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钟在史籍中是怎么记载的?孙权称帝后追尊孙钟为什么?

孙钟在史籍中是怎么记载的?孙权称帝后追尊孙钟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12 更新时间:2024/2/29 2:51:20

孙钟,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孙吴武烈皇帝孙坚的父亲,孙权的祖父。与母亲一起居住,至孝笃信,种瓜为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据传孙钟一次请三位路过口渴的少年吃瓜,少年们自称是司命郎,为了答谢他欲指引其双亲身后的墓地,询问孙钟是愿世代为侯,还是做数代皇帝,孙钟回答做皇帝,少年们指示他向山下走一百步勿回头,然而孙钟走至六十步就回头,发现三名少年已化鹤飞去,后遂于该处埋葬双亲。冢上常有紫气升起,当地人皆言:“孙氏当旺”。后孙钟的儿子孙坚、长孙孙策在江东奠定了基业,孙子孙权、曾孙孙亮孙休和玄孙孙皓成为雄据一方的东吴皇帝。

据《富春孙氏宗谱》记载:孙钟为乌程侯孙坚之父,东吴大帝孙权之祖父,东汉后期,天下将乱,遂隐居于故乡富春江畔的阳平山,以种瓜为业。路人有求,慷慨相赠,因此孝友之名,肆闻乡里。

孙钟种瓜,行善积德,惠及子孙,后子孙后代果然称帝建国,开辟三国时代。也被富阳人传为美谈。

吴王孙权称帝后,追尊祖父孙钟为【吴孝懿王】,为东吴开国之始祖。

孙钟先世据说乃春秋时吴国军事家孙武,武之子孙,因功得封富春为食邑,孙氏遂定居富春。孙明后裔在汉代一度移居北方,孙子远曾出任天水太守。孙子远的儿子孙厚重新由北方迁回富春。传至孙钟,虽家业已经破落,而仍保留仕宦传统,大家风范。地方文献记载:孙钟事亲至孝,以种瓜为业,性好施与,遇贤达长者,必设瓜相饷。孙钟率家人在洋涨沙土上经营瓜园,勤于耕作,作风朴实,重视家教,令子弟于农事之余,不废修文习武。时值东汉末季桓灵之世,弊政丛生,乱象毕露,其子孙坚等便萌生经略之志。

一次,孙钟带年方十六的孙坚,乘船沿富春江去钱唐(今浙江杭州),途遇盗匪,商旅畏缩不前,惟孙氏父子见义勇为,提刀上岸,猛冲上前,驱散盗匪,孙坚还追杀了一名强人。此事远近传开,使少年孙坚名显地方,出任代理郡尉。

孙坚的初露头角,促使孙家年少一辈大受鼓舞,群起习武,待机而起。此后,孙氏才俊辈出,这与孙钟治家有方不无关系。真如俗语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积德,三世其昌。果然第三代的孙策、孙权、孙翊、孙瑜、孙皎、孙奂等,均一一成才。其中孙权当上了东吴大帝,建成帝业,因而当年孙钟种瓜的洋涨沙便被人称为“王洲”。至今王洲沙土上的瓜埠桥,还保存孙钟所居村庄遗迹,村西侧为孙家宅基,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史书记载

晋·裴《裴子语林》:吴主孙皓字孙宾,即(孙)钟之玄孙也。

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孙钟,吴郡富春人,坚之祖也。与母居,至孝,笃信,种瓜为业。忽有三年少诣乞瓜,钟为设食。临去,曰:‘我司命也,感君不知,何以相报?此山下善,可作冢。’复言:‘欲连世封侯而数代天子耶?’钟跪曰:‘数代天子,故当所乐。’便为定墓,曰:‘君可山下百步后顾见我去处,便是坟所也。’下山行百步,便顾见悉化成白鹤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窦婴被处死时,他的免死金牌为何不管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现代有免死金牌吗,在侍奉中失败的马大,司马昭为什么不杀贾充杀成济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窦婴的故事。想了解窦婴为何会被汉武帝处死,他到底得罪了哪些人?汉武帝是否是真心想杀了他,还有他拿出来的遗诏又是怎么回事?只要了解了一下这些问题,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我们先说窦婴是谁,他在汉景帝朝都做

  • 李世民广揽天下人才,却漏掉一人成唐朝祸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就,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李世民真实的相貌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历代皇帝中可谓是无人可与比肩。他虽然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那样的佳话,但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招揽人才的博大胸襟,乃至驾驭人才的手段,都比刘备要高出好几个档次。李世民的用人标准,几乎到了无下限的程度。他手下将帅们的出身就可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点。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

  • 同样都是汉朝时期的一代名将 后人对待卫青和霍去病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和卫青被称为,霍去病同时期的将军,卫青和霍去病谁更厉害

    对卫青和霍去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两位卓越的军事人才,一个是卫青,另一个便是霍去病。这两位军事天才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不仅把匈奴赶了出去,而且打通了河西走廊,从此,汉朝便与西方世界有了联系,这便后世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但是,上千

  • 孙策在孙权称帝后被封为什么?孙策对东吴的建立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策为什么传位于孙权,孙坚孙策孙权谁最厉害,222年孙权称帝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汉灵帝中平元年(

  • 崖山海战中表现出色的女将领,她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日本人评崖山海战,崖山海战吹得太厉害了,崖山海战灵异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由于数百年来一直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宋朝成为一个病态发展的泥足巨人。一方面拥有领先当时世界的惊人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却与此极不相称,武备实力疲软不振,面对外敌入侵,宋朝枉称天朝大国,却在对外战争中乏善可陈,连遭败绩,别的朝代都能高傲地享受万国来朝、四夷宾服的荣耀,唯独宋朝

  • 唐俭:凌烟阁最惨功臣,就被皇帝当“诱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俭与太宗弈翻译,唐朝怕老婆的宰相,清朝24功臣图

    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文治武功还是个人德行,在古代皇帝中,一直是被视为圣主明君的样板。论及个人德行,身为皇帝,他却几乎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良嗜好,史书中记载中显示,他的主要爱好貌似只有三项,一项是写诗,一项是书法,一项是射猎。他对王羲之的行书推崇备至,曾经把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赐给亲信大臣。他一生还留

  • 秦昭襄王在渑池之会上,为什么不敢扣留赵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昭襄王嬴稷评价,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渑池之会是什么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昭襄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秦昭襄王之所以没有像扣留楚怀王一样,在渑池之会中扣留赵惠文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秦国方面,秦昭襄王并没有扣留赵惠文王的意思;第二是赵国方面,赵惠文王在奔赴渑池之前也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

  • 三国时期孙吴的实际建立者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时期的魏国是谁建立的,对孙策的人物评价,三国时期的建立者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

  • 手上并无实权的秦昭襄王,是怎么废掉宣太后跟魏冉等外戚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昭王怎么扳倒宣太后,历史上的宣太后结局,秦昭襄王墓

    大家好,说起秦昭襄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昭襄王前期可能是宣太后执政或者主政的,但是大家都没了解到的是这个王并不是傀儡,他在太后主政期间是有一定权力的,而且权力是很大的。从灭义渠事件就能看出来,是秦昭襄王和宣太后密谋灭掉的,如果是个傀儡跟他商量干嘛。战国策里有个很明显的事例:昭王元年,韩国请

  • 东吴皇帝孙亮有什么政治成就?历史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评价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历史是怎样评价刘备的,刘备的政治才能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孙亮于赤乌六年(243年)出生,相传母亲潘淑有孕时时曾梦见有人将龙头授于自己,不久就在建业宫内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