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取得东都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取得东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07 更新时间:2024/2/7 20:19:47

李渊占领长安的同时,各地起义军也不断发展壮大。除了瓦岗军之外,主要的还有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不断在各地打击隋军。残暴荒淫的隋炀帝自己知道末日来到,索性躲到江都,每天和皇后、妃子喝酒作乐,醉得昏昏沉沉。

他不愿听到失败的消息,但是心里到底发慌,对萧皇后说:“听说外面有不少人想算计我,且别管他,还是快快活活喝酒吧。”

有一次,他拿起一面镜子,呆呆地照了半晌,说:“好头颅,不知道谁来砍它呢!”

隋炀帝担心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他身边的一批禁卫军兵士,多数是关中地区的人。他们眼看跟着隋炀帝没有生路,都想开小差回家。将军宇文化及利用兵士想回家的心理,发动兵变。宇文化及带领兵士,攻进行宫,派人把隋炀帝监视起来。

隋炀帝对监视的官员说:“我犯的什么罪?”

官员说:“你发动战争,穷奢极侈;相信奸邪,拒绝忠告;使男子死在战场,妇女儿童走上绝路,百姓流离失所,你还说没罪吗?”

隋炀帝说:“我确实对不起百姓,但是你们这些人也跟着我享受富贵,没对不起你们。今天这样做,是谁带的头?”

李世民

官员说:“全国的人都恨透你这昏君,哪儿是一个人带的头!”

隋炀帝这才无话可说,他自己解下巾带交给官员。这个作恶多端的统治者就这样被勒死了。统治中国三十八年的隋王朝宣告灭亡。

隋炀帝死后,东都洛阳还在隋朝的东都留守杨侗(炀帝的孙子)和大臣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把杨侗立为皇帝,继续打着隋朝的旗号,对抗起义军。

东都周围本来是瓦岗起义军活动的地区,李密曾经多次打败隋军,但是因为李密骄傲自满,跟将领们互相猜忌,在跟北上的宇文化及人马打了一仗之后,力量渐渐削弱。王世充看准李密的弱点,发起一次袭击,打垮了李密大军。李密带着残兵败将,逃到长安投靠唐朝。

王世充赶跑了李密,自以为力量强大,把杨侗废了,自立为帝,国号叫郑。

这时候,唐军已经削平了西北的几个豪强割据势力,稳定了后方。公元620年,唐高祖派李世民统率大军进攻东都。李世民大军一出关,河南许多州县纷纷投降,很快就把东都包围起来。

李世民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从原瓦岗军和别的割据势力的降将中,收留了一批人。像有名的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尉迟是姓,尉音yù,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有一次,李世民亲自带了五百骑兵在阵地上巡视,被王世充发现,发动一万多步兵骑兵突然围上来,王世充的大将单雄信冲到李世民身边,用长矛直刺过来。李世民后面的尉迟敬德飞马赶上,大喝一声,把单雄信刺下马来。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突出包围,两个人又带着骑兵转过身在郑军阵地来回冲杀,吓得郑兵不敢阻挡。接着,后面的唐军源源不绝地上来,把郑军打得一败涂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朝地图——中国古代秦朝时期中国版图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

  • 朱元璋怕宦官专政,为何明朝却成太监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

  • 明代朱元璋“大部制”改革为何废除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六个部究竟掌管了国家的哪些方面,和我们今天常说的“外交部”“国防部”是一个概念吗?再到宋朝的“中书门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考证:明代朱元璋首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这是朱元璋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

  • 历史趣闻:朱元璋曾亲手绘制《大明江山图》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是明皇宫里最大的奉天殿,它也只是雄伟,一点不豪华。这要归结于苦孩子出身的朱元璋舍不得浪费钱。相传大殿墙上还有这位“土皇帝”亲笔绘的《大明江山图》呢。奉天殿盖好后,朱元璋看见大殿内墙壁光滑如镜,心想这么好的殿壁,一片空白也不好看,得来一点实在的。那画些什么呢?美女?不行,美女可使人堕落;神仙鬼怪?

  • 朱元璋屡遭日本羞辱却不敢出兵征服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结果,国书送达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反而砍了使者的脑袋。泱泱天朝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朱元璋恼羞成怒,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针对朱

  • 朱元璋如何反腐:让犯罪官员戴镣铐继续留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明王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草根皇帝建立起来的王朝,所以有着区别于其他王朝的很多特点,在性情上的表现尤为鲜明,也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加起伏跌宕。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各方面都值得人们深深回味,本书作者站在人性角度,截取历史长河片段,描摹朝代风貌,激起明史烟尘,描绘出一个时代

  • 朱元璋的限娱令:戏子不许扮历代帝王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九年(1411年)七月初一,英明神武的明成祖朱棣不知哪根神经受了刺激,颁布了一项基本国策:“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除依律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者不禁外,但有亵读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但凡查出违规者,杀他全家。在

  • 中国历代官场爱面子趣闻:朱元璋斩杀穷乡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拍了录像片让上级领导偷偷看。上级领导问为什么?这位干部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上级领导很生气,说这是哪儿的话。这位干部拍摄真实反映当地老百姓贫困状况的录像,按说与他的“面子”也很不光彩

  • 朱元璋出怪招管理官员:对洁癖画家施粪桶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史专家马渭源作客《市民学堂》时感慨:明初的官员不好做,衣食住行都有严格标准,对于贪官,朱元璋从不手软。当时有一系列酷刑,譬如剥人皮,洗刷人肉,抽肠,阉割……最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