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一傻36年的人 一朝登位却睿智强悍!

为什么一傻36年的人 一朝登位却睿智强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94 更新时间:2024/2/3 18:21:31

李忱原名李怡,他虽然是宪宗的亲生儿子,后也被封为光,但却是庶出,母亲郑氏只不过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由于母亲地位卑微,光王李怡出生后自然享受不到其他亲王那样的荣宠,只能在一个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独成长。所以他从小就显得落落寡欢、呆滞木讷,往往终日而不发一言。长大成人以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网络配图

此后无论大小场合,光王就成了专门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有一次,宗皇帝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欢声笑语,唯独光王闷声不响,文宗就拿他开涮,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诸王一哄而上,对他百般戏谑。可这个光叔始终都像一根木头,无论大伙如何戏弄他,他甚至连嘴角都不动一下。看着他那逆来顺受的模样,众人越发开心,文宗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众人也不断哄堂大笑。

可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年轻的亲王却忽然止住了笑容,这个亲王就是后来的武宗李炎。然李炎刚才戏弄光王的时候也很起劲,可现在他忽然在想: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他如果不是愚不可及,那就是深不可测!李炎忽然有点儿不寒而栗,他下意识地觉得,光王很可能属于后者。

到了李炎登基之后,多年前那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武宗李炎越来越觉得,光王内心深处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倘若真的如此,那他这个天子就不能对此无动于衷了。身边留着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人,迟早是个祸害!随后的一天,光王突然被四名内侍宦官绑架,不由分说地关进了永巷,几天后又被捆得像个肉粽一样扔进了宫厕。内侍宦官仇公武对武宗说,这种贱骨头没那么容易死,干脆给他一刀,一了百了。武宗点头同意,仇公武随后赶到宫厕,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奄奄一息的光王捞了出来,随即用粪土覆盖在他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运出了宫。

网络配图

会昌六年春天,唐武宗李炎病危,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帝国没有储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早已被世人遗忘得一干二净的光王,忽然在宦官仇公武、马元贽等人的簇拥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长安。

这一年暮春,光王李怡成了“皇太叔”,而且改名李忱。光王是宦官仇公武等人带回来的,因为宦官们需要一个傀儡,光王当然就是不二人选。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当李忱开始着手处理政务时,李忱忽然变得无比陌生。他神色威严,目光从容,言谈举止沉着有力,决断政务有条不紊,看上去和从前判若两人!仇公武既震惊又困惑。直到此时,仇公武才恍然大悟。自己处心积虑所做的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替李忱做了一回嫁衣!

网络配图

宣宗李忱刚一即位,就施展了一系列雷霆手段。隐忍了大半生的他,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将武宗李炎所建立的一切彻底推翻。首当其冲者,就是武宗一朝的强势宰相李德裕及其党人。李忱正式执政的第二天就罢免了李德裕,此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宣宗李忱就把所有重要的李党成员全部贬出了朝廷,同时迅速拔擢了一批新人,至此可以看出宣宗李忱驾驭百官的智术、心机和手腕均非前几任天子可比。历史也给予了李忱很高的评价:“宣宗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按兵不动龟缩防守是何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但是每次北伐,司马懿虽然手握重兵,却总是按兵不动,龟缩防守,却是让人看不懂。究竟是司马懿心理上害怕诸葛亮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网络配图“大胜最不好”司马懿其实当时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因为,曹睿上

  • 明史秘闻:花季宫女为什么要勒死嘉靖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春药配方很奇怪,其中一味名叫“天葵”,即少女处女初潮经血,此物可提炼出一种名为“红铅”的粉剂。嘉靖帝后宫“饲养”了不少这种产“药”的少女,为了大量采集她们的经血,御医、道士们又强迫她们吃药,使她们经血过频过量,以供皇帝“炼丹”。网络配图严嵩入相的这年冬天,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阴历十月

  • 光绪是“帝王教育”失败品 急躁易怒无耐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湉”的意思是“水流平静”。以“小心”、“恭谨”闻名的醇亲王奕譞给长子起名“载湉”,这表明他唯一的希望是这孩子一生安稳平顺而已。然而世事就是这么荒诞,偏偏就是这个孩子,被他的嫂子兼大姨子慈禧选中,要接替刚刚死去的同治,继承大清王朝的帝统。发生在养心殿东暖阁的那一幕让所有的大臣们记忆犹新:太后的话刚出

  • 皇帝权力有多大?抠门道光奈何不了奢侈内务府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但是,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俭时,往往带有一些揶揄的色彩。那么,道光帝的节俭为何没有为他留下美名,却被

  • 史上唯一公然强暴五位皇后的牛人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高欢(496-547),小字鲜卑名贺六浑,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六世祖高隐曾为晋朝太守。后来的三位先祖又仕慕容氏燕国。他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宝亡国时降附魏朝。他爷爷高谧官至魏朝待御史,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到其父高树时早已家世沦落,高树又是个“性通率”、“不事产业”、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高欢的少年时代

  • 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怕亲眼目睹大清王朝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时已晚清。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效尽犬马之劳以保其江山社稷,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

  • 解密明朝历史:日本亲王为何敢杀大明使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朱元璋也不例外,明朝开国伊始,作为开国皇帝,公元1368年即位之初,朱元璋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拜,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结果,国书送达日本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而且还砍了朱元璋使者脑袋。图片来源于网络针对朱元

  • 嘉庆皇帝为何选择乾隆大丧之日诛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为清代大贪官,和珅被诛为清代大案。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诛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珅。近些年来,和珅的形象频频在戏曲舞台上和电视剧中出现,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由于这些是文艺作品,难免有“戏说”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历史上的和珅究竟如何,本文拟以清代档案为据,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 左宗棠李鸿章官场斗狠殃及部下:亲信相继丢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为清末重臣,两人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曾获曾国藩的举荐任封疆大吏,督办军务;都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为日后的政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民族危机及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两人都察觉到了变革的迫切性以及近代技术的重要性,因而成为洋务派的中坚。但是,两人一生却处于敌视争斗状

  • 吕后杀掉战神韩信的原因揭秘:参与谋反证据确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图片来源于网络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