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也腹黑:乾隆皇帝使阴招令臣子斗法

皇帝也腹黑:乾隆皇帝使阴招令臣子斗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71 更新时间:2024/1/24 12:23:58

皇帝是一国之主,手中有很大的权力。也正是这样很多人都在窥探皇帝的宝座,皇帝为了保住江山,想尽了各种办法。这其中属乾隆最为高明,使用阴招,让臣子们互相争斗。以保障自己的权力。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坐上龙椅的弘历,心里很不是滋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位新皇帝,对前朝老臣都不会太欢迎。鄂尔泰比乾隆长34岁,张廷玉比乾隆长38岁,对这两位等同于父辈的前朝老臣,能不能驾驭得住?他们会不会买他的账?让年轻皇帝有点郁闷。

虽然,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他的祖父康熙登上大位后,处心积虑,搞掉了碍手碍脚的前朝老臣鳌拜;他的父亲雍正登基以后,马上就出重拳,将前朝老臣年羹打入十八层地狱;但是现在轮到他主政,却拿这两位强行安排的左膀右臂无可奈何。

然而中国人窝里斗的劣根性根深蒂固,两位老臣在雍正朝就互不相能,到乾隆朝,更是针锋相对。两人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大小官员逐一排队。鄂尔泰树大根深,其追随者为封疆大吏,为地方督抚,为带兵将帅,为满族要员。他曾“节制滇南七载,一时智勇之士多出幕下”,授首席军机大臣后,权倾天下。于是,在他周围,形成一个以满臣为中坚,包括一部分汉臣在内的政治集团,主要成员有庄亲王允禄、湖广总督迈柱、工部尚书史贻直、巡抚鄂昌、学政胡中藻等,人称鄂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廷玉长期经营,其拥护者为府院高层,为六部长官,为文化名流,为门生子弟。尤其张氏一门登仕者达19人,其弟廷璐、廷璩,其子若霭、若澄、若淳均为朝中高官,可谓显赫世家,顶戴满门。如此广通的关系网,如此深厚的软实力,自然是朝中举足轻重的政治组合,人称张党。

鄂尔泰具有居高临下的满族背景,骄横跋扈;张廷玉具有精通汉文化的精神优势,名闻遐迩。鄂尔泰背后是颐指气使的满族豪贵集团,气焰嚣张;张廷玉身边是炙手可热的汉人精英分子,极具人脉。于是壁垒分明,不相水火。

乾隆一直等着两位老先生,出格、犯规、惹事、闯祸,有个什么闪失,好来收拾他们。他通过一系列的案件,第一,乾隆元年,鄂党张广泗、张党、张照,先后出兵贵州的相互攻讦案;第二,乾隆六年,鄂党仲永檀、张党、张照,泄密受贿彼此揭老底案;第三,乾隆十三年,处死鄂党张广泗兵败金川案;第四,乾隆十五年,张廷玉姻亲涉及吕留良文字狱被罚巨款案,以及发动朝臣攻击张廷玉不当配享案;第五,乾隆二十年,胡中藻的《坚摩生诗抄》文字狱案发,因系鄂尔泰门生,虽死也遭清算案。极尽打打拉拉,拉拉打打之能事,极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手段,终于将他俩修理得体无完肤而离开人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显然,两位老人家没料到这位年轻对手,竟是“鹬蚌相争”的得利渔夫。多年以后,乾隆笑谈这两位老臣的不识时务、不知进退时,以调侃的口吻说:“朕初年,鄂尔泰、张廷玉亦未免故智未忘耳!”这话说得有点阴,有点损,什么叫“故智”?即“玩不出新花样的老把戏”,即“起不了大作用的老手段”,这种如同耍猴戏似的,挥鞭驱使的主宰语气,这种完全在其掌控之中,跳不出掌心的从容口吻,也可窥见乾隆绝非善类的嘴脸一二。

原来皇帝也是如此的腹黑,竟然在暗中使臣子互斗,这样就保证了自己皇位的稳定性,真是身在皇位,必须要时刻警惕。虽然这样反映出乾隆并非善类,但是想要保住皇位,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只能争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的诡异:明朝历史上特务机关为何供奉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大明王朝的特务机关很多,先有锦衣卫,继之有东厂、西厂,还有一个最为短命的内行厂。说起来,大明朝的这四大特务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大体相同,不仅是大明朝国营的谍报机构,而且拥有抓捕、审讯、起诉、宣判和处决的特权,是兼间谍、警察、检察官、法官、刽子手于一身的特殊组织。由于拥有正常政法部门难以企及的

  • 蜀汉国的来历:刘备建立的到底是蜀国还是汉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当谈起三国,人们都知道是魏、蜀、吴三国。但是追根究底,“蜀”国昭烈皇帝刘备当初建立的并非是蜀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产生如此之大的讹误呢?刘备建立的又是什么国家呢?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在得知曹丕代汉自立后,有传言汉献帝被害。于是发丧制服,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尔后诸葛亮等一干

  • 日本人不敬明太祖朱元璋却不敢轻举妄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结果,国书送达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反而砍了使者的脑袋。泱泱天朝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朱元璋恼羞成怒,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图片来源于网络针对朱元璋的开战威胁,日本摄政王怀良亲王针锋相对,写了一封回信

  • 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汤和成为异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傅友德……惟独信

  • 揭秘一代神人刘伯温为何放弃大元投奔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方国珍在台州起兵,拉开了反元的大幕。方国珍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等地,当地官员奈何不得。省里面只得将刘伯温召出。刘伯温同事黄伯生在其《诚意伯刘公基行状》一文里说,省里将刘伯温召出后让他当了个浙东元帅府的都事,仍是个从七品的小官,

  • 朱元璋厉害在哪里?细数朱元璋集权的暴力史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对权臣的血洗,是由胡惟庸开始的。朱元璋手下最具远见的文臣刘基一开始就认为胡惟庸这个人不过是区区小犊,不能委以重任,一旦重用必然导致辕裂犁破、祸不单行。胡惟庸的为人向来狡猾奸诈,当上宰相之后更是恃权自专,常常不经请示便自行决断朝中的生杀陟黜之事,甚至私自拆阅公文,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章就藏匿不报。图

  • 大骂皇帝而惨死的任美人竟是为了这难以启齿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晚年的永乐帝好大喜功,最喜别人臣服于自己,对周边虎视眈眈的敌人是如此,对自己的女人更加如此。图片来源于网络晚年的朱棣性格变态,极不豁达。当他听说他的妃子吕氏和另一位宫女鱼氏与太监私通时就怒不可遏了,按说太监已经没有了性功能,皇帝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但这件事触及了他讳莫如深的事实——他老了!的

  • 雍正皇帝在福建广东大力推广“普通话”缘何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皇上,朝廷,主子的家:我们都是奴才。”当这句话以字正腔圆的京字京韵,从一个年老的驻防旗人的口中发出来时,坐在学堂里的大多数福建学生的反应是将其当成一个笑话,此时已经是1905年,帝国的立宪改革已经推行了3年之久,尽管朝廷设定的教育大计仍然以忠君为本,但大多数19世纪的“八零后”和“九零后”,只要稍

  • 诸葛亮曾三顾茅庐请哪一位高人出山而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刘巴(?-公元222年),今湖南衡阳人,少便知名。207年,曹操征伐荆州时,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其命前往长沙等地,招降刘表残部。谁料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北归,劝降告吹,不过刘巴仍打算回去复命。网络配图此时诸葛亮在衡阳催缴税赋,他早就听闻刘巴博才多学,于是来到衡阳寻访,找到其家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痛失江山的人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方孝孺,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左膀右臂,为建文帝的失败立下了汗马功劳,没错,作为资深大儒的方孝孺,虽然最后尽忠而死,但建文帝的失败,方孝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方孝孺对建文帝是忠心的,因为他后来的举动可以证明一切,但方孝孺在治国治军方面的才能的确平庸,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