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麾下文臣武将并不弱,为何却无法得到天下呢?

刘备麾下文臣武将并不弱,为何却无法得到天下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4/1/8 12:41:2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普遍对蜀汉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原因之一:文臣武将方面,曹魏和东吴同样不弱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蜀汉的文臣武将要高于曹魏和东吴,其实并不然。刘备麾下虽然武有“五虎将”等猛将、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但曹魏和东吴方面其实并不弱于刘备。

曹魏方面,曹操麾下堪称人才济济,文有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等人,武将也有曹仁、曹洪等曹氏宗族,夏侯渊、夏侯惇等夏侯氏,以及以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为主的一众猛将。

东吴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的存在感较低,但文臣也有张昭、张弘、顾雍、陆逊、虞翻、鲁肃、诸葛瑾等人,武将也有周瑜甘宁,吕蒙、黄盖、韩当、丁奉、周泰、凌统、太史慈、朱然、朱桓贺齐程普潘璋等人。

综上所述,虽然蜀汉的文臣武将比较为人所熟知,但实际上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讲,不仅占不到多少优势,反而处于一定的劣势。尤其是蜀汉后期一定程度出现了人才短缺,相较于曹魏和东吴反而处于了劣势。

原因之二:刘备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迅速崛起后根基不稳

刘备虽然拥有汉室宗亲的身份,然而乱世当中,钱粮兵马和地盘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皇嗣血脉传到他这一代,其实已经毫无优势可言。在刘备起兵之时,天下各方豪强已经拥有了相对稳固的根基之地,且势力全都在刘备之上。

而自刘备起兵以来,由于没有固定根基,长期处于寄人篱下的窘境之中,虽曾短暂入主徐州,却又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流离失所。直到赤壁之战中,刘备以刘琦的名义趁机占据荆南四郡,这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开始了崛起之路。

然而,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的那样,赤壁之战前夕天下局势其实已经大定,此时的曹操雄踞北方,中原地区尽入其手,乃是天下实力最强者;盘踞江东的孙权虽然地盘不大,但历经父兄三人治理,也是根基稳固,也只有危机四伏的荆州和忙着与张鲁争斗的益州最为可取。

事实上,占据荆州、益州后的刘备的确开始了疯狂的崛起之路,而在之后与曹操争夺汉中取胜后,势力更是一度达到巅峰。可惜的是,由于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再加上崛起的过于迅速,反而出现了根基不稳的情况。

原因之三:荆州、汉中太过关键,蜀汉势力盛极而衰

鉴于赤壁之战前后的天下局势,荆州、益州、汉中的确是刘备能够迅速崛起的有效途径,可惜荆州和汉中之地太过关键,曹魏和东吴都不会轻易放手,再加上刘备根基不稳,容错率实在太差,直接导致蜀汉与两强爆发激烈争夺后迅速盛极而衰。

先说荆州之地,荆州不仅是曹魏南下的关键,也是东吴的西大门且直接威胁东吴腹地,同时又是蜀汉东出的关键所在,这直接导致荆州成为了曹魏、东吴、蜀汉三方争夺的焦点。赤壁之战后,东吴和蜀汉结盟,导致曹魏南下无望后战略重心转向西凉,失去了曹操这个巨大威胁后,蜀汉和东吴的联盟因为荆州的归属而迅速分化。对于孙权来说,他不希望一个新崛起的势力时刻威胁自己腹地,哪怕这个人是曾经的盟友,他更希望将刘备牢牢锁死在益州之地。于是,便有了孙权讨还“南郡”之争,继而引发了“湘水划界”事件,之后则有了襄樊之战期间的“白衣渡江”,刘备自然也不想困死于益州,为了夺回荆州,进而爆发了“夷陵之战”,结果导致蜀汉实力大损。

再说汉中之地,赤壁之战后曹魏南下受阻,转而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最终成功占据西凉之地。刘备占据益州之后,汉中之地便成为了曹魏和蜀汉争夺的关键。对于曹操来说,西凉刚刚平定不久,而其主要势力又集中于中原地区,关中乃是连接中原和西凉的关键,一旦刘备占据汉中,将时刻威胁到关中地区,曹操势必要调集重兵应对刘备对关中的威胁。因此,曹操选择了率先夺取汉中,希望利用地利将刘备牢牢锁死在汉中以南,刘备自然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和曹魏展开了激烈争夺,虽然最终赢得了汉中之战,却也让刚刚崛起的刘备付出了惨痛代价。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崛起本就比较晚的蜀汉却占据了最容易引起争端的两个地区,这直接导致了他的盛极而衰。虽然此后蜀汉平定了南中之地,但却早已失去了争霸资格。

综上所述,纵观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蜀汉即使一度发展至巅峰,但与曹魏和东吴比起来,却始终是最弱的那一个。尤其是丢失荆州后,困守益州、地盘和人口均处于劣势的蜀汉,与其他两国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诸葛亮北伐谋取转机失败之后,蜀汉便已经早早退出了天下争夺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费祎成为执政大臣后是怎么被刺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国在刘备时期就设立了丞相,后来刘禅继之,但由于继任者威望能力不足,后来这第一执政大臣就成为大将军一职。继承诸葛亮为执政大臣的是蒋琬,蒋琬之后是费祎,这两人能力显然不能和诸葛亮相比,但还是继承了诸葛亮一系列的执政方针,颇有点儿“萧规曹随”的意味。只是这个费祎是非正常死亡,在宴会上被人刺杀而死,成为

  • 逢纪:袁绍部下的谋士,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曾经是三国早期最有实力的诸侯,手底下也是人才济济,仅文臣谋士就有沮授、田丰、审配等等。因为乌巢粮仓,许攸这个人似乎比上面几个人还有名。袁绍身边还有一个人,这个人不太有名却能量巨大,有两个人就是毁在了他的“口里”。这个人是谁,他又是表现出怎样大的能量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

  • 汉宣帝没有穷兵黩武,为何影响力还是无法与汉武帝相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千百年来,秦皇汉武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千古一帝,那么汉武帝是做了那些事,让他成为了西汉一朝最具影响力的帝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推恩令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阳谋,创新的剪除了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同时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汉武帝的

  • 揭秘:糜氏两兄弟对刘备的事业帮助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一生有两个最为灰暗的时期,丢掉徐州和失去荆州。不过,第一次丢掉徐州后刘备很快就东山再起了,而丢掉荆州后刘备就没有这般好运气了,他不仅没有夺回荆州来,还因为兴师伐吴导致了再一次的惨败,致使蜀汉国更加的疲敝。徐州东山再起和失去荆州,细想这两次不同的经历,有两个关键的人物糜竺和糜芳,正是因为这两个人的

  • 张郃是怎么当上曹魏西北大军主将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之战,曹魏主帅夏侯渊被蜀汉大将黄忠斩杀,军失元帅,将士失色,魏军前线军事形势十分危急。紧急关头,将领们推出了张郃为军中主事,统率全军,而张郃也不负众望,出马“勒兵安阵”,节度众将,终于安定了军心,一直等到曹操的到来,将魏军撤出汉中,避免了魏军更大的损失。一般认为,提出让张郃统率全军的是夏侯渊的司

  • 曹操选太子公开征求意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成为魏王后,马上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选太子。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有制度,那就是立嫡立长,一般的帝王对待这件事都是决定了告诉臣子们就是了,但曹操却在公开场合下征求意见。曹操敢违背汉制称王,对臣子的掌控绝无问题,曹丕等三兄弟为一母所生,且都已成年,也不担心未来继承人坐不住这个王位,那他公开征求意见是

  • 袁术为何在刘备得到徐州后要做第一个发难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兴平元年(194年),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也因此一跃成为一等军阀。按照地缘政治,任何势力的崛起必然引发周边势力的敌视,刘备也是如此。有意思的是,第一个跳出来对刘备发难的军阀不是曾经与刘备交战的曹操和袁绍,而是之前与刘备无冤无仇的袁

  • 揭秘蜀国高官父子俩,被诸葛亮树为榜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忠良信实,思想忠诚纯正,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任用。”这里说到的董允,他不仅得到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他的父亲董和更是被诸葛亮树立为幕僚同侪们应该效仿的榜样。那么,蜀汉国这俩高官父子都做了那些事得到了诸葛亮的高度赞扬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

  • 郭嘉在曹魏是何地位?曹操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汉末三国时期,郭嘉无疑是一位名气远扬的谋士了。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私下结交英雄豪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在东汉末年,郭嘉曾投奔到袁绍麾下。不过,在认

  • 和姜维一起投降魏国的将军都有哪些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大军伐蜀,邓艾自阴平偷袭成功,蜀后主刘禅投降。投降后的刘禅下了一道命令,让大将军姜维投降。姜维投降并不是将士们的心愿所在,于是史书说他投降时“将士咸怒,拔刀斫石”。身为大将军,姜维不可能直接带领所有的士兵,他手下还有高、中、低三个等级的将领,因此,他的投降至少是得到了高级将领的拥护并执行。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