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伐蜀时,蜀汉派兵迎敌的人是谁?

邓艾伐蜀时,蜀汉派兵迎敌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18 更新时间:2024/1/9 4:17:55

你真的了解邓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绵竹之战是蜀汉灭亡前的最后一战,在此之前,魏国镇西将军钟会的14万伐蜀主力被姜维死死挡在剑阁,已有退兵之意,而钟会一旦退兵则意味着魏国伐蜀之战的失败。

但没想到的是,起初极力反对伐蜀的邓艾(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未有衅,屡陈异议)却带着2万士卒绕过剑阁,从阴平无人区强行军700里,攻入蜀汉腹地。

邓艾偷渡阴平,彻底改变了魏蜀两军的相持局面。

由于江油守将马邈投降,益州平原门户大开,姜维统率的蜀汉主力又远隔千里,无法迅速回援。所以,蜀汉能否转危为安的关键就在于成都的留守部队能否击败邓艾。

据《晋书·文帝纪》记载:“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成都守军虽非百战精锐,但从数量上来说依然多于邓艾的魏军,尚可一战。

但蜀汉在将领的选派上,刘禅拒绝了安南将军霍弋的带兵请求,反而选择了军师将军诸葛瞻。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他在蜀汉政权中先后任职骑都尉、羽林中郎将、尚书仆射、军师将军、行都护卫将军,但这些官职除了代表诸葛瞻品级较高外,并无实际带兵的经验。

而诸葛瞻将要面对的对手,是常年与姜维在前线拉锯作战、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邓艾。刘禅执意让没有带过兵的诸葛瞻前往迎敌,也的确带来了“恶果”。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诸葛瞻统率数万大军抵达涪县后,未听从尚书郎黄崇抢占险要的建议,结果被邓艾抢先,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

而绵竹一战,诸葛瞻又放弃坚城,选择出城作战,结果全军覆没,诸葛瞻、诸葛尚父子的头颅还被邓艾砍下请功,成都最后一道防线失守,刘禅投降。

在姜维主力尚在,成都守军又多于邓艾魏军的前提下,蜀汉防御体系的崩盘,似乎主因皆在诸葛瞻的优柔寡断和军事决策的失当。

不过,就在蜀汉灭亡86年后,东晋的史学家常璩在撰写《华阳国志》时,却意外从蜀地获得了隐秘已久的史实。

在诸葛瞻出兵之前,留守成都的4万守军已有万余人分别被廖化张翼统率增援沓中和阳安关口。饱受疲敝的益州百姓听闻魏军来袭,纷纷“迸入山野”,不愿为蜀汉出战,益州本土派的代表谯周更是极力鼓吹大势已去。

在这种情形下,刘禅弃用宿将而孤注一掷将全部筹码压在了从未带过兵的诸葛瞻身上,其真实用意是希望利用诸葛亮生前治蜀的威望,来重新凝聚已经一盘散沙的民心。

事实上,绵竹首战,面对出奇越险而来的魏军精锐,临时拼凑而来的蜀汉守军的确在诸葛瞻的统率下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史载:“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诸葛瞻一度打的魏军有了退兵的打算,邓艾不得不以斩首相威胁,督促魏军死战。最终,毫无战斗经验的诸葛瞻没能坚持到最后。

诸葛瞻一死,蜀汉士卒立刻出现“众皆离散”的情况,这也足以说明,在诸葛亮去世近30年后,诸葛氏在蜀中依然极有号召力。

而《华阳国志》记载的另外一件事,也再次佐证了这一点:

诸葛瞻死后,头颅被邓艾砍下,但尸身却神秘失踪。很快,蜀地开始流传“诸葛瞻与邓艾战于绵竹也,时身死失丧,或言生走深逃”,在诸葛瞻战死5年后,有一名叫王富的士卒因为样貌神似诸葛瞻,自称诸葛都护在临邛起兵,居然获得原蜀汉士卒的响应(瞻亲兵言富貌似瞻,故富假之也)。

从当初轻描淡写的一句“此夏侯氏之甥也”赢得降将夏侯霸真心归附,再到后来坚持用诸葛瞻为帅,刘禅并非印象中的昏庸无能之辈,反而是很有帝王手段的。只可惜,蜀汉的国力远非曹魏可比,蜀汉亡国已是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时期李卫享受万般恩宠 乾隆上位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朝李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卫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康熙帝时崭露头角,雍正帝时大放异彩,乾隆帝时幸运收场。除此之外,李卫一生至少两次赢在起跑线上。初登仕途、崭露头角康熙二十七年第一天的午时,李卫出生在江苏徐州的大沙河镇,在清朝时期叫江南铜山。李卫的家境是相对富

  • 刘武梁孝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看看他的天真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武梁孝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157年,一代仁君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看着手操天下权柄的皇帝哥哥,梁王刘武心里五味陈杂。刘启的爹是他爹,刘启的妈是他妈,同胞兄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但,皇帝只有一个,怪只怪你刘武出生晚了那么点。

  •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隆元年,相王李旦得到了一个目瞪口呆的消息。他的三儿子李隆基,竟然带着为数并不算多的士兵发动宫变。更为神奇的是,李隆基的才25岁,也没有多少经验,居然就这么一战功成,将皇位奉送到他的父亲李旦面前。李旦和哥哥李

  • 努尔哈赤被满清视为开创之君,他是否对得起这份殊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历史,我们都会追溯到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年代。然而实际上,努尔哈赤其实并不是清朝的开国之君,因为他当年建立的是后金,充其量是一个后金大汉。直到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手里,才将国号改为“清”。但从努

  • 宋理宗赵昀是什么结局?他登基之后的南宋时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理宗赵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理宗是是南宋的皇帝,从宋宁宗手上接管过江山之后,朝堂的势力依旧由当时的权臣史弥远掌控着,这对于当时的宋理宗来说,无疑就是有苦说不出的存在,所以他非常憎恨史弥远,但是又不能拿他怎么办,直到史弥远死了之后,宋理宗才将朝堂的势力揽

  • 雍正对农业到底有多重视 雍正每年都会举行耕精礼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雍正和农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农业为根本,大力提高国民生产收入,进而带动经济增长,这是雍正始终贯彻不移的一条治国方针。为了使这一方针顺利实施,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官吏必须起表率作用。雍正要求自己本人也不能例外,也要每年定期下到田间地头,亲自扶犁耕地

  • 历史上的周培公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电视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周培公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培公之所以被后世人经常提起,除了他在康熙年间作为康熙身边的重要谋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死因。周培公曾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劝降过王辅臣,后来又被康熙委以重任,可是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王辅臣最后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有不

  • 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要帮赵高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纵观历史长河,是奸臣还是忠臣,只在人的一念之间。秦朝宰相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曾激起他吞并六国之志,辅佐胡亥时能冒死劝谏,请求胡亥减免赋税取消苛政。从这两方面来看,李斯是个为国为民的忠臣。可他后来却为何要帮赵高篡改

  • 吴三桂如果不造反的话 康熙会不会对他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三桂造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吴三桂虽然一直蠢蠢欲动,但奈何一直没有借口造反,最后好在康熙主动撤藩给了他一个借口。那么我们反向推论一下,如果当初吴三桂老老实实的接受削藩或者不造反,那么康熙有可能会让他善终吗?个人认为,吴三桂大概率得不到善终。作异姓诸侯王,而且当时还是一

  • 令狐浚:被曹丕下召改名为“愚”,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令狐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令狐浚,字公治,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历任和戎护军、将军府长史、兖州刺史等官职。令狐浚还没出名的时候,就志向远大,很多人都说他将来可以光宗耀祖。令狐浚的族叔——弘农太守令狐邵却不这么看,他看人的眼光毒辣,他对家人说:令狐浚“性倜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