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濂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与刘伯温齐名的他是何结局?

宋濂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与刘伯温齐名的他是何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4/1/17 1:04:47

对宋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1310年,时值元朝武宗时期,当年的十月十三日午时,天气已冷。浙江金华义乌的大街上,一位郎中背着药箱急匆匆地赶路,因为邻街的陈家有一位孕妇不小心摔倒,血流不止。在郎中和产婆的共同帮助下,产妇提前产下了一名男婴。产妇的命得以保全,但婴儿哭声如丝,郎中轻微地摇摇头,对婴儿的父亲说:“宋先生,恕老夫直言,早产儿我见得多,但刚满7个月就降生的早产儿,老夫还是第一次见,这孩子气息微弱,恐怕不能长久。”

孩子的父亲名叫宋文昭,是当地的一个秀才,家境贫寒。她的妻子陈氏在前年生下长子宋渊,今年怀的是第二胎,但胎儿刚满7个月却出现意外,导致孩子提前出生。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仅仅7个月就出生的婴儿,成活的概率非常低。陈文昭给孩子取名为宋寿,期望孩子能够长大成人,长命百岁。多年后,这个孩子成为一代大儒,被朱元璋召入麾下,成为明朝的“开国文臣之首”。当然,此时他已经不叫宋寿,而是改名为宋濂。

可能因为早产的原因,宋濂从小就体弱多病,每次生病都要卧床数日,还好母亲细心照顾,才度过童年。宋濂除了是个病秧子外,他还是个“神童”。宋濂六岁入学,入学的第一天先生教孩子们学习《蒙求》,《蒙求》是唐朝文学家李翰编纂的儿童课本,类似于《千字文》,每4个字一句,句句押韵,全文共有2484个字。其他孩子上学第一天都只能背诵前两句,宋濂一发不可收拾,第一天竟然把全文2484个字全部背诵下来,教书先生直呼:“神童也!”。

宋濂读书非常刻苦,一方面跟着先生学习儒学,另一方面自己钻研杂学。15岁时,宋濂到当地一个官员家中,官员随便从书架上抽一本书,然后指其中的一段,宋濂都能背诵下来,以至于当时人们都说,天下的学问,没有宋濂不知道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曾这样描述自己: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可见,宋濂之所以会成为一代大儒,第一是因为他天资聪慧,第二还是自身非常努力。随着宋濂的名气越来越响,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派人来请宋濂入朝为官,当时元朝欺压百姓,苛政入虎,宋濂不愿意做元朝的官员,找了各种借口推辞。元顺帝最后派遣著名的汉臣危素亲自来请宋濂,答应给宋濂一个翰林编修的职务,宋濂为了躲避征召,干脆出家为道士,到观中潜心做学问,不问世事。

当时天下大乱,反元斗争此起彼伏,公元1359年,宋濂已经50岁,有一天,突然有一位大人物请宋濂出山,他胸怀大志,把自己“驱逐元虏”的决心和宋濂畅谈,宋濂大为感动,此人名叫朱元璋,刚占领南京不久,开始逐渐向浙东发展。

宋濂来到南京之后才知道,朱元璋不仅仅请了自己,连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以及叶琛、章溢等浙东名士都被朱元璋请来。论诗词文学,宋濂首屈一指,朱元璋任命宋濂为儒学提举,做文人墨客们的领袖。《明史》云:

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

也就是说,刘伯温和宋濂常常伴随朱元璋左右,刘伯温主要作用发挥在军事方面,而宋濂的作用则在文史方面,宋濂常常给朱元璋讲述古代王侯将相治国理政的道理。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让宋濂做朱标的老师。朱标乃是朱元璋长子,后来的大明朝第一位太子,可见朱元璋对宋濂的认可。

明朝建立后,宋濂为翰林院学士,编修史书、法典都是在宋濂的主导下完成。总之,在明朝初建的时期,宋濂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宋濂对太子朱标的教育也非常成功。朱标在老师的教导下,诚孝敦厚,是一位优秀的太子。因为宋濂学识渊博,文臣们无人不服。朱元璋赞誉宋濂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史》云:

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当然,这里主要是指宋濂的学问第一,若论政治贡献,宋濂在文臣中的政治地位并不及李善长

洪武十年,宋濂68岁,多年的疾病缠身,让他无法再为朝廷出力。在宋濂告老还乡时,朱元璋亲自带太子朱标为宋濂送行,场面十分感人。宋濂回乡后,朱元璋还非常惦记,多次派人前去探望。

三年后,明朝发生了著名的胡惟庸案,宋濂久居故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被锦衣卫抓到京城。原来,宋濂的孙子宋慎是胡惟庸谋逆的从犯,按照法律,全家都要受到株连,宋濂因此被判死刑。好在太子朱标、马皇后等人为宋濂求情,宋濂最终改为流放。但宋濂毕竟年迈,第二年便罹祸夔州,客死他乡。

宋濂七个月早产而生,有幸活了下来,最终成为一代名儒。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宋濂做出卓越的贡献。宋濂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质高尚,宋濂的学生方孝孺曾评价宋濂“公之量可以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之一身”。但命运却没有给宋濂一个完美的结局,他最终儿孙被杀,孤老边疆,让人扼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是如何成功的?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夏国灭亡的原因,李元昊死因,西夏太祖

    你知道李元昊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中国的西北部,曾经有过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它与北宋同时存在,在北宋灭亡后不久,也亡于金人之手。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男主人公之一的虚竹娶到一位公主,公主的国籍就是西夏。西夏开国之君,名叫李元昊,只是和历史中大多数开国之君结局不同,

  • 魏忠贤只手遮天,却被刚继位的朱由检迅速清除,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秀清天父附体是怎么装的,朱由检后面的皇帝是谁,遮天里面刘云志最后怎么样了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自己也有很多义子,最后为何迅速被扳倒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魏忠贤崛起之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许多官员甚至不惜认其为义父、干爷。不仅自称九千岁,麾下更是有五虎、五彪、十狗为祸,一时权势达到巅峰,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绝顶人物。明朝宦官的

  • 孟古青有着怎样的经历?她为何成为清朝唯一一位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一个总兵带多少人,清朝83总兵,清朝的那些王爷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你知道孟古青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如果说“清朝有一位废后”,大家会想到谁?可能很多人会提到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即如懿传中的如懿,延禧攻略里佘诗曼的角色)。正如我们所了解,继后的结局被囚禁到死、葬礼草草了事、未能与皇帝合葬,而是进入纯惠皇贵妃地宫。但是等等…万事俱备,只欠了一

  • 唐玄宗为权力都能杀三子 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何会让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玄宗发动的战争,唐玄宗杀三子,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玄宗让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李隆基迫于无奈逃出长安前往蜀地,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从中看出,李亨称帝在先,玄宗无奈之下退居二线成为太上皇,单从这点看,就不存在“让出皇位”一说。玄宗为让出皇位的原因:年轻时唐玄宗是位精明的君主,在

  • 说到功高盖主,秦国名将王翦的结局为何却不同于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翦和韩信哪个厉害,秦国名将王翦第用哪一计打败楚国,秦国名将王翦怎么读

    在古代,功高盖主的事情时常发生,一般情况下,只有臣子出现功高盖主的时候,皇帝就会以各种理由杀掉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出于皇帝的嫉妒,或者是忧虑,因为出现功高盖主的人通常会有些得意忘形,皇帝怕他们在这个时候造反,一跃从臣子变为主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韩信。今天我爱历史网要说的功高盖主是另一种情况,与前面的恰

  • 安史之乱造成的后果有多大 该动乱为何会成为唐朝的转折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安史之乱,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玄宗李隆基可以说是唐朝最出名的一位皇帝,在位时间也是最长的,他开创了唐朝的极盛时代,也就是后世常说道的“开元盛世”。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执政后期居然发生了“安史之乱”这样的悲剧。“安史之乱”的发生也使得唐朝开始由盛转衰,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 卢俊义被认为是梁山第一高手,他为何却被燕青几次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水浒传梁山十大高手排名,卢俊义从梁山回来后的遭遇是什么,卢俊义上梁山的前因后果

    说起梁山上众好汉,108人之中,武艺高强的人着实有不少,天罡星中最多,林冲、关胜、呼延灼等五虎将,是公认的一流高手;朱仝、花荣、史进等八骠骑,武艺稍弱,可以认为是准一流高手;其实花荣武艺是完全可以进五虎的,他曾和秦明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且箭术高超。其他像李应、鲁智深、武松等人,也完全可以入五虎

  • 安史之乱后安禄山生活如何 安禄山为什么会死在儿子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史之乱后安禄山什么下场,安禄山之死的真相,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禄山被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安禄山一下就想到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在唐朝的政治和文化都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时候,以安史之乱为节点,唐朝由盛转衰,可以说安禄山有这很大的影响。安禄山竟然这么有本事?那安史之乱后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安禄山为什么会死在自己儿子手中呢

  • 朱武在梁山的地位为何远远不如吴用,只排在第四个等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用是怎么上梁山的,吴用放在三国什么水平,宋江和吴用有多坏

    在《水浒传》中,有这么一个人物:明明拥有过人的智慧、一身的真才实学,却一无地位二无用武之地,难以进入梁山集团的权力核心层,只能屈居于一个擅长玩弄权术的知识分子之下,只有在前者实在搞不掂的局面下才能偶露峥嵘,此人可说是憋屈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梁山好汉。说到这里,你会想到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

  • 为何说华高是明朝武将中的另类?只因一打仗就称病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的觉华岛,大明风华朱瞻基御驾亲征,明朝黄金华

    说起古代的武将,大家的印象一般都是勇武过人、骁勇善战,带领军队冲锋陷阵,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大明朝的众多将领中,如常遇春、傅友德、花云等人都是如此,不过明朝功臣庙中,排名第十一位的巢国公华高,却生性胆怯,一听说让去打仗,就称病不去,实在是武将中的另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