湾,中国处于前所未

  • 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开创史上一百多年廉政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贪污受贿是官场的毒瘤,既破坏社会和谐,又腐蚀政权根基。所以,历代统治者为收拢人心,巩固千秋大业,总是信誓旦旦,要创建廉洁政府。然而,往往在一番“雨疏风骤”之后,官员们照例是“浓睡不消残酒”了。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倒是不信这个邪,他决心革除弊端,曾经数次下诏,誓以严刑治贪。在此重威之下,明初官场确乎是清

  • 隋朝大将宇文述:一生大起大落竟与皇族同姓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述简介上提到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鲜卑族人,宇文述是隋朝著名的将领。宇文述本姓为破野头(鲜卑族的三字姓),因其先祖曾当过仆人,随主人改姓为宇文,宇文述年少时就熟习弓马,身材魁梧。图片来源于网络北周武帝在位时,凭借父亲的军功而开始担任开府。当时北周的权臣,任大冢宰的宇文护很赏识他,让宇文述担

  • 唯一因失德被废黜的皇帝:三国曹芳为啥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烽火不断,政治动荡,能人频出,权臣跋扈,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君臣之间的斗争也异常激烈。在皇帝——权力——权臣的高端对决中,权力为中心,指针偏向谁,谁就掌握实权,谁就可以对对方生杀予夺。因为没有斗过权臣司马师,曹魏皇帝曹芳就被从皇位上赶下来,理由是失德。皇帝失德,在历朝历代为数不多,在三国时

  • 商纣王子辛的宠妃:“狐狸精”妲己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妲己,商纣王子辛的宠妃。纣王征服有苏氏,有苏氏献出美女妲己。本来妲己生活在社会底层,是天真纯朴的女孩,可是到了宫里就变坏了,发挥了巨大的邪恶力量。真的如贾宝玉所困惑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