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朱令室友祖父相关的一起清华学生命案

与朱令室友祖父相关的一起清华学生命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66 更新时间:2024/1/7 5:07:23

原载于《文史精华》2005年12期

这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年轻人的死亡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死的时候只有34岁。如果他活到今天,该是一位76岁的老人。1963年5月11日,人们发现他死在单位一间破败不堪的独身宿舍里。极少有人去过他的住处,因为“那里埋汰,臭味熏人”(调查人李文发、马杰、张丙中1963年5月13日记录)。

北国长春的5月,草木返青,繁花初绽。

背景复杂的“张氏家族”

张旃,男性公民。原籍广东省乐昌县,1929年10月生于北京。在1953年由该厂保卫科填写的“嫌疑分子登记表”上,贴有一张发黄的照片。彼时的张旃戴一副近视眼镜,穿着整洁的白衬衫,气质温文尔雅。

类似的表格有十余张,虽详略不一,但大同小异。

张旃6岁时在广东入读小学,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局势紧迫,张旃转入香港九龙一所小学就读,1939年又由港转入重庆歌乐山小学,后又升入重庆高中,1946年9月转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于颠沛流离的战乱中完成高中学业。1949年上海解放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机械系。1952年于该校毕业,分配到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同年9月调到636厂(即国营柴油机厂)任见习技术员。

张旃调入国营柴油机厂的时候,正值建国初期,刚刚走出校门且“社会关系极为复杂”的张旃,理所当然成了被重点监视的对象。

张旃的家庭背景被看成是“一类反革命家庭”(“登记表”之00006)。据当年记载,其祖父张昭芹是前清举人,曾任乐昌县县长、广东军首领余汉谋手下的主任秘书长、国大代表。1945年“九三”胜利后,由香港赴南京参加国大选举,尔后转去台湾。

张旃的父亲张兹闿,国民党员,南开大学毕业生,曾赴美留学。抗战爆发后,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副处长,1944年改任战时生产局材料处处长。1945年“九三”胜利后任经济部特派员,前往苏州、浙江、皖南“接收”,尔后又任资源委员会中国石油公司协理、总经理。到台湾后,曾任国民党“驻联合代表团”代表,并任国民党“驻菲律宾中国银行”总经理等职务。

张兹闿去台后,成为台湾早期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又被称为“台湾金融界的第一颗天星”。1960年7月卸任台银董事长。还曾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

张旃母亲麦翠颖,操持家务,在“家庭情况”栏内特别注明:“系官僚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反动”。

张旃还有一兄一姐,哥哥张彬,国民党员。当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助教。姐姐张初荣于1943年在重庆南开中学参加国民党军队,在蒋经国主持的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学习。1946年留学美国,1950年与邵和国结婚。邵曾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部长,和李宗仁先生关系密切。

在相关文字的材料中,还详细记载了张旃父亲的朋友孙越崎的情况。孙越崎建国初期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建国前曾任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主任,是张兹闿的上级。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举荐他为财政部长。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计划将资源委员会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厂矿及其物质财产分3路(即广州、台湾、重庆)迁移,蒋介石亲自召见了孙越崎,布置了这项任务。此时,李济深、邵力子曾多方做孙的工作,劝他参加新政府(即我中央人民政府)。在李、邵影响下,孙越崎表现“柔意动摇”,并亲自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政府财政部及资源委员会会议,孙在会上报告了参加新政府办法。在参加我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时,孙越崎曾交出一批档案资料和个人财产。据同一份档案资料记载:孙越崎“参加我工作后,还与香港有来往,据知系个人财产问题。并借个人职权,拉拢伪资委会参加我中央人民政府工作之郭可权等人员,企图树立个人势力”。

由于孙越崎和张旃父亲张兹闿的特殊关系,因此1949年后,张旃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到孙家去玩,1951年1月至1952年4月,“每月从其家中拿10至15万元(当时的货币,1万元即今1元——作者)以资助他完成学业。直至‘三反’运动开展后始断绝经济关系”。

张旃的父亲还有一位朋友也对张进行过资助。据1954年3月份调查材料记述,他叫张鄂联(有资料显示文革后曾任秦皇岛市政协副主席),时任秦皇岛市公私合营耀华玻璃工厂厂长。“张鄂联系国民党中央训练班三十一期党政训练班毕业,其间由蒋介石介绍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财政部工矿调整处专员”。

张兹闿在张鄂联的公司存有股份。天津解放后,该公司在港台两地存有5000余箱玻璃,为把全部货物兑换成现款取回,1949年8月张鄂联曾赴港处理此事。在港期间,曾与张兹闿见了面。一个月后,张鄂联返回天津,为张兹闿带回耀华公司股票,在市场变卖后,全数寄给了张旃。

张旃姑母邓静娴,原在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工作,系北大校长胡适的干女儿。去台后曾在1951年9月间给张旃寄过钱和衣物。其姑父钱思亮(去台后曾任台湾大学校长),解放前为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钱与胡适关系密切,经常出入胡家。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专机接胡适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逃往台湾,钱思亮同机抵台(中共北大机关第一总支自然科学处支部张龙翔1962年7月12日证明材料)。

据张旃向组织交代,1951年之前,张旃曾通过父亲的友人,和父母兄姐保持了两年多的通信联系,并“从孙越崎那里得知了其父的一些情况”,为此孙越崎、张鄂联以及张家在大陆的亲属,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有关部门的怀疑和调查。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张旃的直系亲属均随国民党部队逃往台湾,只有张旃一人由于在清华大学读书而留在大陆。因国共两党尖锐冲突所带给张氏家族的不幸,似乎命里注定要由张旃以及留居大陆的亲属来承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至今仍疑点重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洋遭投毒被害身亡案已有初步结论。19年前,相似惨剧也发生在清华大学女生朱令身上。如今朱令全身瘫痪、100%伤残、双目近乎失明、大脑迟钝,如果不是当年的铊中毒事件,她也许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多年来,朱令案件的重重疑点一直未被完全揭开。警方已认定此案系投毒,但究竟是谁投的毒?案件最

  • 赵俪生:革命队伍里的自由主义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赵俪生先生(1917年4月25日——2007年11月27日)是百年中国史学地图上,一位具有独特思想和传奇经历的学者。按照辈分,赵俪生介乎第三代和第四代之间,王瑶、冯契、陈旭麓之属。赵俪生的学思历程和思想路线,都受到正能量的熏陶。抗战时期,先知先觉,加入革命队伍,要是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这位“老八路

  • 陈浩武:下一个三十年历史学的任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搜狐历史频道要我为其写几句话。大意是谈谈关于历史学者的责任云云。我不是历史学者,我现在主要在做关于信仰和文化方面的研究。但是这并不排斥我也愿意发表一下关于历史问题的看法。要谈历史学者的责任,首先,我觉得要对现阶段的历史现状作一个判断。我一直有一个"三个三十年"的历史观。我认为,中国近代自辛亥革命10

  • 邵建:观念是解读历史何以然的钥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就我个人的写作兴趣,不在史,而在论。史家傅斯年言及史学时曾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是体力活,也是基本功,我向来视为苦役,唯恐避之不及。这就注定我不可能走史家之路。但,面对现成史料,哪怕它是陈旧的,我倒很愿意从观念角度对其解读,或曰从观念出发对其重新发现,并由此观察观念与时代之间的互动

  • 马勇:用历史学参与历史的创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学传统,即便从孔子算起,中国历史学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走过了一个漫长道路,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支撑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中国人的宗教。只是到了最近几十年,中国人的历史意识淡薄,无神论、唯物论宣传,使相当多的中国人既不怕地狱,更不怕历史。这是中国文明的悲剧。史学本质孟子说,孔子作

  • 胡耀邦如何面对被拆迁群众:我应向人民检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952年的1月8日,时任川北区党委书记和行署主任的胡耀邦同志在南充市检查工作。在步行途中,又检查了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和工人俱乐部工程。这时许多拆迁户向耀邦同志围了上来,纷纷诉说拆迁中的问题,当时政府威信很高……耀邦同志如何面对被拆迁群众:我应向人民检讨1952 年的1 月8 日,时任川北区党委

  • 胡耀邦的公车:孙子发高烧需要送医院也不准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湖南客人看此情景,对胡耀邦如此公私分明,肃然起敬。胡耀邦的秘书说,胡耀邦从来就这样廉洁奉公,有次他的儿媳身体不适,上班又顺路,要搭他一段便车,他都不肯,说这是我的工作用车。如何控制“公车私用”,是当今内地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广州市为了监控公车的使用,不惜花费1600万元巨资为万辆公车安装GPS;

  • 胡耀邦平反冤案:敢于触犯“伟大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要平反冤假错案,就不仅要触犯“英明领袖华主席”,更主要是要触犯“伟大领袖”毛泽东。既然是他老人家钦定的,哪个吃了豹子胆的人敢去太岁头上动土!正是胡耀邦,他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地敢于去触犯这个“逆鳞”,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粉碎“四人帮”,我们党得到了新生,社会主义制度有了复兴的希望。但是前途茫茫,人心惶

  • 博古为什么从刑场上救了胡耀邦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博古与胡耀邦都曾担任过党的总书记,博古担任总书记的时间是在1931年10月到1935年2月,胡耀邦担任总书记的时间是在1980年2月到1987年1月。无巧不成书的是,当年的博古总书记曾经救过胡耀邦的命。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国民党的一颗炸弹落到了瑞金红军驻地附近。炸弹没有爆炸,红军兵工厂想把弹头取下来加

  • 诸葛亮所制造的木牛流马的过程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屡次讨伐中原,路途遥远,为了供得上粮草,除用牛马外,还设计了人拉手推的车子,称作“木牛流马”。这一天,诸葛亮命令部将引1000 名士兵驾着木牛流马,从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应蜀兵。司马懿得到哨兵的报告:“蜀兵用木牛流马运粮草,人不大费力,而且那牛马也不用吃草。”司马懿大惊,忙命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