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考证:明代朱元璋首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考证:明代朱元璋首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0 更新时间:2024/2/7 20:19:57

现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这是朱元璋大臣们议事的地方。为了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也就是进一步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字样,而且还写了《御制纪梦》一,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为“奉天承运”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朱元璋便自称“奉天承运皇帝”,所以他颁发的诏书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运皇帝”六字。至于后边的“诏曰”二字,是不能与“皇帝”断在一起的。也许是后人为了念得方便,便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从中间断开,这就是电视剧中常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

至于清朝仍然沿用明代的称呼,是因为它也想表明清朝发祥地盛京也有“奉天府”,它的皇帝也是天命所系。由此可知,明代以前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纯粹是无稽之谈。

朱元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趣闻:朱元璋曾亲手绘制《大明江山图》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是明皇宫里最大的奉天殿,它也只是雄伟,一点不豪华。这要归结于苦孩子出身的朱元璋舍不得浪费钱。相传大殿墙上还有这位“土皇帝”亲笔绘的《大明江山图》呢。奉天殿盖好后,朱元璋看见大殿内墙壁光滑如镜,心想这么好的殿壁,一片空白也不好看,得来一点实在的。那画些什么呢?美女?不行,美女可使人堕落;神仙鬼怪?

  • 朱元璋屡遭日本羞辱却不敢出兵征服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结果,国书送达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反而砍了使者的脑袋。泱泱天朝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朱元璋恼羞成怒,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针对朱

  • 朱元璋如何反腐:让犯罪官员戴镣铐继续留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明王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草根皇帝建立起来的王朝,所以有着区别于其他王朝的很多特点,在性情上的表现尤为鲜明,也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加起伏跌宕。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各方面都值得人们深深回味,本书作者站在人性角度,截取历史长河片段,描摹朝代风貌,激起明史烟尘,描绘出一个时代

  • 朱元璋的限娱令:戏子不许扮历代帝王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九年(1411年)七月初一,英明神武的明成祖朱棣不知哪根神经受了刺激,颁布了一项基本国策:“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除依律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者不禁外,但有亵读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但凡查出违规者,杀他全家。在

  • 中国历代官场爱面子趣闻:朱元璋斩杀穷乡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拍了录像片让上级领导偷偷看。上级领导问为什么?这位干部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上级领导很生气,说这是哪儿的话。这位干部拍摄真实反映当地老百姓贫困状况的录像,按说与他的“面子”也很不光彩

  • 朱元璋出怪招管理官员:对洁癖画家施粪桶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史专家马渭源作客《市民学堂》时感慨:明初的官员不好做,衣食住行都有严格标准,对于贪官,朱元璋从不手软。当时有一系列酷刑,譬如剥人皮,洗刷人肉,抽肠,阉割……最倒

  • 朱元璋为何定国号为"明"?自居佛教的"明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出一道题给你,请报出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国号,大概最先跃进脑海里的会是自认为最熟悉的“唐、宋、元、明、清……”可你知道吗,当你在随意地数出这些朝代的时候,已经有欠准确了。元、明、清并非是这三个朝代的国号,正确的说法应是大元、大明、大清。关于国号,还有无数的奥秘等待揭晓。“华夏”儿女的说法与“夏”

  • 中国史上第一个殉职的记者:被慈禧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沈禹希,即是沈荩,他曾参与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成为了激进的革命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03年7月31日,因揭露中俄密约而被清廷处死,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言被杀的新闻记者。当时沙俄赖在东北不走,更得寸进尺地欲与清廷签订秘约,继续控制东三省及内蒙地区。慈禧太后不想惹他们生气,便同意签约。这本是见不得

  • 慈安简介:慈安是谁?比慈禧更为厉害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八年(1869)八月,他借到江南置办龙衣的机会,足足地招摇了一把。一路上,他大张龙旗,浩浩荡荡,沿途大肆索要给养,甚至召训地方官。自恃有慈禧这个强硬的靠山,置满朝文武于不顾,特别是将“太监不得出宫”的铁律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虽然慈禧有意袒护,但慈安“立命诛之”。朝野上下,无不

  • 慈禧拍案叹息:“咱们中国即坏在不能团结”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919年,在“五四运动”中,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亲日派外交人士被看作是“卖国贼”,激愤而无处发泄的学生焚烧了曹汝霖的住宅,还将章宗祥痛殴一顿。“五四运动”之后,曹汝霖等递交辞呈,在6月11日由总统徐世昌免职。曹汝霖此后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据徐铸成的回忆,即使是曹汝霖在天津上学的儿子,也只能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