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出行排场:八抬大轿 队伍像移动化妆室

慈禧出行排场:八抬大轿 队伍像移动化妆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88 更新时间:2024/2/7 20:19:03

正殿门口,我们遇到一个与庆王服饰相仿的女子,只是她的珠冠中间比庆王多了一只凤。这位女子微笑着向我们伸出手来,姿态非常从容、自然,在我眼里,即便是欧洲贵妇也不过如此神采,后来,我知道了她就是皇后,也就是光绪皇帝的妻子。她对我们说:

“太后让我来接你们。”皇后温文尔雅,虽然不是那种很漂亮的女性,但让人觉得很知性。这时殿内传来声音:

“传她们进来!”我们马上进殿,一位身着黄缎袍的老太太映入了我的视野,那便是太后了。太后的凤冠上缀满珠宝,中间是一只玉凤,两旁饰着各种珠花,另有一串珠络挂在凤冠的左边。太后的黄绣袍上绣满了大朵大朵的红牡丹,上面是一件网状披肩,披肩用3500粒鸟卵大小的珍珠串成,每粒珍珠的大小、颜色都一样,又圆又光,披肩的边上也都是珠络。太后的手上是两副珍珠镯子、一对玉镯子和几只宝石戒指,右手的中指和小指则分别戴了3英寸长的金护指,左手两个指头上戴着一般长短的玉护指。最后进入我视野的是太后的鞋子,上面也缀满了珠子,中间镶着各种珠宝。

见到我们过来,太后便微笑着起身与我们握手,就那一瞬间,她对我们如此熟知宫廷礼节感到异常诧异,对我母亲说:“裕太太,我真佩服你,把两个女儿调教得这样好。虽然她们在国外住了多年,但是中国话讲得和我一样流利,又知书识礼。”

“她们的父亲平时对她们一直都严加管教,”母亲回道,“我们自己在国外教她们中文,她们自己也很喜欢学习。”

“我很赞同她们父亲的做法,”太后称,“他对女儿如此用心,让她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亲了亲我的两颊,拉我的手对我母亲说:

“我很喜欢你的女儿,让她们留在宫里和我作伴吧。”我们谢过了太后,并接受了太后的邀请。随后,太后问了我们很多与巴黎服装相关的问题,她说在宫中没有机会看到这种装束,所以希望我们常常穿这样的衣服,我们还发现太后特别喜欢路易十五的高跟鞋。在我们和太后谈话时,一位气宇轩昂的人就站在我们不远处。过了一会儿,太后对我们说: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光绪帝,你们要称他为‘万岁爷’,称我为‘老祖宗’。”光绪是一个美男子:他额头宽广、鼻梁高挺、眼睛乌亮、嘴唇宽厚、牙齿洁白,身高约五英尺七英寸,虽然看上去非常瘦弱,但表情颇为坚毅。太后介绍完,他略带羞涩地和我们握了握手,我们面前的他永远微笑着,但我发现他似乎有着重重心事。

慈禧

李莲英又进来了。他跪着向太后报告说,上朝的轿子已经备好,太后邀我们同往,又说上朝的地方距离这里只有5分钟行程。太后的轿子特别大,由8个穿宫服的太监抬着,李莲英扶轿走在左边,另一个二等太监扶轿走在右边。轿子前面是4个五品太监,后面是12个六品太监,每人分别手捧太后的衣服、鞋子、手巾、梳子、刷子、粉盒、镜子、笔墨、纸、旱烟和水烟,最后一个人拿着太后的黄缎凳子。2个老嬷嬷,4个宫女也跟着一起去,这串长长的队伍很是有趣,就好像是带着轮子的贵妇人化妆室,可以推着跑。皇帝的轿子走太后右边,皇后的轿子走左边,其他宫眷的轿子也都走左边。

朝堂长约200英尺,宽约150英尺,殿堂的左边是一张铺着黄缎的长桌。太后下轿后便走进殿堂,登上宝座,皇帝在太后左边一个较小的座位上就座,大臣们隔着长桌向太后跪下三呼万岁。

朝堂后面是一个长约20英尺,宽18英尺的平台。平台的周围是两英尺高的雕刻极为精美的栏杆,前面是两个门,登上6个台阶后才能进得此门,门仅能供一个人出入。平台后面是一座小小的屏风,屏风正面摆放的是太后的宝座,宝座后面还有一个屏风,这个屏风是木刻的,我这一生都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物事,它大概有20英尺长,10英尺高。太后的宝座前是一张狭长的桌子,左边依然是皇帝的宝座。平台上的各种器具和装饰品都有着华丽的雕刻,大概都是些凤凰和牡丹花。太后宝座的两旁各有一枝用孔雀毛做成的大掌扇翣,大掌扇翣的柄用黑檀木制成。整个宫殿似乎都是用黑檀木建造的,殿内一切陈设都用黄丝绒铺饰。

太后入座的时候,我们和皇后、宫女等都要站到屏风后面去。那里,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太后和大臣的谈话,不久之后,你便可以知道我如何借助这个机会完成了自己心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1871年李鸿章与日本使团的激烈“交锋”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年(同治十年)7月,正当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时节,日本重派的来使到达天津,他们与中国修约的焦急心情,恐怕一点不亚于天气的酷热。这次是以大藏卿伊达宗城为正使,柳原前光和同为外务权大臣的津田真道为副使,另有随员多人。清朝方面以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就是乘双方进行礼节性互访尚未正式开议的短暂间隙,李鸿章和应宝时、

  • 曾国藩与学生李鸿章谈外交:要以诚打动洋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谈话只在曾国藩和李鸿章两人之间进行,算是“私房话”,但论的全是如何办“国事”。在曾国藩与李鸿章交接直隶总督前后的某日,当年的学生仍以“学生”的身份,去拜谒请教“老师”。“老师”尽管这时被教案事弄得狼狈不堪,但在“学生”面前仍不想丧失斯文,还不忘摆点架子。见面后不等“学生”开口,他便先问道:“少荃(李

  • 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国曾受贿300万卢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896年5月18日,中国特使李鸿章到俄罗斯旧都莫斯科参加沙皇加冕典礼。根据美国记者的报道,在参与典礼的各国来宾中,李鸿章所受到的欢迎最为热烈,其排场仅次于加冕典礼的主角沙皇夫妇的入城仪式。当然,在红地毯、仪仗队和隆隆的十九响礼炮声中,俄国人所要传达的,绝不只是对一个“大政治家”(俄国财政大臣维特语

  • 李鸿章身后任评说:不变的是人变的是历史的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一八二三年生,安徽合肥人,世人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一九○○年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失踪一段时间后复出,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谈判结束后,中方与联方共同举行记者会。忽然间,“倭瓜国”(日本)钦差大臣小村寿太郎使出一个损招,用汉字来炫耀武力,意在羞辱清廷。这个钦差

  • 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上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简介——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

  • 曹阿瞒简介 阿瞒是谁?曹操为什么叫曹阿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小名阿瞒的说法应是民间演义说书流传时的改动,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欺瞒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计谋,故改“满”为“瞒”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国演义

  • 嘉靖皇帝有几个儿子? 明朝嘉靖皇帝的儿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年号嘉靖。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

  • 曹操之死:曹操多少岁死的,历史上曹操死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揭秘曹操死亡之谜:曹操多少岁死的?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

  • 韩国女总统朴槿惠 大胆表白初恋竟是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朴槿惠简历:两场刺杀让朴槿惠失去父母,他们一个死于朝韩冷战中的敌对仇恨,一个死于独裁统治的自身危机。韩国女总统朴槿惠告慰父母的唯一途径,是以相反方式投入他们未竟的建设事业——用宽恕消融仇恨,用和解终结独裁。无论12月19日韩国大选的结果如何,它都将创造韩国历史上的第一:第一位女总统,第一位前秘书长总

  • 北齐女相陆贞结局 历史上女相陆贞嫁给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陆令萱是北齐女官,封女侍中,后主高纬乳母,被称为太姬(北齐皇后之母的尊称)。 陆令萱曾任女侍中之职,为北齐后主高纬乳母。高纬登基后册为郡君。陆令萱同时也是高纬第三位皇后穆黄花的义母,宫中呼为“大姬”(大通“太”)。生子穆提婆,为北齐高官,母子二人权倾一时,对北齐政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