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作为一个精明能做的大臣 和珅为何不提前巴结好嘉庆

和珅作为一个精明能做的大臣 和珅为何不提前巴结好嘉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4/1/23 3:16:56

嘉庆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和珅,是一位很有能耐的大臣,乾隆皇帝明知道他贪财却始终不查办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看重他办事的能力及逻辑清晰的头脑。

乾隆皇帝去世后,嘉庆皇帝雷厉风行的查抄了和珅府,没收了他的全部家当,并将他打下牢狱,治了一个死罪。

我们不禁要问:和珅既然能把英明的乾隆皇帝哄的开怀大笑,为就不能去讨好嘉庆,让自己得以善终?

其实,嘉庆继位,对和珅是不得不杀,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点理由:

第一点,和珅虽然在乾隆年间很是受宠,位高权重,但也有意无意间得罪了不少大臣。这些大臣在乾隆执政的时候拿和珅无可奈何,但新皇继位的情况下就不一样了,换了一番天地,许多大臣们就会上书弹劾,嘉庆刚刚登上皇位,为了拉拢朝臣,自然就会拿和珅开刀。

第二点,和珅手中握着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这些权力都是乾隆给予的,自然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但嘉庆就不一样了,对于刚刚继位的他来说,和珅的权力和能力让他格外忌惮三分,再加上他对于和珅府上的财产也心知肚明,一旦给和珅治了罪,国库就会从此丰盈起来,这对于他而言是有好处的。

第三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嘉庆皇帝在上位以后,非想在朝中培育属于自己的力量,所以他的老师就进入了视野范围之内,一步步的把自己的老师提拔到高位,可是有一点很让他头疼,手握重权的和珅和他老师不睦,思想上也有分歧,嘉庆本就看不惯和珅,自然会偏于老师这一边,谁知和珅竟然跑到乾隆那儿去告状,并清晰的列出了嘉庆老师的一条条罪状,乾隆虽然当时已经退位,成为了太上皇,但大权还是在握的,所以一怒之下就把他贬出京城了。嘉庆望着自己老师没落的样子,再想想自己这个皇帝当的窝囊,把所有的仇恨都记在了和珅头上,这也加速了他想惩治这位军机重臣的欲望。

和珅其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确切是说,是乾隆皇帝对他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提拔,致使他成了新皇嘉庆及文武百官眼中的一根毒刺,就算是他四处巴结讨好,在乾隆退位的那一刻开始,就等于把他逼上了绝路,可以毫不夸的说,乾隆的时代结束了,和珅的时代也就完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和珅明明知道嘉庆会对自己下手 和珅为什么不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造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和珅明知道自己逃不过一死,是什么原因不造反呢,乾隆在嘉庆四年驾崩后第二天,嘉庆就开始对和珅动手了。先是让和珅去给乾隆守陵,然后让人去抄和珅的家,随后将和珅拿下,确定和珅的罪行以后,将和珅赐死。为什么权力很大的和珅,他肯定知道自

  • 乾隆皇帝做到了五世同堂 乾隆皇帝真的见过道光和咸丰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皇朝,共有500多个帝王。历代中国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享年89岁。为什么一般认为呢?因为还有个南越国国王赵佗。按照南越史书记载,赵佗活了103岁。但是

  • 朱元璋诛杀功臣因朱标与爱孙已死让他无顾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深刻的阐述了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一类人。历史上刘邦和朱元璋是诛杀开国功臣的典型代表。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关于朱元璋杀功臣的那些事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网络配图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直对大臣们有所防范,只是没有那么明显,马皇后在世的时候,也经常劝诫朱元璋不可

  • 唐代官员送唐太宗蔬菜被免因助长歪风邪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送点蔬菜也丢官”,也许你不信。且听我说,这个故事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的“贞观盛世”。《资治通鉴》第四册198卷《唐纪十四》告诉我们:“庚辰,过易州境,司马陈元璹王使民于地室蓄火种蔬而进之。上恶其谄,免元璹官。”网络配图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唐太宗东征胜利回师,途经易州,该州司

  • 年仅19岁死于非命的同治 死因并不是天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名为爱新觉罗载淳,生于1856年4月27日,死于1875年1月12日,仅仅活了19岁的同治帝就去世了,在历史上很多人都在谈论同治帝到底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扒一扒同治帝到底是什么怎么死的。网络配图在历史上一共流传着同治帝死亡的两种原因,在《四朝轶闻》中,曾经写道同治帝死亡的原因,

  • 大秦帝国赵姬之乱:从烟花巷到黄金宫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中举行弱冠之礼,长信侯??突然持嬴政与太后赵姬的玉玺围攻宫殿,发动政变。??为何许人?他为何企图造反?他又是如何盗得帝后的玉玺?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女人,一位将身影隐藏在历史谜云中的太后??赵姬。网络配图前尘往事吕不韦自从有了帝王史,就有了宫闱史。从严格意义上说,赵姬

  • 历史上最尴尬的两帝同朝:嘉庆做事事事要汇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是聪明的,尤其在称呼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分毫不差,这一点比西方精确多了。比如爷爷和姥爷,西方一个“Grandfather”就行;奶奶和姥姥,西方一个“Grandmother”完事;叔叔大爷、姑父姨夫,中国分得很清,西方就一个称呼“Uncle”结束;婶婶、大娘、舅妈加上七大姑八大姨,一个“Au

  • 抗倭英雄戚继光讨好上司张居正 送美女给其享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一片刀锋在即将生锈的前夜万历十五年,五十九岁的戚继光更加衰老了。这位几年前叱咤风云、令边寇为之丧胆的英雄,这位马蹄催征、征战南北的职业军人,这时已完全成了一个龙钟的老人。虽然从大帅的位置上退下来不过三年,但短短的三年时间,却足以把一个人改变得面目全非。网络配图如同一片刀锋在即将生锈的前夜,忍不住就要

  • 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纯属子虚乌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陈桥兵变”后,尽管宋太祖已黄袍加身,但“废置天子,变易朝廷”之类的军事政变,仍有可能重演。当时禁军的九名高级统帅,或是太祖称帝前的结拜兄弟,或是赵宋集团的中坚人物,他们在赵宋集团的崛起和“陈桥兵变”中均有极大贡献,是集兵权、功勋于一身的赵氏王朝的开国元勋。功高则震主,权大则不测。这种功高权重的情形

  • 宋朝名将杨业的死因揭秘:绝食三天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杨家将,可谓是人民心中忠诚与勇敢最好的诠释,杨家一门上到杨令公,下到七个儿子,最后到杨门女将都战死沙场,其保家卫国的事迹流传了千年,直到现在还有大量的影视剧作品以这个故事为主题。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宋朝名将,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杨令公,杨业杨无敌。图片来源于网络杨业少时就善于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