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官员送唐太宗蔬菜被免因助长歪风邪气

唐代官员送唐太宗蔬菜被免因助长歪风邪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63 更新时间:2024/2/21 8:47:17

“送点蔬菜也丢官”,也许你不信。且听我说,这个故事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的“贞观盛世”。《资治通鉴》第四册198卷《唐纪十四》告诉我们:“庚辰,过易州境,司马陈元璹使民于地室蓄火种蔬而进之。上恶其谄,免元璹官。”

网络配图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唐太宗东征胜利回师,途经易州,该州司马陈元璹随即皇上呈献了一些新鲜蔬菜。寒冬天气,尤其是在北方,是很难吃到新鲜蔬菜的,况且,蔬菜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确实难能可贵!特别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还没有像今天拥有多种样式的暖棚,是陈元璹动脑费心,驱使农民在地下烧火增温种出来的,在当时可以说还是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创新。谁知,唐太宗不但不领情不嘉奖,而且免去了陈元璹的官!何也?

考察历史,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唐太宗是唐朝的奠基人,他窃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他常常和大臣们回忆隋朝灭亡的情景,把隋朝灭亡的历史当作一面宝贵镜子。他还告诫他的儿子:“皇帝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载船,也能够把船打翻。”仅就唐太宗这次东征来说,在实际生活中,就十分体恤群众和他的将士们。他二月从洛阳出发,三月初到达定州时,就深情满腔地对随行的大臣们说:“朕从洛阳出发以来,只吃肉食,即使是早春,蔬菜也不吃,我最怕的是烦扰百姓。”

网络配图

你们看,百姓在唐太宗心中的位置有多么的重啊!首先,严于律己,一言一行,堪称表率。他穿的战袍,经历了春夏秋冬,已十分破烂,左右人都请求他换下,他坚决不肯,并反问左右:“战士们的衣服大多破烂了,唯独我换上新的可以吗?”在回军途中,途经一带道路泥泞,车马难行,他与士兵们一起割草填道,并将铺路的木料拴到自己的马鞍上帮助铺路;左卫大将军李思摩在进军白岩城时中箭,他亲自给他吮血……即使是对俘虏兵,唐太宗也非常宽厚,为他们想得也十分周到,比如,有次,唐军俘获了700多人,这700多人一致请求愿为唐太宗效力。唐太宗安慰他们说:“你们的家属全在敌方,你们为我征战,敌方一定要杀掉你们的父母、妻儿的。得一人的帮却毁灭了你们的一家,朕不忍心这样。”于是,这700多名俘虏全部得到赏赐,被遣放回去……

这次东征,唐兵死亡近2000人,在营州,唐太宗即诏令将阵亡的士卒的尸骨全部集中到柳城东南,设置牛、羊、猪祭祀,同时著并亲自到灵堂吊唁恸哭,极尽悲哀。死者的父母听说后,也都十分欣慰,说:“我儿死了,皇上亲自哭灵,虽死无憾!”

网络配图

关于唐太宗爱民爱兵的故事很多,光从这几个事例中,我们就不难看到陈元璹烦劳农民群众、反季节种菜,实在是犯了唐太宗的大忌,做官切不可扰民的为政之道!这正如唐代诗人高适诗云:“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奉迎上级和欺压百姓是最感痛苦的事)。更何况,寒冷天气,广大士兵都没有蔬菜可吃,单给皇上敬献蔬菜,这不是孤立领导脱离群众吗?送点蔬菜给皇上的事情虽说不大,但在唐太宗看来其性质却很严重,“上恶其谄”。唐太宗十分厌恶陈元璹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为政的歪风邪气,绝不能任其蔓延,就果断地毫不留情地把陈元璹的官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年仅19岁死于非命的同治 死因并不是天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名为爱新觉罗载淳,生于1856年4月27日,死于1875年1月12日,仅仅活了19岁的同治帝就去世了,在历史上很多人都在谈论同治帝到底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扒一扒同治帝到底是什么怎么死的。网络配图在历史上一共流传着同治帝死亡的两种原因,在《四朝轶闻》中,曾经写道同治帝死亡的原因,

  • 大秦帝国赵姬之乱:从烟花巷到黄金宫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中举行弱冠之礼,长信侯??突然持嬴政与太后赵姬的玉玺围攻宫殿,发动政变。??为何许人?他为何企图造反?他又是如何盗得帝后的玉玺?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女人,一位将身影隐藏在历史谜云中的太后??赵姬。网络配图前尘往事吕不韦自从有了帝王史,就有了宫闱史。从严格意义上说,赵姬

  • 历史上最尴尬的两帝同朝:嘉庆做事事事要汇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是聪明的,尤其在称呼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分毫不差,这一点比西方精确多了。比如爷爷和姥爷,西方一个“Grandfather”就行;奶奶和姥姥,西方一个“Grandmother”完事;叔叔大爷、姑父姨夫,中国分得很清,西方就一个称呼“Uncle”结束;婶婶、大娘、舅妈加上七大姑八大姨,一个“Au

  • 抗倭英雄戚继光讨好上司张居正 送美女给其享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一片刀锋在即将生锈的前夜万历十五年,五十九岁的戚继光更加衰老了。这位几年前叱咤风云、令边寇为之丧胆的英雄,这位马蹄催征、征战南北的职业军人,这时已完全成了一个龙钟的老人。虽然从大帅的位置上退下来不过三年,但短短的三年时间,却足以把一个人改变得面目全非。网络配图如同一片刀锋在即将生锈的前夜,忍不住就要

  • 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纯属子虚乌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陈桥兵变”后,尽管宋太祖已黄袍加身,但“废置天子,变易朝廷”之类的军事政变,仍有可能重演。当时禁军的九名高级统帅,或是太祖称帝前的结拜兄弟,或是赵宋集团的中坚人物,他们在赵宋集团的崛起和“陈桥兵变”中均有极大贡献,是集兵权、功勋于一身的赵氏王朝的开国元勋。功高则震主,权大则不测。这种功高权重的情形

  • 宋朝名将杨业的死因揭秘:绝食三天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杨家将,可谓是人民心中忠诚与勇敢最好的诠释,杨家一门上到杨令公,下到七个儿子,最后到杨门女将都战死沙场,其保家卫国的事迹流传了千年,直到现在还有大量的影视剧作品以这个故事为主题。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宋朝名将,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杨令公,杨业杨无敌。图片来源于网络杨业少时就善于骑

  • 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22次战役中斩首181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

  • 多尔衮之所以没能称帝 并非与孝庄关系过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暴死”在沈阳清宁宫后,由于他对身后事未做任何安排,所以,接下来由谁来继承皇位,便成了王公大臣们在为皇太极举丧的同时,不得不快速做出选择的头等大事。而在这时,在众人选中,其实也只有二人最具备继承皇位资格,一个就是35岁的皇太极长子豪格;另一个便是皇太极的弟弟,3

  • 朱元璋百万子孙的可悲下场:后代没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明皇族两百多年的狂欢宴席,原来不是免费的……明皇族的人口爆炸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赵云竟然只是一个文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认为他有勇有谋,忠肝义胆;还是不少男同学将其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不过,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翔实考证指出,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图片来源于网络“演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