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惟庸做了七年宰相,朱元璋为何一直对他放任不管?

胡惟庸做了七年宰相,朱元璋为何一直对他放任不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38 更新时间:2024/1/6 7:41:43

胡惟庸有谋反倾向吗?他做了7年丞相,朱元璋为何始终放任不管,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1373年,胡惟庸在李善长的推荐之下,担任了右丞相。公元1377年,由于胡惟庸比较能干,所以升任左丞相,成为百官之首。公元1380年,胡惟庸被朱元璋诛杀。

从担任右丞相开始,一直到被诛杀,朱元璋忍了胡惟庸长达7年的时间。那么朱元璋是一开始就知道胡惟庸胡作非为,故意放任不管,还是后来因为胡惟庸胡作非为,才对他下杀手的呢?

一、胡惟庸的所作所为,的确有点过分。

胡惟庸是跟着李善长混的,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也是朱元璋身边的萧何,功劳位居第一。跟着李善长混饭吃,自然能吃香的喝辣的。

杨宪被诛杀以后,胡惟庸开始走到台前,成为了大明朝的右丞相。这个时候胡惟庸作死的行为逐渐显露了出来。

1、开始独断专行。

胡惟庸掌权以后,朱元璋就开始放任不管了。胡惟庸在处理政务时,也开始独断专行。这哥们作死的操作也就开始了。

生杀予夺这么大的事情,胡惟庸常常不通过朱元璋,直接就批准执行了。朝中六部上传的奏章,胡惟庸也是自己先拿了看,过滤一下再拿给朱元璋看。

为啥要过滤一下?因为这些奏章里,有很多是不利于胡惟庸的,但凡不利于他的奏章,全都被胡惟庸给藏匿起来了。

2、利用职权贪污受贿。

胡惟庸这么一搞,这朝中的大小事务,可就他一个人说了算了。而且谁都不敢说他的坏话,因为所有奏章都是他先看。

因此大量朝臣开始倒向胡惟庸这一边,跟着胡惟庸有肉吃,他们争相给胡惟庸送这送那,这期间胡惟庸所捞的钱财数不胜数。

3、排除异己。

胡惟庸只允许朝堂之中,存在支持自己的人。所以对那些独善其身或者反对自己的人,他全部采取的是打压手段。

甚至他对大元帅徐达也不放过。大家的奏章传不到朱元璋那儿,只好去找徐达诉苦。徐达曾经将胡惟庸的劣迹,告诉过朱元璋。

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明史》

没想到胡惟庸居然打算对徐达下手,打算策反徐达的门人福寿,想让福寿去谋害徐达,你说胡惟庸胆子大不大?

刘伯温作为御史中丞,曾经也跟胡惟庸过不去。等到刘伯温生病以后,胡惟庸带着御医去看望胡惟庸,结果胡惟庸居然在刘伯温的药里下毒,把刘伯温给毒死了。

4、胡惟庸结党营私。

胡惟庸的大靠山,就是李善长。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影响,胡惟庸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以此增进两家人之间的关系。

从这儿以后,朝中再也没人敢说胡惟庸的坏话。大家就算是心里有气,也不敢随便撒了。这哥们背后有朱元璋和李善长撑腰,谁敢惹他?

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学士吴伯宗劾惟庸,几得危祸。自是,势益炽。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明史》

于是大量官员投入到了胡维庸门下,成为了胡维庸的忠实党羽。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胡惟庸才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为什么不能更进一步呢?

二、胡惟庸的确有谋逆的想法,这是事实。

有些官员为了拍胡惟庸的马屁,故意说胡惟庸老家的井里面,长出了石笋。更有甚者,吹嘘胡惟庸家的祖父三代人呢的坟头上,时常出现火光,传言胡惟庸将来贵不可言。

惟庸益以为事可就,乃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与期会。又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请兵为外应。事皆未发。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明史》

胡惟庸已经是左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了,还能怎么个贵不可言呢?再往前走一步,那可就是九五之尊了。那么有哪些证据可以表明这一点呢?

证据一:朱元璋曾经谴责过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这两个人都是带兵之人,也都被朱元璋给责罚了。这个时候胡惟庸却跑来拉拢这两个带兵的将军,并且让他们收集旧日的兵马,打算干一票大的。

证据二:胡惟庸曾经在中书省阅览天下兵马的分布册,又招揽了都督毛骧,并且让都督毛骧收容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表示会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证据三:胡惟庸让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劝说李善长支持他们的活动,最终李善长只好选择妥协。得到李善长的支持后,胡惟庸派遣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又派遣元旧臣封绩与北元取得联系,希望他们出兵做外援。

这些事情如果没有经过谋划,是不可能轻易写在史书里的。所以说胡惟庸打算谋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他后来被杀,也就没什么可冤枉的了。

三、胡惟庸的谋逆行为,那是朱元璋给引诱出来的。

朱元璋作为人精,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胡惟庸为非作歹的事情呢?这一切朱元璋都清楚,但是朱元璋什么话都不说,为什么?因为朱元璋在等待时机。

朱元璋认为胡惟庸之所以专权,那可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历史上专权的丞相,又岂是胡惟庸一个呢?

朱元璋的确可以立刻处理了胡惟庸,但是他难保后世大明王朝再出现一些类似胡惟庸这样的人,所以朱元璋要做的,是为后世谋福利。

所以当胡惟庸为非作歹的时候,朱元璋一直忍着,因为杀掉胡惟庸不足以废除丞相制度。直到胡惟庸有了谋反意图后,朱元璋再杀掉胡惟庸,才有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到时候大家也就不敢说什么了。

其实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胡惟庸所谋划的那点谋反的本钱,跟朱元璋手里掌握的实权,那是完全不好比的。

因此当胡惟庸打算狗急跳墙的时候,发现压根就不是朱元璋的对手,也只有束手待毙的下场了。

总结:朱元璋为后代真是操碎了心。

朱元璋是个极度自私的皇帝,他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为了自家的子孙后代着想。不过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自己打下来的江山,难不成还真的为韭菜们着想么?唱唱口号就不错了。

朱元璋搞分封制,是为了让所有儿子都能享受到成为土皇帝的待遇。朱元璋诛杀功臣,是为了让孙子朱允炆坐稳江山。

同样这次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宰相制度,也是为了让大明王朝的后世皇帝们,少一个可以掣肘他们皇权的力量。只不过他似乎忘了一点,不是所有子孙都能够像他那样勤劳能干的,废了丞相以后,真的可以把皇帝给活活累死,因此内阁大臣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缺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皇太子胤礽在九子夺嫡中,到底输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九子夺嫡太子胤礽,历史上九子夺嫡最后的下场,九子夺嫡老二

    大家好,说起皇太子胤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九子夺嫡中,太子胤礽最后并不是输给了他的兄弟们,而是输给了他的父亲康熙君王。因为他触了康熙的逆鳞,威胁到了康熙君王的皇权。在古代的时候,皇权至上,不管是父子之情,还是兄弟之情,在权力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脆弱,比如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还有唐朝时期的“

  • 宋徽宗毁掉与辽国的“百年和约”为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辽为什么不能灭宋,北宋打不过辽国,宋徽宗赵佶读音

    说到宋徽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提及“燕云十六州”,那绝对是大宋王朝的一个巨大痛点。众所周知,“燕云十六州”这个北方天然的地理屏障,从大宋王朝建立之初就被北方大辽王朝所控制。这对于大宋王朝来说,犹如头悬利剑一般,随时都有亡国之危险。为此,大宋王朝开国之初的三位帝王(太祖、太宗和真宗)都不同程度地就围绕

  • 项羽当初如果重用韩信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为什么不直接打项羽,韩信评价项羽原文,项羽vs韩信

    对项羽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胯下之辱后投奔项梁,项梁死后项羽接管军队,韩信也就归项羽管。韩信在项羽手下当个执戟郎,有机会见到项羽的,韩信曾经给过项羽战争的建议,项羽不听。戏下分封后,项羽东归,刘邦南下,韩信就投奔刘邦了,成为“汉初三杰”!项羽和韩信如果

  • 隋朝将领沈光的实力怎么样?轻功第一,被称为“肉飞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罗士信,沈光健,隋朝杨智积

    隋朝将领沈光的实力怎么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沈光的父亲沈君道,原来是陈朝吏部侍郎,陈灭后归顺隋朝,做了一个小官吏。在这个家庭中长大的沈光,从小很有志向,一心想着长大以后能建功立业。所以就养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他喜欢结交豪侠之人,后来就成了长安城中浪荡弟子里头的

  • 明中期第一名将:揭秘马芳的传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名将大全,马芳的儿子,明朝三十大名将

    提起明朝的名将,大家都会想到徐达、常遇春、戚继光、袁崇焕这些名字,其实,在明朝中后期,还有一位名将也足以跟他们媲美,就是马芳。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马芳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有“勇不过马芳”之称,身经百战,无战不胜,时人称赞道:“威名万里马将军,白发丹心天下闻。”《明史》也

  • 助武则天登位的大功臣,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二十四功臣排名,历史上武则天的结局,武则天死后武家人的结局

    李世民死后,把武才人安排到感业寺当尼姑。感业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后所寨,现感业寺小学即建于寺内。是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现存有石栏和武则天汲水井一口。为何寺名“感业”,因为该寺是隋炀帝建造的。隋炀帝年号“大业”,修大运河,攻高句丽,自己也被自己的伟大业绩感动了,因此造寺,取名“感业”。

  • 皇帝强占大臣的妻子,结果生下一子家喻户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家喻户晓的英文,家喻户晓的意思和造句,大臣职位表

    自古以来,皇帝身为九五之尊,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存在没有之一。自秦始皇时期便开始实行的君主专制一直延传至后世的所有君主。皇帝身为至尊之人,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因此他的待遇自然也是全天下最好的。皇帝不仅享受着衣食住行上的奢华,就连在女人方面也是拥有顶好的资源。身为帝王,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就有什么样的

  • 揭秘:历史上的萧宝卷有多爱玩贪玩享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小小五千年内政有什么用,翻开历史的长卷,萧宝卷为什么不封潘玉儿为后

    在南北朝时代,各种奇葩地帝王层出不穷,演出了一场场荒诞无比的人间闹剧,而在其中,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的表演,堪为众人之中的“翘楚”,就是把他放在历朝历代的荒唐帝王中,他也绝对可以C位出道。萧宝卷的母亲是以貌美聪慧出名的刘惠端,可惜的是红颜薄命,在萧宝卷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就交由潘妃抚养。他的父亲萧

  • 韩信死前提到一个人,刘邦立即下令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把韩信杀了吗,刘邦先死还是韩信先死,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众所周知,刘邦通过众多将士的帮助,成功打下了江山,在众多将士中,萧何、张良、韩信功不可没,尤其是韩信,韩信为刘邦的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仅会带兵打仗,而且善于兵法,行军打仗靠得不仅是军队数量,更要看谋略,而韩信却是两者兼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韩信最后被吕雉处死,在临死前,韩信提到一个人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灭其家族 简单说就是威胁到了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卫青死后的大将军是谁,卫青怎么被灭族的,汉武帝灭了卫家吗

    你真的了解卫青死后家族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就整个汉朝来说,最强大的时期那就是汉武帝时期。虽说汉高祖也是一个很厉害的皇帝,但是他没有汉武帝时期那么富裕。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开国皇帝的原因,在什么方面都没有稳固,处于一个晃荡的朝代,所以在汉武帝这个时间来说,不管是从财力物力人力都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