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赤壁之后黄盖是什么下场?消失匿迹10几年他去了哪?

在赤壁之后黄盖是什么下场?消失匿迹10几年他去了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61 更新时间:2024/2/4 22:15:5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黄盖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赤壁之战后,黄盖销声匿迹了10几年,才重现“江湖”。

这“销声匿迹”的10几年,既隐约反应了东吴发展的艰难,也反应出黄老将军的不足之处。

“销声匿迹”十几年

赤壁之战后,黄盖有两次见诸史书的事迹。

一次是武陵蛮作乱,进攻城邑。

黄盖临危受命,担任太守。

当时,城中只有郡兵500,寡不敌众。

黄盖打开城门,引敌入城。

待到敌军一半进城后,黄盖引兵猛击,斩杀数百,敌军奔走,逃回各自邑落。

黄盖以只诛魁首,胁从不问的政策,发起讨伐。

从春打到夏,巴、醴、由、诞邑侯君长,都以礼来降,叛乱平息。

第二次是长沙益阳县被山贼攻破,黄盖率军平定。

武陵、长沙,都属于南四郡,赤壁之战后为刘备所占据。

215年,吕蒙袭南三郡后,刘备与孙权以湘水为界。

而武陵,以及属于长沙郡的益阳,都在湘水以西。

也就是说,武陵、益阳,是在吕蒙“白衣渡江”后才为孙吴所占据的。

219年冬12月或220年春,武陵、益阳才为孙吴所占据。

因此,黄盖守武陵、战益阳的事迹,最早可能发生于赤壁之战10年后!

这10来年间,孙权集团发起过多次军事行动,但黄盖都似乎没有出现在战斗序列中。

黄盖在干什么呢?

老本行

赤壁之战前,黄盖的主要事迹是镇压山越。

每当遇到难搞的山越寇难之县,黄盖都会前去坐镇。

当时,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开发程度都很低,山越的人口比重极大。

赤壁之战时,黄盖给曹操的诈降信中提到:(孙权)以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可见山越人口比重之高。

山越,当时未入东吴户籍,屡屡反抗、攻击东吴,给东吴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正如陆逊在与孙权谈论山越时所说:腹心未平,难以图远。

因此,东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安抚、平定山越。

实际上,赤壁之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陆逊的工作也与黄盖类似。

《三国志.陆逊传》中,陆逊的事迹也主要是在与丹阳、会稽等地的山越打交道。直到吕蒙“称疾”回建业时,陆逊主动献取荆州之策,才被吕蒙推荐前往“图关羽”。

赤壁之战前,黄盖一直在与山越打交道,赤壁之战后,黄盖理应”重操旧业“了。

因此,后来武陵蛮作乱,黄盖再次作为平乱老手,前往解决问题。

讨伐山越,也能出大成果

不过,讨伐山越,也是能出“大成果”的。

陆逊曾建议:可(壮)大部队,取其精锐。

因此,陆逊平定丹阳山越时,曾“得精卒数万人”,攻鄱阳山越时,“料得精兵八千余人”。

其余将领平定山越的成果也十分丰厚。

贺齐攻建安、汉兴郡山越“料出兵万人”,平豫章山越“得众万余人”。

凌统讨“山中人”,“得精兵万余人”。

山琮讨山岳,“得精兵万余人”。

诸葛恪“三年得甲士四万”。

据统计,孙吴政权从200年-237年,38年间,通过讨伐山越得精兵十几万人,占到其总兵力的60%。

那么,为何别人讨伐山越都有足以见诸史书的“大成果”,黄盖却“销声匿迹”呢?

黄盖的短板

《三国志》对讨伐山越的记载,对“成果”有一个基本要求:得精兵。

或许,如果不能通过讨伐募得精兵,就只是寻常的“治安管理”,不值得史书特别提及吧。

要击败山越,需要军事才能,而能消化、募集山越,则需要政治才能。

而黄盖在政治上的短板十分明显。

黄盖在石城县时,对县吏说:我是个武官,不懂文事。日常政务文书处理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只管尽心尽力去办,如果你们不尽心,我保证不会对你们鞭抽杖击。

后来,两位县吏违法乱纪,黄盖将他们抓来:我记得我和你们保证过不会对你们鞭抽杖击对不对?

黄盖确实没有对他们鞭打杖击,而是直接把他们砍了。

看来:黄盖不但不过问文事,而且,对政务官员,不出事就不问,出了事直接砍掉,几乎没有日常沟通。

如果不能配合政治手段,仅仅只是武力打击,效果自然有限了。

因此,黄盖虽能做到使“山越怀附”,但无法进一步“羸者为民,壮者为兵”,将山越组织起来,纳入东吴的编户,真正壮大东吴实力。

所以,黄盖10几年间,勤勤恳恳,但其作为不见诸史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黄盖勤勤恳恳,但因缺乏“文攻”,难以将山越“羸者为民,壮者为兵”,因此没有大功可称。

因此,黄盖最后只做到偏将军,官职远低于同一辈的程普韩当等老将。而其平山越的事迹也不为史书所详载。

但是,勤勤恳恳,护一方平安的事迹,为百姓所牢记。

《吴书》记载:(百姓)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

而今天,黄盖镇、黄盖寺、黄盖湖等地名,也表达着民间对这位护一方平安将领的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大臣胡广是个什么样的人?留下一世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明朝大臣胡广的故事。公元1402年六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炮火连天,燕王朱棣的大军正在攻打南京城门,南京城危在旦夕。在南京城内,翰林院编修吴溥的家中,有四位老乡正在饮酒。在家国存亡之秋,四位老乡的聚会,

  • 解忧公主对汉朝有哪些贡献?为什么能得到汉宣帝刘询的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解忧公主的故事。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的一天,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汉宣帝刘询要亲自出城去迎接一位重要人物。在古代,皇帝亲自出城相迎,那可是天大的礼遇。而能够获此殊荣者,不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就是如董卓、曹操等将皇帝当傀儡的枭雄。

  • 他是西汉国舅田蚡,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田蚡从成为外戚到真正享受外戚待遇的过程,也是王太后等人共同奋斗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权谋、谨小慎微和果决。因而,随着王太后和刘彻地位的水涨船高,田蚡的功名利禄也逐渐提升,归附的势力也越来越庞大,所作所为也逐渐张狂起来,终于为自己埋下了一个无解的大雷。尽管田蚡在宫里有人,但当初刘彻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姐姐

  • 历史上真实的富察氏是什么形象?她有何魅力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富察氏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都说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人,每一个妃子都貌美无比,但事实是许多妃嫔与皇帝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甚至有些妃子入宫一辈子都未曾见过皇帝。在封建社会,皇帝纳妃嫔入后宫,或为了维持稳定臣心,或为了延续子嗣,或为了保持邦交和平,或为了自己的审美喜好。总之,事实就是皇帝

  • 如何正确评价王振?他到底是奸佞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王振的故事。土木堡一战,明军中最精锐的三大营损失超过三分之二,随军的顶级文臣、高级武将几乎全部战死,连明英宗本人也成了瓦剌骑兵的俘虏,更加严重的是‘永宣盛世’在这一刻被彻底终结。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王振也就自然而然的成

  • 说到我们熟悉的项羽,他为何会有千古无二这样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项羽,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评价可是非常的多,尤其是他的勇猛让很多人都为之佩服。而且他还是有史料记载中最能打的人,更是自立西楚霸王。那么他到底是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千古无二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自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但日慕君

  • 杨荣为何会被朱棣重用?她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杨荣为何会被朱棣重用?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1399年,朱元璋驾崩的第二年,建文帝得知燕王朱棣正在密谋造反,于是派遣谢贵、张昺、张信等人秘密逮捕朱棣。不料,在关键时刻,张信选择秘密投靠朱棣,朱棣因此设计诱杀谢贵、张昺等人,然后夺取北平周边的兵权,正式宣布 “

  • 刘备借荆州的地盘不还,他背后有何靠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借荆州的地盘为何敢不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败北。在此之后,荆州被刘备、曹操与孙权三家划分,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南郡之战后,周瑜把南郡南岸分给了刘备,当时刘备屯兵于公安,他

  • 古代有哪两个皇帝,终于在60岁和67岁高龄时登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自秦始皇建立封建帝制以来,天下的野心家和诸侯王只有一个愿望成为皇帝。他们为了这个愿望,一生都在努力拼搏,但是皇帝的宝座太抢手,竞争很大,基本上半路就被淘汰了,有些人坚持不下去放弃了,不过中国古代有这么两个皇帝,他俩坚持奋斗了一生,终于在60岁和67岁高龄时登基称帝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

  • 周亚夫维护了西汉政权的稳定,但为何说他的结局很可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名臣周亚夫的结局可谓是十分悲惨,他因无法承受羞辱,最后绝食抗议,结果五天后病逝身亡。一代功臣周亚夫,导致他走向悲剧的应该是这两件事情,第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还有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有人说周亚夫的政治觉悟太低,导致他虽然立有多项功劳,结果还是没能换得一个善终。对于周亚夫来说,他平定七国之乱,维护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