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将领韩通被满门抄斩,赵匡胤知道后痛哭

五代将领韩通被满门抄斩,赵匡胤知道后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4/1/23 7:36:10

公元907年,盛极一时的唐朝覆灭,五代十国时期拉开帷幕,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又一个割据混战时代。在长达5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小国林立,军阀连年混战,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中原大地沦为血火疆场。直到后周显德元年,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登基后,以一统天下为己任,他以非凡的胆识和才干,内修政理外强甲兵,其作为和功业,完全不是五代乱世那帮昏暴之君所能比拟。

后周于数年之间迅速崛起,一派兴盛气象,连北方号称天下无敌的契丹都被他打得招架不住,眼看柴荣就将成为又一个终结乱世、一统天下的盛世明君。可惜天妒英才,显德六年六月,才39岁的周世宗柴荣,一病不起,并不治而亡。英明一世的柴荣,死前却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把心腹大将赵匡胤提拔为检校太傅、殿前都检点,成为手握后周兵权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谁知赵匡胤背叛了柴荣重托,眼看周世宗留下7岁幼子柴宗训继承帝位,他自己又手握重兵,起了不臣之心。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后,赵匡胤利用自己在军中的人脉和影响力,争取到一大批实力派武将的支持和拥戴,在建隆元年正月初一,谎称出兵抵御契丹,调动大军离开汴梁。

在汴梁城外的陈桥驿,后周将士发动兵变,赵匡胤假模假样地半推半就一番后,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赵匡胤这次兵变篡位事件,在五代十国时期并不稀奇,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靠这种篡逆手段上位。万幸的是,赵匡胤又和这些人迥然不同。他从五代乱世走来,亲眼见证了五代时期的短命王朝成批出现又昙花一现般迅速消亡的悲剧,决心把这些当成前车之鉴,做一个真正收服民心、开创万世基业的明君。

因此,赵匡胤从兵变当天开始,就处处留心,竭力显示出不嗜杀人的仁义之风、大度恢弘的王者之气,以获得天下臣民认同支持。他在黄袍加身后,第一件事就是和三军将士约法三章,第一不准侵害杀戮后周少帝柴宗训和皇太后,第二不准欺辱杀戮后周文臣武将,第三不准抢劫后周的府库财产,并且再三申明,“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违令者杀无赦。

在赵匡胤的严加约束下,这场兵变几乎兵不血刃地圆满成功。然而百密难防一疏,中间还是出了岔子。后周大将韩通,兵变当天正在皇宫值班,听闻赵匡胤造反,不觉大吃一惊。他急忙从皇宫中跑出来,“惶遽而归”。《宋史》没有说明他要去干什么,很有可能是想赶回家中照顾家小。谁知此时赵匡胤大军已经进入汴梁城,与韩通撞了个满怀。赵匡胤手下武将王彦升认识韩通,知道他不是赵匡胤的嫡系,此时又慌慌张张东奔西跑,疑心他是想组织反抗,当场把他斩杀。王彦升一不做二不休,又跑到韩通家里大开杀戒,韩通“妻子皆死”,被满门抄斩。

赵匡胤知道后,痛惜不已。韩通不是一般人,他担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官高爵显,人品端方正直,威望极高。更为重要的是,韩通才能全面,除了军事才能卓越,在抗击契丹、征伐南唐的战事中屡立战功。而且善于治理民政和水利,他主持的葫芦河治理工程,和黄河治理工程、汴梁城营建工程,都卓有成效,后周军民都对他赞誉有加。

他虽不是赵匡胤嫡系,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但素来与赵匡胤关系还算和睦,因此赵匡胤满心盘算着将来重用他,利用他的威望和才能为己效力。谁知道出了这么大岔子,部下武将们杀谁不行,偏偏把韩通给杀了,不仅让他日后失去一个得力助手,更为关键的是韩通这样的正人君子被满门抄斩,严重影响了赵匡胤的明君形象。赵匡胤赶紧采取补救措施,专门下达罪己诏,一方面追悼韩通,追封他官爵谥号,一方面阐明真相,说明不是他所为。并且“怒彦升专杀,以开国初,隐忍不及罪”,虽然饶了王彦升不死,但却终身不加封他的官职,以示惩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钟在史籍中是怎么记载的?孙权称帝后追尊孙钟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孙钟,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孙吴武烈皇帝孙坚的父亲,孙权的祖父。与母亲一起居住,至孝笃信,种瓜为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传孙钟一次请三位路过口渴的少年吃瓜,少年们自称是司命郎,为了答谢他欲指引其双亲身后的墓地,询问孙钟是愿世代为侯,还是做数代皇帝

  • 窦婴被处死时,他的免死金牌为何不管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现代有免死金牌吗,在侍奉中失败的马大,司马昭为什么不杀贾充杀成济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窦婴的故事。想了解窦婴为何会被汉武帝处死,他到底得罪了哪些人?汉武帝是否是真心想杀了他,还有他拿出来的遗诏又是怎么回事?只要了解了一下这些问题,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我们先说窦婴是谁,他在汉景帝朝都做

  • 李世民广揽天下人才,却漏掉一人成唐朝祸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就,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李世民真实的相貌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历代皇帝中可谓是无人可与比肩。他虽然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那样的佳话,但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招揽人才的博大胸襟,乃至驾驭人才的手段,都比刘备要高出好几个档次。李世民的用人标准,几乎到了无下限的程度。他手下将帅们的出身就可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点。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

  • 同样都是汉朝时期的一代名将 后人对待卫青和霍去病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和卫青被称为,霍去病同时期的将军,卫青和霍去病谁更厉害

    对卫青和霍去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两位卓越的军事人才,一个是卫青,另一个便是霍去病。这两位军事天才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不仅把匈奴赶了出去,而且打通了河西走廊,从此,汉朝便与西方世界有了联系,这便后世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但是,上千

  • 孙策在孙权称帝后被封为什么?孙策对东吴的建立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策为什么传位于孙权,孙坚孙策孙权谁最厉害,222年孙权称帝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汉灵帝中平元年(

  • 崖山海战中表现出色的女将领,她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日本人评崖山海战,崖山海战吹得太厉害了,崖山海战灵异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由于数百年来一直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宋朝成为一个病态发展的泥足巨人。一方面拥有领先当时世界的惊人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却与此极不相称,武备实力疲软不振,面对外敌入侵,宋朝枉称天朝大国,却在对外战争中乏善可陈,连遭败绩,别的朝代都能高傲地享受万国来朝、四夷宾服的荣耀,唯独宋朝

  • 唐俭:凌烟阁最惨功臣,就被皇帝当“诱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俭与太宗弈翻译,唐朝怕老婆的宰相,清朝24功臣图

    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文治武功还是个人德行,在古代皇帝中,一直是被视为圣主明君的样板。论及个人德行,身为皇帝,他却几乎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良嗜好,史书中记载中显示,他的主要爱好貌似只有三项,一项是写诗,一项是书法,一项是射猎。他对王羲之的行书推崇备至,曾经把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赐给亲信大臣。他一生还留

  • 秦昭襄王在渑池之会上,为什么不敢扣留赵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昭襄王嬴稷评价,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渑池之会是什么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昭襄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秦昭襄王之所以没有像扣留楚怀王一样,在渑池之会中扣留赵惠文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秦国方面,秦昭襄王并没有扣留赵惠文王的意思;第二是赵国方面,赵惠文王在奔赴渑池之前也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

  • 三国时期孙吴的实际建立者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时期的魏国是谁建立的,对孙策的人物评价,三国时期的建立者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

  • 手上并无实权的秦昭襄王,是怎么废掉宣太后跟魏冉等外戚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昭王怎么扳倒宣太后,历史上的宣太后结局,秦昭襄王墓

    大家好,说起秦昭襄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昭襄王前期可能是宣太后执政或者主政的,但是大家都没了解到的是这个王并不是傀儡,他在太后主政期间是有一定权力的,而且权力是很大的。从灭义渠事件就能看出来,是秦昭襄王和宣太后密谋灭掉的,如果是个傀儡跟他商量干嘛。战国策里有个很明显的事例:昭王元年,韩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