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何娶丑女为妻?知道原因后大家都服了!

诸葛亮为何娶丑女为妻?知道原因后大家都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4/1/26 19:15:19

诸葛亮的英名人尽皆知,可关于其妻的介绍就少之又少,他的妻子叫黄月英是当时有名的丑女,那么,一世聪明的孔明为何要娶丑女黄月英为妻呢?

虽然黄月英相貌丑陋,但是知识广博、非常有才华。她的父亲黄承彦向诸葛亮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时就曾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诸葛亮并非以貌取人的庸常之辈,等黄承彦说完,诸葛亮就立即答应了这门亲事。

尽管乡里人嘲笑诸葛亮说“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但是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选择是正确的。结婚后的诸葛亮和黄月英日子过得和和美美,黄月英凭借其聪明才智成为了诸葛亮生活和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话虽如此,但还是会有很多人好奇:诸葛亮作为一个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的美男子,为什么会娶这样一个丑女为妻呢?窃以为有三个原因:

一,黄承彦是沔南名士,与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水镜先生)、徐庶等人交好,而且是荆州牧刘表的连襟,其影响力和社会关系有助于诸葛亮成就大事(后来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让刘备决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网络配图

二,如黄承彦所说,黄月英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因此诸葛亮更看重黄月英的才华;

三,黄月英活好(不要想歪了,是家务活),处理家务和照顾子女干净利索。 第一点我们不多解释,今天,我们主要聊聊第二点和第三点。

虽然黄月英长得丑了点儿,但人家毕竟是有名的才女。具体来说,黄月英的聪明才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了不起的发明家

黄月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曾经发明了木狗、木虎、木人等“机器”,这些机器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给了黄月英巨大的帮助,但其意义和影响却不止于此。黄月英的发明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更使诸葛亮深受发。据说诸葛亮伐魏时发明的用于为十万蜀军运送粮草的著名交通运输工具——木牛流马便是受妻子黄月英启发而制成的。

黄月英除了善于发明各种“机器”外,还擅长发明和制作美食,据说荆州一带的特产就有一部分是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

此外,诸葛亮后来发明的诸葛连弩、诸葛行军散以及卧龙丹也都是跟黄月英学习制造的。

2、聪明能干的家庭主妇

前面我们还提到黄月英家务活特别好。作为一个出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虽然黄月英并不美),这很难得。

一般而言,古代的大家闺秀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能绣个花就不错了,家务活是不可能干好的。但黄月英是个例外,黄月英不仅知识广博、知书达理而且做家务也是一个好手。当然这与她发明家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黄月英做家务做的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味,从前面提到的特色美食就可见一斑;二是效率高,一堆人的饭菜也能分分钟搞定。

据说诸葛亮在隆中“蜇居”的时候,经常有客人来访并蹭饭,黄月英一开始老是忙不过来。有一次,又有好几位客人来访,诸葛亮照例吩咐妻子磨面。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黄月英很快就把面磨好、做好饭了。诸葛亮和客人们都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的饭菜这么快就做好了。跑到厨房一看,竟然发现有几个木人在快速舂米、磨面。原来黄月英发明了机器人帮自己干活。看到这你是不是在想“厉害了我的姐”?看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啊!

网络配图

3、及时的锦囊妙计提供者

看过《三国演义》小说的人应该有这样一个印象:在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提前写好了三个锦囊妙计交给赵云,要他在紧要关头打开以协助刘备。当时诸葛亮对赵云说道"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后来赵云按照锦囊行事,果然奏效,使周瑜的如意算盘落了个空,还成全了刘备和孙尚香的美好姻缘。

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一共用了三次锦囊妙计:第一次就是我们说的,给了赵云;第二次给了姜维和廖化,要他们奇袭司马懿大营,用“围魏救赵”的方式救出王平张翼;第三次是在临死之前给了杨仪,让他按照锦囊指示在关键时候除掉魏延。

可以说锦囊妙计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遇到危险却又无可奈何时,谁又能给他锦囊妙计呢?

正是他的妻子黄月英。大家应该记得诸葛亮手中总是拿着一把鹅毛羽扇,据说这把鹅毛羽扇是黄月英送给他的。黄月英送他羽扇有两个目的:一是让诸葛亮用来遮面,以免别人看出他的心绪波动而误事;二是写着锦囊妙计,关键时刻能够帮助诸葛亮脱险。

网络配图

据说黄月英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父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二人结为夫妻之后,黄月英就把羽扇赠给了诸葛亮。后来诸葛亮羽扇从不离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熟练运用扇上的谋(jin)略(nang),所以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他总是轻摇羽扇,展现出一种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姿态。

所以,诸葛亮的妻子虽然丑,但是其聪明能干、知识广博、神机妙算却是寻常美丽女子难以望其项背的。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贤内助,诸葛亮才能够在事业上顺风顺水。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娶黄月英为妻就不足为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一傻36年的人 一朝登位却睿智强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忱原名李怡,他虽然是宪宗的亲生儿子,后也被封为光王,但却是庶出,母亲郑氏只不过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由于母亲地位卑微,光王李怡出生后自然享受不到其他亲王那样的荣宠,只能在一个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独成长。所以他从小就显得落落寡欢、呆滞木讷,往往终日而不发一言。长大成人以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

  •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按兵不动龟缩防守是何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但是每次北伐,司马懿虽然手握重兵,却总是按兵不动,龟缩防守,却是让人看不懂。究竟是司马懿心理上害怕诸葛亮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网络配图“大胜最不好”司马懿其实当时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因为,曹睿上

  • 明史秘闻:花季宫女为什么要勒死嘉靖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春药配方很奇怪,其中一味名叫“天葵”,即少女处女初潮经血,此物可提炼出一种名为“红铅”的粉剂。嘉靖帝后宫“饲养”了不少这种产“药”的少女,为了大量采集她们的经血,御医、道士们又强迫她们吃药,使她们经血过频过量,以供皇帝“炼丹”。网络配图严嵩入相的这年冬天,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阴历十月

  • 光绪是“帝王教育”失败品 急躁易怒无耐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湉”的意思是“水流平静”。以“小心”、“恭谨”闻名的醇亲王奕譞给长子起名“载湉”,这表明他唯一的希望是这孩子一生安稳平顺而已。然而世事就是这么荒诞,偏偏就是这个孩子,被他的嫂子兼大姨子慈禧选中,要接替刚刚死去的同治,继承大清王朝的帝统。发生在养心殿东暖阁的那一幕让所有的大臣们记忆犹新:太后的话刚出

  • 皇帝权力有多大?抠门道光奈何不了奢侈内务府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但是,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俭时,往往带有一些揶揄的色彩。那么,道光帝的节俭为何没有为他留下美名,却被

  • 史上唯一公然强暴五位皇后的牛人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高欢(496-547),小字鲜卑名贺六浑,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六世祖高隐曾为晋朝太守。后来的三位先祖又仕慕容氏燕国。他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宝亡国时降附魏朝。他爷爷高谧官至魏朝待御史,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到其父高树时早已家世沦落,高树又是个“性通率”、“不事产业”、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高欢的少年时代

  • 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怕亲眼目睹大清王朝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时已晚清。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效尽犬马之劳以保其江山社稷,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

  • 解密明朝历史:日本亲王为何敢杀大明使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朱元璋也不例外,明朝开国伊始,作为开国皇帝,公元1368年即位之初,朱元璋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拜,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结果,国书送达日本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而且还砍了朱元璋使者脑袋。图片来源于网络针对朱元

  • 嘉庆皇帝为何选择乾隆大丧之日诛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为清代大贪官,和珅被诛为清代大案。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诛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珅。近些年来,和珅的形象频频在戏曲舞台上和电视剧中出现,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由于这些是文艺作品,难免有“戏说”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历史上的和珅究竟如何,本文拟以清代档案为据,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 左宗棠李鸿章官场斗狠殃及部下:亲信相继丢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为清末重臣,两人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曾获曾国藩的举荐任封疆大吏,督办军务;都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为日后的政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民族危机及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两人都察觉到了变革的迫切性以及近代技术的重要性,因而成为洋务派的中坚。但是,两人一生却处于敌视争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