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朝17位帝后出家之谜:名为出家其实享乐

北朝17位帝后出家之谜:名为出家其实享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1/22 10:21:02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那么,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呢?

网络配图

有人认为这是当时佛教过于盛行,对佛教盲目信奉的结果。

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先始于洛阳。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得到了初步的传播,西晋十六朝时期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在北魏时达到鼎盛。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由于门阀世族的推崇,进一步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扶植和推广,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再加上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之说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因而南北朝历代的统治者,包括皇帝、贵族和世族官僚都信奉佛教,天竺(印度)僧人佛图澄鸠摩罗什先后被北朝后赵石勒石虎和前秦苻坚尊为国师。南朝的梁武帝更是一个信奉佛教的虔诚教徒,他曾把佛教定为国教,前后4次出家为僧,迫使朝廷和众大臣出巨资为他赎身。北朝也是如此,以北魏来看,各位帝王都崇尚佛法。根据史书的记载,北魏时的15位皇帝(连同西魏),都倡导佛法并且大兴译经、造寺及刻像之事。文明皇太后冯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若干氏及西魏文皇后乙佛氏都在长安出家为尼。在当时,洛阳城里的西域僧人有3000人之多。宣武帝下令建造的永明寺有一时期曾居住外国沙门达3000余人。当时的文人学士,也大多崇尚佛法,这就致使寺庙僧人的发展极为迅速。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对佛教的盲目信奉,才导致了北朝时17位帝后出宫为尼。

然而,另外一些人从北朝17位帝后为尼的背景出发,认为佞佛并不是帝后出家的真正原因,以为这些帝后出家为尼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自身利益。

网络配图

一是健康的缘故,寺庵的环境有利于染病在身的帝后的康复;

其次是有的帝后在争宠的角逐中,由于失宠而被逐出宫为尼;

帝后出家

再次是因皇位更迭或王朝易代而沦为牺牲品的,对这些失败的帝后来说,入尼庵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第四类是幼主嗣位后两宫争权的失败者;

最后则是入寺寻求政治避难的。

也有一些人则认为应该从当时寺院经济的特殊地位来探讨分析这么多帝后出宫为尼的根本原因。北朝中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扶持,寺院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僧尼的人数骤增。佛寺已经遍及全国各地,这其中的不少佛寺是由统治者出资修建的。这些皇帝修建的寺庵,大都富丽堂皇,以收容帝后为尼最多的瑶光寺为例,此寺还有大量的宫女供帝后妃役使。

网络配图

这些寺院都占有相当多的土地和大量的劳动力,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寺院经济和特殊的僧侣地主阶层。寺院都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不经营生产,通过出租或役使依附农民,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等。剥削广大的劳动人民,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大量钱财都流进了寺院,社会上到处都是坏人,但却没有人去制止,人们还都在称颂“阿弥陀佛”。因此可以看出,这些寺院其实是供帝后享乐的另一处别宫,在实际的物质生活上与宫中并无差别。因此,这些人认为,在当时,寺院的特殊地位才是帝后出宫为尼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不论这些帝后出宫为尼的真正原因如何,都已经埋藏在历史的长河中,给后人无限猜测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屋大维的家人真的如影视剧中一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美国电视剧《罗马》中有一个女人叫阿蒂亚,她是屋大维的母亲,是凯撒的侄女,是当时三巨头安东尼的情人。阿蒂亚出身高贵,是贵族的女儿,但是在电视剧中这个人女人却是个目光短浅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在电视剧中凯撒和庞培交恶的时候,两个人展开了生死大战,阿蒂亚认为庞培的力量强大,所以凯撒在军事上庞培的对手。于是

  • 他曾两次受到挑拨离间 为何能大难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但凡君臣不和,往往是由受到挑拨离间而起,如齐威王与田忌,秦昭襄王与魏冉、白起,赵孝成王与廉颇,赵王迁与李牧等。这些受到挑拨离间的臣子,往往都是在劫难逃,下场凄惨。所以,如何避免受人挑拨离间,便成为后人十分关心的问题。燕国大将乐毅,在攻打齐国期间,也曾两次受到挑拨离间,最终乐毅都大难不死,

  • 诸葛亮死后蜀国后主刘禅为何能当30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贵人”不断,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 抗元最不给力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建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

  • 弘历能登上皇位有哪些因为哪些有利的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一生共育有十子,但是活到成年后的皇子们只有四位,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和弘瞻。图片来源于网络弘时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即为弘历的哥哥,弘时生于1704年,母亲是齐妃。根据记载,弘时狂放不羁,因为行为和处事险酿大错。雍正得知后,将他的宗籍进行了剥夺,后来,弘时于1727年去世,享年二十四岁。弘昼是雍

  • 他是功夫皇帝 竟然可以打得契丹卑躬屈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后唐明宗李嗣源,自小就跟着晋王李克用混。乱世征战,马上马下,他没工夫读书,但练就了一身武艺,有万夫不挡之勇,人称“李横冲”。在与梁军的青山口战役中,一战成名,赢得了“战神”美誉,“名闻天下”。文人好自夸,武将们也吹牛,但他们一见李嗣源便会闭上嘴巴,因为李嗣源说过一句玩笑话:你们是用嘴杀敌,我是用手杀

  • 黄忠厉害吗:为何年过半百还得刘备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知道黄忠这个人物,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历史上的黄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黄忠简介是什么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黄忠,字汉升,他是今天河南南阳人,东汉末期名将以及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将领。他本来最先是荆州刺史刘表的部下,在公元208年的时候,曹操攻占

  • 唐太宗领衔:揭开大唐皇帝们最爱做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宣宗为什么没有拯救唐朝,唐朝最杰出的皇帝,大唐不夜城李世民雕像

    身为帝王,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能得到权力无边的快乐,所以,想活个万万年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相对来讲,有些人很清楚,有些人却沉醉在其中,以下是为沉迷的帝王,尤其以唐为重。咱中国历史上名正言顺称皇帝的第一人秦始皇,为求取长生不老药,派出了徐福为首的几千童男童女前往东海,当然你可以说他是为开

  • 齐桓公制定国际法 小老婆不能占据正妻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和齐桓公曾有一箭之仇。最初,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坚辞不受,因为他深知曾经辅佐公子纠的管仲拥有治理国家的难得才干,在国家戡乱图强之际,只有管仲这样的治国奇才,才能帮助齐桓公匡扶天下。在鲍叔牙的力荐之下,齐桓公放下了一箭之仇的私怨,不仅没有杀害管仲,反而拜其为相。管仲是齐国称霸策略的制定者

  • 大明朝崇祯皇帝本可不上吊:谁把他逼上了煤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崇祯帝却一反常态,是个勤政廉政的模范,工作17年,病假都没请过;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