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历史上的卫子夫不敢动陈阿娇?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卫子夫不敢动陈阿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58 更新时间:2023/12/6 10:56:38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阳春上巳佳节,少年天子刘彻于祓禊的归途中遇见平阳府的歌女,佳人歌尽桃花,少年心舒欲醉,待到子夫有幸为天子侍衣时,一切水到渠成。也许连举荐人平阳公主都想不到,这位寒门歌女会成为日后百姓口中“霸天下”的展翅凤凰。而若干年后,风从洛阳起,香至长安城,利州少女武媚娘经过命运锤炼,杖杀高宗原配王皇后取而代之。那么为何武后能对王皇后赶尽杀绝,而卫子夫却未能打击陈皇后呢?

为什么武则天敢杀了王皇后,而卫子夫却不敢动陈阿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根基不同。

卫氏其人,身世寒微,河东平阳人,父不详,母曾为平阳侯家僮。由此可以看出,在儒术为纲的汉代,卫子夫作为私生女出身实在不堪。年少无以为凭,唯有承教歌舞成为府伎方能获得些许生存空间。

不光彩的出身是永远的软肋,哪怕卫氏能母仪天下宠冠后宫,仍旧不得不在汉宫中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而反观陈皇后,窦太主与堂邑侯之女,朝堂亲友众多。作为亲表姐与武帝两小无猜,窦太主又是武帝登的一大助力,于是才有了“金屋藏娇”的杜撰以及椒房得宠十余年的佳话。

两相比较,卫子夫的实力和根基与陈皇后悬殊实在太大。若非陈皇后无所出,若非卫子夫运气好生了皇长子,陈皇后未必会跌落凤座。

而武则天乃唐初功臣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杨氏为隋朝皇族。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西魏旧族,唐皇室旧亲。二人单从出身家世来看旗鼓相当,因此才有一决高下的机会。

第二、性格差异。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同为家奴出身,因美艳得皇帝青睐,因色衰而爱弛,子夫与飞燕何其相似。子夫克己,飞燕跋扈,即便如此,二人均如藤萝般离开王权便无所依附,直至朱颜渐消,君恩随年华一起不可追,到底是没有自我。

而武则天宛如山间蔷薇,美艳是次,与之并存的智慧和野心才属难得。十二岁丧父,十四岁离开母亲入侍太宗却未能出头。但,唐宫的夜风再凉,感业的青灯再暗,都没能动摇志存高远的向上之心。终于,迷恋她许久的高宗带着她和她的荣耀二入唐宫。她也离至高无上的金座越来越近。

鸾镜朱颜尤胜君,天教我辈登青云。武则天能从低谷爬到云端自然离不开雷霆手段和铁石心肠,更离不开她的坚忍不拔。空前绝后也好,离经叛道也罢,鸿图霸业谈笑间,至少,她为自己活过。有了自己明确的的追求和信念,自然能有所向披靡的须眉之豪情。

第三、与皇帝的感情基础不同。

子夫得幸于少年天子的临时起意,得宠于偶然怀孕后皇帝的垂怜体恤。若不是陈皇后无所出,武帝在二十九岁之际迫切希望让长子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子夫也不一定能走上凤座。

后来武帝老迈却愈发贪恋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子夫亦不再年轻,李夫人赵婕妤之流常伴君侧,子夫母子与皇帝的情分渐淡,疑心渐浓。等到卫青身死,霍去病亡故,暗处的敌人们随时准备伺机而动,子夫与太子更难心安。

武则天少女英姿意气风发,个性鲜明,是高宗年少时便倾心的一眼万年。所以后来许她昭仪之位,许她母仪天下,许她临朝干政,许她恣意描画。这种纵容,是宠,也是真的爱。所以即便知晓王皇后和萧淑妃有隐冤,武后要发落二人时也由她。

结语:卫子夫与武则天同为皇后,结局大不相同。卫子夫一生温婉顺从,却在晚年因儿子蒙冤再也无法继续隐忍。巫蛊之祸后,子夫与武帝即便没有反目,也再难回头,只得就死。武则天一生强势,且对圣宠权势拎得清看得透,知道如何争取和利用君恩,更懂得充实自己的羽翼成为自己的依仗,面对朝堂和后宫中的强敌不会心慈手软。从某种程度上说,二者的丈夫都可称东风,但最终是自身因素决定了二人各自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成帝迷恋美色荒废朝政 ,赵飞燕有何迷人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绥和二年春,一代昏君汉成帝,死于赵合德的床上,年仅46岁。据史书记载,汉成帝此人虽然没有子嗣,但一直身体强健,而且从来不失人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壮的皇帝,却最终被两个女人玩死,以至于中风口不能言不久便去世。造成这一切的人物就是赵合德,但准确的说,导致这一悲剧的是赵合德的姐姐赵飞燕,这两只燕子飞入

  • 蒋玄晖:身处唐末的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古代时期封建制度盛行,虽说封建王朝的社会制度,与百姓思想与如今截然相反,但是不够否认的是古时候,能够常年久经不衰的王朝比比皆是。所谓的大唐盛世就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巅峰时期,唐朝自从立国以来经济实力,与社会发展就一直在快速变动着,从对外贸易方面就可以看出,唐朝的国力究竟有多么强盛。当今国内综合

  • 汉武帝为什么要亲自办一个平民的案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郭解不是达官权臣,也不是世袭贵族,甚至都算不上是个有钱人家,虽说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了他的名字和主要经历,但在以官位作为标准的封建社会,说到底,郭解仍然是一个平头百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官无品之人,为什么会令汉武帝亲自下令逮捕,并在朝廷上议论其案,且最终将其灭族了呢?他又是触动了汉武帝的

  • 赵奢打了一场胜仗,就成为战国名将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提到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也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位将领。在战国时期,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位将领,自然是最顶级的存在。当然,对于战国七雄来说,也不是所有的战役,都和这四位名将有关。比如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是孙膑这位将领的杰作,再比如吴起曾在河西

  • 什么是丁税?雍正要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继位登基后,陆续推动新政改革,其中让李卫在江苏试行的,便是摊丁入亩制度。所谓摊丁入亩,从字面意思理解,其实就是将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丁税(即人头税)摊入田地之中,以田税取代丁税。什么是丁税?丁税,又称“丁赋”

  • 揭秘:周勃为什么能够安定刘氏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在临终时说,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她改变了刘邦与大臣们“非刘氏不得为王”的盟约,封诸吕为王。吕后死后,诸吕作乱,在诸大臣用计骗得吕禄北军兵权以后,果然是周勃统帅北军,诛杀了诸吕,稳定了局势。此后,周勃等人又共议拥立刘邦的四子刘恒为皇帝,即汉文帝,刘氏天下得到了安

  • 宋真宗赵恒作为宋朝第三位皇帝,他一生中有多少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赵德昌,又曾名赵元休、赵元侃,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章怀皇后潘氏(公元968年-公元989年),忠武节度使潘美第八

  • 蔡珽是如何扳倒年羹尧?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蔡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六十一年,对川陕总督年羹尧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他作为西北地区的封疆大吏,一方面要协助抚远大将军胤禵平定叛乱,另一方面还要密切关注朝廷动向,因为康熙已经是风烛残年,哪位皇子将会成为继承人,直接关乎到年羹尧的前途。当年

  • 揭秘:历史上的虞翻能力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个成语叫做“虚位以待”,说的是战国魏国公子信陵君的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也演绎了一番这样的故事,他在朝廷上设立了一个座位,而为其设座的这个人却并不在本朝为官,而是东吴国的一个臣子。虽然这时候东吴已在名义上服从于他这个皇帝,但毕竟东吴还是独立的,所以曹丕的这一举动还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这个人在东

  • 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高祖十一年(前196)被封为代王,是刘氏第二代、汉朝第五个皇帝。公元前179年,刘恒正式即皇帝位,为汉文帝。汉文帝开创了中国中央集权封建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一生节俭,当皇帝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