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最后为何只有韩信惨死

同样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最后为何只有韩信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33 更新时间:2024/1/19 1:46:2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惨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邦,出身普通家庭,却不用心种地,整天游手好闲,典型的小混混,甚至被他老爸称为无赖。因为精通世故,混了个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官,后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于楚汉之争中大败项羽从楚军,开创了大汉王朝,也算是草根逆袭的楷模。

客观来说,刘邦在用人方面要强过项羽,至少他可以做到不刚愎自用,只要是用能力的贤能,甚至可以放下高贵的身段予以重用。他之所以能多得天下,有三个人其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就是被称为汉初三杰,也是大汉王朝开国功臣的张良萧何及韩信。若没有他们三人,就算刘邦能力再强,也很难一统天下。

张良作为首席谋士,从刚开始就为刘邦出谋划策,甚至多次用计谋令刘邦脱离险境;萧何作为文臣的一把手,主要负责军队及刘邦所辖地盘的后勤管理,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韩信作为军队的统帅,指挥大军冲锋陷阵,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朝建立后,在一场庆功会上,刘邦总结了自己能坐上皇位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不是刘邦谦虚,而是客观事实。同为汉朝三大开国功臣,为何张良、萧何能够得以善终,而韩信却被刘邦惨杀呢?

一、张良:假托神道明哲保身

据记载,张良一直体弱多病,且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汉朝建立后,张良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迷惑,他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就托辞多病,闭门不出,从曾经的帝王之师退居二线,把注意力转移到黄老学说的研究。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从不参与谋划,对刘邦一点威胁都没有。

二、萧何:自污名节以保全性命

萧何本是韩信的伯乐,却在刘邦决定出掉韩信时,他不遗余力地出谋划策,还用计把韩信诱骗至宫中斩杀,为后人留下了“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典故。韩信被杀后,萧何更加受宠,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这对刘邦来说具有很大的威胁。精通黄老之术的萧何,深知他现在极为危险,说不定会成为下一个韩信。于是,他不仅把家产捐给朝廷,还大肆强占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说他坏话,留下骂名。本来对萧何动了杀心的刘邦,听说这些事后,就认为萧何不足为虑,然后就放过了他。

三、韩信:功高震主而不知,导致凄惨的下场

作为军队的统帅,韩信军事能力相当强悍,战争之时深受刘邦器重。汉朝建立后,韩信曾经的惊人战绩被刘邦看作一种极大的威胁,几乎夜不能寐。于是,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把他贬为淮阴侯。也许天才都有缺陷,而韩信的缺点就是太单纯,相信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萧何,独自来到了皇宫中,结果被吕后用计斩杀。

韩信临死之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他当初真的起兵造反,输赢也未可知;如果他果断把兵权主动交出,然后学习张良和萧何,采取明哲保身的方式,也许可以幸免于难。但历史没有假设,韩信的被杀,令很多人感到惋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有哪些共同点?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诞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人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一方面是出自家族利益,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各自抱负不同从而造成的选择不同,至于他们几乎被灭族,则是由于他们各自的遭遇不同而已。这三个人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都是来自琅琊诸葛家族。诸葛诞、诸葛亮、诸葛

  • 李斯为何会斗不过赵高?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因李斯与自己的执政理念相吻合,而将其提拔为丞相,此后李斯便成为了秦始皇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废分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驰道车同轨等重大决策中,李斯堪称居功至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帝国设计师,却在秦二世时被赵

  • 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有多另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非常大方,逢年过节,都喜欢给大臣们发福利。例如,过年的时候,朝廷重臣会收到20万钱、200斛粮食和近200斤的牛肉。唐朝时期,唐玄宗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比较另类,他喜欢撒钱。例如公元713年九

  • 被低估的开国皇帝是谁?儿子的名气比他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罗贯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隋炀帝野心勃勃总是想干大事,但他用错了方法,花费太多人力财力在开凿大运河和广建宫殿上,大运河和宫殿都修好之后,他又不休养生息,而是忙着开疆扩土,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对他稍有不满的人都被酷刑对待,老百姓被逼得不得不反。618年4月11日,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同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的真正目标不是李建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斩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虽然历史上总这么说,具体真实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被逼无奈,但事实真的如此嘛,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的李世民刚从边疆平叛回来,准备是第二天去见自己的父亲李渊的,而他的弟弟和哥哥们早就给他准备

  • 康熙如果没有成功擒住鳌拜,孝庄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康熙擒鳌拜时失败,孝庄太后会有什么对策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自古而有,相权与皇权相对立。皇权想要扩大权力,就必须与相权发生争执。自秦皇开辟三公九卿制以来,宰相与皇帝之间因此长期不和。中央集权在唐朝最为出名。唐太宗常常与大臣魏征争辩,他多次对皇后说要想杀了魏

  • 刘邦是怎么认识魏王豹的宠妾薄姬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曾经刘邦做过一件事情,让大家觉得非常吃惊,而且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作为宗室子弟,当时魏豹是魏国的贵族,那个时候,秦国踏遍他们的国土。魏豹也是背负着恢复家族荣耀的使命,和其他兄弟一起揭竿而起。可是在当时几经周转,魏豹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投到了项羽的账下。项羽确实英勇善战,可是他并不懂得用人,那

  • 诸葛亮去世前,他是如何保儿子平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就是诸葛亮了,我们都知道他神机妙算,而且曾经他被称为卧龙先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智慧让我们所有人都觉得羡慕。而且这位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代表,如果读过历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其实诸葛亮很有成就。可是他对于自己的儿子要求却不高,诸葛亮只是想要儿子以后能够平安地活下去,他的儿子

  • 和珅自尽后,他的小妾们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起和珅,想必大家第一印象都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扮演的那个角色,不仅格外会拍马屁,而且很是卑鄙,当年在王刚老师的演绎下,这个和珅的角色已经完全深入人心了。但毕竟电视剧虚构的成分较多,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和珅并不是如此,身为满清第一美男的和珅不仅颇有才华,而且官位也比纪晓岚大得多,十分受乾隆帝的

  • 明朝谏臣刘球为何会惨死?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谏臣刘球为何会被肢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明朝正统八年(1443)九月的一天,在姚江(今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山的山顶,一位布衣之士成器,郑重地设立了明朝大臣刘球的灵位,牺牲香烟齐上,敬酒者三,而后率领家人嚎啕大哭,涕泪如雨,如丧考妣。成器哭祭之事,被明朝人邵宝作诗曰:“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