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在朝廷中只手遮天 魏忠贤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孩

魏忠贤在朝廷中只手遮天 魏忠贤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13 更新时间:2023/12/20 3:34:48

魏忠贤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即皇帝位。十一月初一日,崇祯帝办完皇兄的丧事,立即惩治魏忠贤。嘉兴贡生钱嘉征劾魏忠贤十大罪:“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脧民,十通关节。”

明朝末年阉党已经非常严重了,以魏忠贤为首的九千岁手握大权,当时明熹宗非常宠信魏忠贤,然而就在明熹宗去世三个月后,魏忠贤就被年仅17岁的崇祯给收拾了,这到底为什么?今天为大家揭开谜底。

魏忠贤自阉进宫

真是因为这些恶习,在魏忠贤21岁的时候,因为赌博欠债,让妻子改嫁,抛下父母女儿,自行阉割,入宫当了太监,并改名李进忠。魏忠贤进宫以后,谋到了一个典膳的差事,主要给朱由校的生母王氏办膳食。

邪正较量

天启皇帝刚即位的时候,大臣们几乎都被罢免,有识之士已担忧搞得过激将要发生变乱。到了魏忠贤势力形成以后,魏忠贤开始打击东林党。天启四年即天命九年(1624年)六月,东林党人左副都御史杨涟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

要求严惩魏忠贤。以正国法,把客氏迁出宫外,以消隐忧。随后坐佥都御史左光斗也奏劾魏忠贤三十六当斩,就是有三十六条应当杀头之罪。其他许多东林党人也纷纷上疏,有70多名朝臣弹劾魏忠贤。

当皇考弥留之际,曾说宦官忠心正直、不避行迹的,只有魏忠贤一人。现在居然被杨涟一再诬告,而大小臣工又随声附和,不断来打扰朕。天下大事,事事都是朕亲自裁断的,魏忠贤有何专擅?有何疑忌?……朕追念往事,何忍忘忠贤今昔之劳,动不动就听信浮言,拿忠贤问罪!”

在天启皇帝这张保护伞下,魏忠贤开始打击报复东林党,叶向高、韩塘辞官,孙承宗等被削职为民,天启五年即天命十年(1625年)魏忠贤假造罪名,逮捕东林党人士杨涟、左光斗等六人。

这里面的每一条都算得上杀头大罪,崇祯皇帝得到这封奏疏后,让内侍读给魏忠贤听,魏忠贤吓得魂不附体,不知所措。崇祯皇帝让魏忠贤到凤阳祖陵烧香,就把他打发走了。初五日,崇祯帝让魏忠贤派到各边镇守太监全部撤回。

初六日,魏忠贤缢死,魏忠贤得势靠着皇权,失势的时候也是因为皇权,皇权是皇朝社会一切权力的核心。像魏忠贤这样不可一世的“九千岁”,一旦失去皇权支持,自己的命也就保不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杜预是什么人?第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受祭拜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同时进文武二庙,文庙和武庙的区别,武庙祭祀谁

    杜预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文庙武庙最早是,祭祀孔子和姜太公,到唐朝之后把及历代文臣良将也设置进去享受祭拜,对于古代的文武大臣来说,能青史留名被记住和祭拜想必也是很多人的梦想,中国古代同入文庙和武庙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一个就是三国后期西晋初年的杜预,唐

  • 秦惠文王登基后,为什么一定要杀商鞅?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惠文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刚刚根基的秦惠文王下令将主持变法几十年的商鞅车裂处死。商鞅牺牲后,那些之前因变法而利益受损的旧贵族欢欣鼓舞,认为商鞅的新法马上会被废除。但奇怪的是,虽然用残酷的刑罚杀死了商鞅并灭了他的家族,但秦惠文王

  • 北魏冯太后是怎么改变历史的走向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魏冯太后是怎么改变历史的走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政治、权谋是男人的玩物,却也有一些女人能够走上舞台,比如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著名女政治家冯太后。前面几期我们介绍过,冯太后利用自己的权术,在刚做太后没多久就将逆臣乙浑诛杀。本来她将权力放

  • 对于难以确定疑犯的案件,司马芝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司马芝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古代掌管刑狱的官员为了政绩,追求所谓的结案率,往往会不惜手段,获得所谓的口供,因此,这屈打成招的事情也就经常发生。现代司法制度区别于封建法律,主要的在于,审理上不得刑讯逼供,而在判决上则是疑罪从无。其实,这种重事实重证据的做法在古代也有,三

  • 韩信的个人能力如何?韩信有哪些缺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韩信应该是汉初三杰中最出名的一位了,他也被认为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只不过谁都没想到韩信最后会落得一个狡兔死,良狗烹的下场,实际上这也暴露出了一些他的问题。其实纵观韩信一生,他的确立有诸多成就,但从个人能力这个角度来看,他多多少少

  • 刘邦拥有张良和萧何两位谋士,为何还打不过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为什么打不过刘邦,刘邦和项羽打仗最后谁赢了,韩信张良萧何哪个功劳最大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良、萧何与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也许众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疑虑,为何在韩信加入之前,确是僵持不下,而在韩信加入后,才扭转局面呢?项羽的实力毋庸置疑,能僵持不下已是艰难在刘邦的手下有着众多运筹帷幄之人,而若论勇将,却只有樊哙一位,可以说刘邦

  • 秦始皇为何没有除杀开国功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为什么不杀功臣,秦始皇没有杀过一个大臣,秦始皇不杀功臣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封建王朝初建,不是因为皇帝一个人打下的江山,而是更多的将军出生入死换来的天下太平,所以很多开国皇帝开国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封功臣,然后开始杀功臣,为什么非要杀功臣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功高盖主,手握大权,这两点无非让皇帝很担心,于是便起了

  • 奇葩君主张献忠:在给部下的圣旨中也大骂脏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大中华民族复仇主义宣言仇圣,真实的张献忠,张献忠给刘进忠的圣旨

    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剽悍凶猛,自称“西营八大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攻破成都后,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后以成都为西京,8月16日登基称帝。张献忠部将刘进忠驻兵四川遂宁,屡次想进攻清兵占据的汉中。张献忠告诫其不要轻易发兵,刘进忠不以为然,执意出兵,导致大败。张献忠闻

  • 真相揭秘:李广和冯唐为什么不被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广是谁,李广被称为什么,类似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句子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网络配图《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大

  • 司马懿为掌权竟不惜杀掉怀孕的妻子静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静姝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静姝生的孩子是司马懿的吗,司马懿为什么杀申仪

    静姝是电视剧《三国》中的一名女性角色,电视剧《三国》是由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古装电视剧。可能会有人对静姝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其实静姝这一角色是由导演和编剧虚构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电视剧《三国》的剧情更加饱满。那么,电视剧中静姝跟司马懿是什么关系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静姝在电视剧《三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