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让魏延守卫汉中,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刘备让魏延守卫汉中,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1/19 9:01:48

刘备称汉中王以后,需要一员大将守卫汉中,以抵御来自北方曹魏方面的进攻。在当时众人看来,能担当此任的人应该是张飞,而张飞也自认为非己不可。可刘备却出人意料的任命了魏延,真是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刘备提升魏延为镇远将军,都督汉中并兼任汉中太守,魏延一下子成为一方令人瞩目的封疆大吏。那么,刘备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人事安排,一众大臣又是在为什么吃惊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我们先来看看刘备称汉中王时任命的四大将。前将军关羽,当时在总督荆州,其重要性不知道要比汉川强多少倍,不能再做其他考虑。后将军黄忠,这个人是跟随刘备的战将,打成都功勋显著,被刘备提拔为后将军。为了这个任命,诸葛亮还担心关羽不理解,实际上是很大一部分人不服气,但刘备知道他,所以要任命。实际上是刘备征战,中军需要一名能战之将,经过入蜀作战的考验,刘备身边需要他,所以也不能放到北边去。另外,黄忠这个人是不是年龄太大?身体状况还能不能胜任长期行伍已经不得而知。按理说,在靠近雍州这个地方作战最合适的人是左将军马超。马超这个人,有长期在雍凉地区作战的经验,和西北少数族裔关系融洽,怎么看都应该是马超。但问题在于马超这个人一直想独立,为此目的曹操给他一个徐州刺史都不干,他甚至为此而不惜牺牲父亲及其全家百余口。一个时刻想自立的人,在汉中地区周边又有根基,让他没有约束地独立带兵在外,刘备敢吗?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家都想到了张飞而不是马超。那为什么不是张飞呢?不是张飞不如魏延,也不是张飞这个人不能善待士卒,不适合到汉中这个已经荒凉了地方长期驻守,而是张飞的位置更重要。仔细想想,一个名满天下的“万人敌”大将,曾经打败过名将张郃的人,刘备刚起事就跟随着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哪个方面能比不上他魏延?张飞这个右将军还兼任着巴西太守,看看这个地理位置就知道,这是一个挑担子人的位置。对于益州和三辅地区,这儿是中间;对于荆州和益州,这儿也是中间。不要认为荆州在关羽手中,当时州的地理概念很重要,荆州本身就是三家共占,在这儿随时都会有战事发生。而东北方向一旦有事,张飞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另外,打仗有中军的主要方向也会有偏军的辅助方向,刘备需要一支偏军,这个将领也只有张飞。当然,这一切都隐藏在一个大的概念之下,那就是刘备的战略思想,后面再说。

剩下的就是魏延。

刘备使用魏延有两个原因两个目的。原因一是信任,二是魏延有这个能力。魏延是刘备的部曲,就是说他除了是汉中王国的兵还是刘备私人的兵,当然作为将领也同样如此。这样的将领刘备了解并信任不足为奇。既然了解,刘备肯定知道魏延的能力,所以这不是刘备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十分的把握。我们不知道魏延在驻守汉中之前有些什么样的表现,但我们不知道并不代表刘备也不知道。一个人在以后能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肯定会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获取,这个过程只有刘备最为了解。两个目的,一是刘备要提拔中生代将领,二是刘备的战略思想问题。前面提到的四大将,除了一个不敢用不能用的马超,其他三位都已经老了,无论是从未来考虑还是现实军队建设考虑,刘备要进行梯队建设,都要选拔培养一批人。益州本土人有家族利益,刘备用起来需要慎重,一个刘备了解的魏延符合选拔标准。

最后就是刘备的战略方向了。

刘备集团的战略方向有两个,即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宛洛和秦川。宛洛方向是从荆州北上进攻樊城进而夺取许都,秦川方向是从陇上向东进攻长安进而夺取洛阳。宛洛方向见效快但风险大,秦川方向见效慢但风险小。不管有没有关羽的丢荆州,刘备都倾向于宛洛方向。是汉中这儿已经没有多少人口运粮困难,还是刘备自认为自己在荆州有基础?又或者是刘备已经老了想见效快一点儿不得而知。后来刘备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东征,就说明这个问题。在东征时,赵云曾建议刘备出秦川,但刘备没有采纳,这就是说,秦川方向刘备暂时没有打算作为进攻方向。不是进攻方向却不能不防守,因为汉中丢不得,丢了汉中,蜀地不保,这是根基问题,马虎不得。不过,经过两次大战和曹操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汉中已经是人口稀少,曹魏想再夺汉中必须要有大动作才行。在这种形势和刘备的战略思想指导之下,汉中需要有人守,这个人必须有能力,或者说守卫汉中要稳,只少不能快速丢失。既然如此,刘备在这儿不可能屯住太多兵马,大军应该是在东部。

还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刘备问魏延:“今天委任给你重任,你上任后准备怎么办?”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之兵)而来,请为大王据之;偏将十万之众到来,请为大王吞之。”一个“拒之”一个“吞之”,总结的何其到位,难怪刘备要说很好。所谓“拒之”、“吞之”,从敌方来说就是大打和小打的问题,大打,就是要吞并蜀汉,任谁都必须是举全国之兵。小打,也就是占一座山,夺一块地,这才是汉中这方主将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把这件事归纳一下,刘备不可能给魏延很多兵,主公不在这儿,也不可能让你去进攻魏境,所以,专职防守的魏延说的是:敌人来多少人,我就干多少人的活儿。这非常符合刘备的战略指导思想,反过来也能证明,张飞以及其他众人还没理解刘备是怎样看待汉中的。这才是刘备真正看中魏延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麾下文臣武将并不弱,为何却无法得到天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普遍对蜀汉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原因之一:文臣武将方面,曹魏和东吴同样不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蜀汉的文臣武将要高于曹魏和东吴,其实并不

  • 费祎成为执政大臣后是怎么被刺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国在刘备时期就设立了丞相,后来刘禅继之,但由于继任者威望能力不足,后来这第一执政大臣就成为大将军一职。继承诸葛亮为执政大臣的是蒋琬,蒋琬之后是费祎,这两人能力显然不能和诸葛亮相比,但还是继承了诸葛亮一系列的执政方针,颇有点儿“萧规曹随”的意味。只是这个费祎是非正常死亡,在宴会上被人刺杀而死,成为

  • 逢纪:袁绍部下的谋士,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曾经是三国早期最有实力的诸侯,手底下也是人才济济,仅文臣谋士就有沮授、田丰、审配等等。因为乌巢粮仓,许攸这个人似乎比上面几个人还有名。袁绍身边还有一个人,这个人不太有名却能量巨大,有两个人就是毁在了他的“口里”。这个人是谁,他又是表现出怎样大的能量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

  • 汉宣帝没有穷兵黩武,为何影响力还是无法与汉武帝相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千百年来,秦皇汉武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千古一帝,那么汉武帝是做了那些事,让他成为了西汉一朝最具影响力的帝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推恩令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阳谋,创新的剪除了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同时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汉武帝的

  • 揭秘:糜氏两兄弟对刘备的事业帮助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一生有两个最为灰暗的时期,丢掉徐州和失去荆州。不过,第一次丢掉徐州后刘备很快就东山再起了,而丢掉荆州后刘备就没有这般好运气了,他不仅没有夺回荆州来,还因为兴师伐吴导致了再一次的惨败,致使蜀汉国更加的疲敝。徐州东山再起和失去荆州,细想这两次不同的经历,有两个关键的人物糜竺和糜芳,正是因为这两个人的

  • 张郃是怎么当上曹魏西北大军主将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之战,曹魏主帅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军失元帅,将士失色,魏军前线军事形势十分危急。紧急关头,将领们推出了张郃为军中主事,统率全军,而张郃也不负众望,出马“勒兵安阵”,节度众将,终于安定了军心,一直等到曹操的到来,将魏军撤出汉中,避免了魏军更大的损失。一般认为,提出让张郃统率全军的是夏侯渊的司

  • 曹操选太子公开征求意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成为魏王后,马上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选太子。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有制度,那就是立嫡立长,一般的帝王对待这件事都是决定了告诉臣子们就是了,但曹操却在公开场合下征求意见。曹操敢违背汉制称王,对臣子的掌控绝无问题,曹丕等三兄弟为一母所生,且都已成年,也不担心未来继承人坐不住这个王位,那他公开征求意见是

  • 袁术为何在刘备得到徐州后要做第一个发难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兴平元年(194年),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也因此一跃成为一等军阀。按照地缘政治,任何势力的崛起必然引发周边势力的敌视,刘备也是如此。有意思的是,第一个跳出来对刘备发难的军阀不是曾经与刘备交战的曹操和袁绍,而是之前与刘备无冤无仇的袁

  • 揭秘蜀国高官父子俩,被诸葛亮树为榜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忠良信实,思想忠诚纯正,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任用。”这里说到的董允,他不仅得到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他的父亲董和更是被诸葛亮树立为幕僚同侪们应该效仿的榜样。那么,蜀汉国这俩高官父子都做了那些事得到了诸葛亮的高度赞扬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

  • 郭嘉在曹魏是何地位?曹操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汉末三国时期,郭嘉无疑是一位名气远扬的谋士了。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私下结交英雄豪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在东汉末年,郭嘉曾投奔到袁绍麾下。不过,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