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既可怜又可恨的太子爷胤礽:一生两次被废

史上既可怜又可恨的太子爷胤礽:一生两次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45 更新时间:2024/1/17 11:31:48

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康熙时期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七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武兼备,不仅精通儒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可谓功不可没;值得关注的是,皇太子胤礽在乃父影响下颇为欣赏西方文化与器物,与众传教士往来甚密。而且他谦和恭谨,结交贤才,康熙帝亦对这个唯一的嫡出子又是皇位继承人的儿子相当重视与宠爱,却因教子失当、兼之康熙朝后期党争纷乱,致太子人格分裂,陷入无穷尽的政治斗争之中,历经两立两废,终以幽死禁宫收场,被追封为亲。有作品见《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胤礽是个苦命的孩纸。生母是康熙结发妻赫舍里氏。康熙和她感情很好,但她在生胤礽时死于难产。康熙深爱着她,故将对妻子的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对胤礽十分宠爱。为此,康熙首开清代“嫡长子皇位继承制”,选胤礽为太子。

康熙对他宠爱到何种地步呢?康熙曾当众讲一天中有两件要事,一是问太皇太后安,另一件即是过问皇太子的学业。胤礽六岁以前,由康熙亲自教。六岁时,康熙为他选择了名儒张英李光地、熊赐履为师;稍长,又特召理学家汤斌为詹事府詹事。胤礽的读书处最先为皇城毓庆宫内;之后,康熙亲定皇太子读书处为畅春园无逸斋,辅导老师有汤斌、徐潮、高裔、熊赐瓒、耿介、等。胤礽也没让康熙失望,他勤学好问,从无懈怠且勤奋刻苦,对所读书籍读过数遍即能背诵不漏,但仍按康熙要求每篇必背足一百二十遍,因此学业进步很快。康熙言“皇太子从来惟知读书,嬉戏之事一切不晓”,因此太子能熟练运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漫长的等待等来的是太子的自以为是和不以为然。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1:胤禔等皇子向康熙报告太子的不良表现。如,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2:康熙巡幸途中,刚满7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虑,太子无动于衷。

3: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九月十六日,康熙回到北京。命在皇帝养马的上驷院旁设毡帷,给胤礽居住。又命四子与长子共同看守。当天,康熙帝召集诸臣于午门内,宣谕拘执皇太子胤礽之事。康熙亲撰告祭文,于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将废皇太子幽禁咸安宫,二十四日,颁诏天下。皇太子从康煕十四年初立,至康煕四十七年初废,长达33年之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复立皇太子胤礽。原因很简单,康熙想清楚之前关于太子的罪证不足,很多都是自己的怀疑和某些人的栽赃陷害。因此复立。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随后发生了一起严惩太子党的事。胤礽经过被废和严惩太子党之后,彻底失去了耐心,因此想逼迫康熙退位,以免再次被废,但他还没有羽翼丰满。康熙知道之后怒不可遏,因此再废太子。

胤礽这一次算是彻底的玩完了。胤礽也算是才华出众,关键这太子当的时间太长了,漫长的等待将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变成了一个糊涂之人。胤礽的下场既是可怜的又是可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也腹黑:乾隆皇帝使阴招令臣子斗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一国之主,手中有很大的权力。也正是这样很多人都在窥探皇帝的宝座,皇帝为了保住江山,想尽了各种办法。这其中属乾隆最为高明,使用阴招,让臣子们互相争斗。以保障自己的权力。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

  • 历史的诡异:明朝历史上特务机关为何供奉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大明王朝的特务机关很多,先有锦衣卫,继之有东厂、西厂,还有一个最为短命的内行厂。说起来,大明朝的这四大特务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大体相同,不仅是大明朝国营的谍报机构,而且拥有抓捕、审讯、起诉、宣判和处决的特权,是兼间谍、警察、检察官、法官、刽子手于一身的特殊组织。由于拥有正常政法部门难以企及的

  • 蜀汉国的来历:刘备建立的到底是蜀国还是汉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当谈起三国,人们都知道是魏、蜀、吴三国。但是追根究底,“蜀”国昭烈皇帝刘备当初建立的并非是蜀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产生如此之大的讹误呢?刘备建立的又是什么国家呢?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在得知曹丕代汉自立后,有传言汉献帝被害。于是发丧制服,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尔后诸葛亮等一干

  • 日本人不敬明太祖朱元璋却不敢轻举妄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结果,国书送达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反而砍了使者的脑袋。泱泱天朝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朱元璋恼羞成怒,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图片来源于网络针对朱元璋的开战威胁,日本摄政王怀良亲王针锋相对,写了一封回信

  • 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汤和成为异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傅友德……惟独信

  • 揭秘一代神人刘伯温为何放弃大元投奔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方国珍在台州起兵,拉开了反元的大幕。方国珍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等地,当地官员奈何不得。省里面只得将刘伯温召出。刘伯温同事黄伯生在其《诚意伯刘公基行状》一文里说,省里将刘伯温召出后让他当了个浙东元帅府的都事,仍是个从七品的小官,

  • 朱元璋厉害在哪里?细数朱元璋集权的暴力史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对权臣的血洗,是由胡惟庸开始的。朱元璋手下最具远见的文臣刘基一开始就认为胡惟庸这个人不过是区区小犊,不能委以重任,一旦重用必然导致辕裂犁破、祸不单行。胡惟庸的为人向来狡猾奸诈,当上宰相之后更是恃权自专,常常不经请示便自行决断朝中的生杀陟黜之事,甚至私自拆阅公文,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章就藏匿不报。图

  • 大骂皇帝而惨死的任美人竟是为了这难以启齿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晚年的永乐帝好大喜功,最喜别人臣服于自己,对周边虎视眈眈的敌人是如此,对自己的女人更加如此。图片来源于网络晚年的朱棣性格变态,极不豁达。当他听说他的妃子吕氏和另一位宫女鱼氏与太监私通时就怒不可遏了,按说太监已经没有了性功能,皇帝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但这件事触及了他讳莫如深的事实——他老了!的

  • 雍正皇帝在福建广东大力推广“普通话”缘何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皇上,朝廷,主子的家:我们都是奴才。”当这句话以字正腔圆的京字京韵,从一个年老的驻防旗人的口中发出来时,坐在学堂里的大多数福建学生的反应是将其当成一个笑话,此时已经是1905年,帝国的立宪改革已经推行了3年之久,尽管朝廷设定的教育大计仍然以忠君为本,但大多数19世纪的“八零后”和“九零后”,只要稍

  • 诸葛亮曾三顾茅庐请哪一位高人出山而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刘巴(?-公元222年),今湖南衡阳人,少便知名。207年,曹操征伐荆州时,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其命前往长沙等地,招降刘表残部。谁料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北归,劝降告吹,不过刘巴仍打算回去复命。网络配图此时诸葛亮在衡阳催缴税赋,他早就听闻刘巴博才多学,于是来到衡阳寻访,找到其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