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时期李卫享受万般恩宠 乾隆上位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雍正时期李卫享受万般恩宠 乾隆上位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44 更新时间:2023/12/17 1:17:15

对清朝李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卫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康熙帝时崭露头角,雍正帝时大放异彩,乾隆帝时幸运收场。除此之外,李卫一生至少两次赢在起跑线上。

初登仕途、崭露头角

康熙二十七年第一天的午时,李卫出生在江苏徐州的大沙河镇,在清朝时期叫江南铜山。李卫的家境是相对富裕的,按照道理来说,李卫应该接受很好的教育,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但这仅仅是常人走的路,显然不适合李卫。

李卫不喜欢读书学习,据说他“目不识丁”,即使后来做官时也需要师爷来给他念字。在李卫三十岁那年,他第一次展示了他是如何赢在起跑线上的。

康熙皇帝末期,由于吏治不清,国库亏空严重,康熙皇帝为了解决国库无钱可用的局面,开始向民间公开出售官职。

公元1717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职位,这个官职是从五品级别,可别小看这个官,如果是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一般都是从翰林院从七品的小官做起。

这样来看,李卫就是“谷子地里窜高粱--生生高出它一大截”。这是李卫第一次赢在起跑线上。

历史上用钱买官的人很多,但是在做官后清廉不贪的很少,而李卫就是很少数中的一个。

康熙帝时期,李卫在户部做事,当时收缴钱粮的任务非常重,即使这样,分管户部的一位亲王仍然要从中收取“平余”,李卫认为这样减缓了钱粮的收缴速度,有负康熙皇帝的重托。

李卫找到这位亲王劝他不要再额外加收钱粮,亲王对小小的李卫不屑一顾,李卫看劝说毫无效果,所以就在一张纸上写上“某王赢余”张贴在户部,结果导致亲王感到非常难堪,也就不再加收钱粮。

幸逢雍正、大放异彩

在康熙皇帝晚年的“九子夺嫡”争斗中,雍正最终胜出登基为帝。雍正早就听说过李卫的事迹,专门将李卫召见入宫,李卫的表现让雍正皇帝非常满意,雍正当众夸赞李卫。这是李卫第二次赢在起跑线上。

雍正皇帝任命李卫担任云南盐驿道,就是主要负责管理盐业的官职。在清朝时期,朝廷的税收收入非常依赖盐业,由于盐商们有钱,所以担任盐驿道的人很容易贪污受贿,李卫能够被雍正安排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可见雍正皇帝知人善任,对李卫的莫大信任。

李卫向来不负皇恩,在云南担任盐驿道期间功绩突出,在雍正二年,李卫就被提拔为云南布政使,负责管理云南的税收财富,同时盐业仍然在李卫手中。在雍正皇帝登基之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李卫已经成为一位封疆大吏。

由于盐业被朝廷控制,历史上走私贩卖的特别多,比如元朝末年的张士诚最初就是贩卖私盐的,唐朝末年的黄巢也曾是卖盐的。在清朝时期,由于体制僵化,导致两浙地区和两淮地区的私盐走私非常盛行。

李卫在被雍正皇帝派去两浙地区担任浙江巡抚,李卫在当地开始查缉私盐,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很快改变当地私盐泛滥的情况。

当时有位姓沈的盐枭,他的部下人数达到数百名,并且还拥有几艘大船用来走私,经常和清朝官兵作战,关键是还能够胜利,这让走私的沈氏非常嚣张,根据《清世宗实录》记载,李卫不惧沈氏势力威胁,大胆设计将沈氏擒获归案。

李卫取得的政绩让雍正非常满意,同时雍正也非常信任李卫。雍正三年,李卫被任命为江浙巡抚,短短一年后,李卫再兼任两浙盐政使。雍正五年,李卫再次被雍正提拔,升为浙江总督。

从李卫的做官经历来看,基本是“年年提拔”的状态,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担任从五品官,到雍正五年时已经成为清朝的一品大员、封疆大臣。

李卫坐飞机式提拔既是雍正皇帝的青睐与厚爱,也有李卫自身品质的功劳。

李卫第一个特点是在官场上为人刚直、清廉,李卫虽然是花钱买来的官走入仕途,但从不收受别人贿赂,所以腰杆一直都挺得很直,这也是雍正皇帝最认可李卫的地方,雍正曾夸赞李卫说“并无交接一人”,意思是李卫出身和背景都很简单,不参与任何党派之间的瓜葛争斗。

李卫第二个特点是行事果断,执法毫不手软,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铁腕整顿盐政,打击盐枭势力。从李卫的履历来看,雍正经常让其负责当地的盐政,而盐政又是清朝的重要税收来源,也就意味着雍正将钱袋子放在李卫肩上,这是莫大的信任。

雍正非常关爱李卫,因为他的行事风格遭到朝臣的不满,有官员上奏弹劾李卫“恃能放纵,操守亦不纯”,虽然雍正非常相信李卫,但是仍然多次劝他要以“谦能”待人,不要“以气凌人之咎”。

雍正是一位锐意改革的皇帝,李卫在雍正推行的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雍正皇帝时期最受宠的四位大臣之一。从最终的结果来看,雍正皇帝一直重用李卫,其中不乏赞美之词,比如“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

晚遇乾隆、幸运收场

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登基继位,历来有“雍正累死、乾隆乐死”的说法,原因就是雍正皇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国库充盈起来,乾隆皇帝继位后有富裕充足的钱粮供其挥霍。

历史上有康乾盛世,似乎没有雍正皇帝什么事,但雍正皇帝的功劳不可磨灭,甚至要高于乾隆皇帝,相比之下不如称为康雍乾盛世合适,也可凸显雍正功劳。

乾隆皇帝初期对李卫非常认可,曾因李卫秉公执法而赏赐“四团龙补服”,可不能小看这件衣服。四团龙补服,是皇帝赏赐给有功之臣的衣服,在清朝两百多年历史上,仅仅有73人获得这样的赏赐,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战功显赫或者皇族地位高贵,像李卫这样秉公执法得到赏赐的仅此一次。

李卫晚年生病时,乾隆皇帝专门命令御医前往李卫家中进行诊治。乾隆三年,李卫去世,享年51岁,乾隆皇帝下旨安排以总督的规格下葬李卫。

李卫的结局是幸运的,因为乾隆皇帝对他的态度后来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乾隆皇帝南巡时,看到西湖上花神庙中供奉着李卫和他妻妾的神像,被称为湖山神位,乾隆皇帝心生不满说“李卫是仰仗着父皇的恩宠眷顾才有今天的地位,反而任性骄纵,竟然在当地被人放在庙宇里面供奉”。之后,乾隆皇帝下旨将李卫的雕像撤掉烧毁。

结语

李卫为官期间不畏权贵、清廉为民,体察民间疾苦,受到百姓爱戴,经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曾经位极人臣,也最终幸运落得好下场。

在李卫死前,乾隆皇帝对其一直甚是关怀,在李卫去世的时候,乾隆皇帝得知后说“今闻溘逝,深为悼念”。但是在乾隆皇帝晚年,对待李卫的态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说李卫幸亏死的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武梁孝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看看他的天真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武梁孝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157年,一代仁君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看着手操天下权柄的皇帝哥哥,梁王刘武心里五味陈杂。刘启的爹是他爹,刘启的妈是他妈,同胞兄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但,皇帝只有一个,怪只怪你刘武出生晚了那么点。

  •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隆元年,相王李旦得到了一个目瞪口呆的消息。他的三儿子李隆基,竟然带着为数并不算多的士兵发动宫变。更为神奇的是,李隆基的才25岁,也没有多少经验,居然就这么一战功成,将皇位奉送到他的父亲李旦面前。李旦和哥哥李

  • 努尔哈赤被满清视为开创之君,他是否对得起这份殊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历史,我们都会追溯到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年代。然而实际上,努尔哈赤其实并不是清朝的开国之君,因为他当年建立的是后金,充其量是一个后金大汉。直到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手里,才将国号改为“清”。但从努

  • 宋理宗赵昀是什么结局?他登基之后的南宋时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理宗赵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理宗是是南宋的皇帝,从宋宁宗手上接管过江山之后,朝堂的势力依旧由当时的权臣史弥远掌控着,这对于当时的宋理宗来说,无疑就是有苦说不出的存在,所以他非常憎恨史弥远,但是又不能拿他怎么办,直到史弥远死了之后,宋理宗才将朝堂的势力揽

  • 雍正对农业到底有多重视 雍正每年都会举行耕精礼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雍正和农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农业为根本,大力提高国民生产收入,进而带动经济增长,这是雍正始终贯彻不移的一条治国方针。为了使这一方针顺利实施,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官吏必须起表率作用。雍正要求自己本人也不能例外,也要每年定期下到田间地头,亲自扶犁耕地

  • 历史上的周培公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电视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周培公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培公之所以被后世人经常提起,除了他在康熙年间作为康熙身边的重要谋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死因。周培公曾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劝降过王辅臣,后来又被康熙委以重任,可是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王辅臣最后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有不

  • 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要帮赵高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纵观历史长河,是奸臣还是忠臣,只在人的一念之间。秦朝宰相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曾激起他吞并六国之志,辅佐胡亥时能冒死劝谏,请求胡亥减免赋税取消苛政。从这两方面来看,李斯是个为国为民的忠臣。可他后来却为何要帮赵高篡改

  • 吴三桂如果不造反的话 康熙会不会对他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三桂造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吴三桂虽然一直蠢蠢欲动,但奈何一直没有借口造反,最后好在康熙主动撤藩给了他一个借口。那么我们反向推论一下,如果当初吴三桂老老实实的接受削藩或者不造反,那么康熙有可能会让他善终吗?个人认为,吴三桂大概率得不到善终。作异姓诸侯王,而且当时还是一

  • 令狐浚:被曹丕下召改名为“愚”,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令狐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令狐浚,字公治,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历任和戎护军、将军府长史、兖州刺史等官职。令狐浚还没出名的时候,就志向远大,很多人都说他将来可以光宗耀祖。令狐浚的族叔——弘农太守令狐邵却不这么看,他看人的眼光毒辣,他对家人说:令狐浚“性倜傥

  • 令宋军畏惧的猛将,林仁肇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林仁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宋开宝五年(公元972 年),赵匡胤决定攻打南唐。君臣商议的时候却顾虑重重,原因是,南唐国有一位猛将叫林仁肇。认为他将是宋军进攻南唐的一大障碍。林仁肇,何许人?他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将领,足智多谋,身姿矫健,骁勇善战,身有虎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