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大臣胡广是个什么样的人?留下一世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

明朝大臣胡广是个什么样的人?留下一世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16 更新时间:2023/12/18 17:03:21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明朝大臣胡广的故事。

公元1402年六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炮火连天,燕王朱棣的大军正在攻打南京城门,南京城危在旦夕。在南京城内,翰林院编修吴溥的家中,有四位老乡正在饮酒。在家国存亡之秋,四位老乡的聚会,被史书记载下来,其中一人成为笑谈。

且说聚会的四人都是当时朝中的官员,这四人分别是翰林院大臣解缙(江西吉水人)、翰林院编修王艮(江西吉水人)、翰林院编修胡广(江西吉水人)、翰林院编修吴溥(江西崇仁人)。其中,解缙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是江西读书人的领袖。胡广、王艮、吴溥三人分别是建文二年的状元、榜眼和第四名。四人都是饱学之士,都在翰林院供职,又是江西老乡,所以每逢大事,都要小聚一下,以抒己见。

这次聚会的背景比较特殊,因为正值靖难之役的末期。四年前,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炆(建文帝)继位,朱允炆偏信黄子澄齐泰等人开始大肆削藩,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为了自保,发兵“清君侧”,史称“靖难之役”。战争打了三年多,朱棣最终兵临南京城下。南京的臣子们人心惶惶。所以,这有可能是四人最后一次聚会,因为朱棣一旦攻破南京,大家的结局如何,都无法预料。这次聚会由吴溥做东,把其他三人邀请到家中。《明史·王艮传》记载了这场聚会:

燕兵薄京城……解缙、吴溥与艮、靖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

在如此历史背景下聚会,他们身为朝廷官员,自然要讨论当前时局。此时解缙说:“若南京城破,我必将杀身成仁。”胡广说:“若是南京失守,我将以身殉国!”解缙和胡广二人说得大义凛然,让人十分“佩服”。再看王艮,他坐在桌前,一句话都没说,只顾空流泪。这场聚会最后在非常悲痛的氛围下解散。

大家走后,吴溥的儿子对吴溥说:“解缙和胡广真是忠君爱国之人,让人感动!”不曾想,吴溥对儿子说:“你被表象误解了,解缙和胡广二人只会讲空话,真正忠君爱国之人,是你王艮叔叔!”吴溥的儿子不是很理解,话音刚落,只听隔壁的胡广对家人大喊:“外面兵荒马乱的,把家里的猪看好,别让猪跑了!”吴溥此时对儿子说:“你看,胡广连一头猪都不舍得,怎么敢夸口舍弃自己的生命呢?”

《明史·胡广传》云:

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墻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

当天夜里,南京城发生了著名的“金川门之变”,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朱橞突然倒戈,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在一片火海中消失。朱棣入城时,胡广和解缙慌忙前去迎接,投靠了朱棣,把昨天的“杀身成仁”、“以身殉国”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再看王艮,听闻建文帝下落不明,王艮自杀了。

结局正如吴溥所言,慷慨陈词的胡广和解缙最终变节,而不说话的王艮以身殉国。最尴尬的是胡广,此人连一头猪都不舍得,还敢妄言以身殉国,留下一世笑柄。

朱棣登基后,开始重用胡广。朱棣成立内阁后,胡广成为第一批进入内阁的7人之一,是明朝首批内阁成员。即使胡广在永乐一朝位高权重,但在青史上,却留下了贪生怕死的骂名。

另外,朱棣在位时,胡广和解缙二人都是当朝重臣,又是江西老乡,胡广曾把女儿许配给解缙的儿子解祯亮。后来解缙犯罪,解祯亮被连累流放辽东,胡广曾单方面撕毁婚约,好在胡广的女儿性格贞烈,割掉一只耳朵为未婚夫守节,直到解祯亮被赦免,她仍然嫁给了解祯亮。

胡广身为永乐重臣,明朝首批内阁成员,名气很大。但在名节方面,尚不如其女。特别是胡广在不舍得一头猪的情况下妄言以身殉国,诞生了“胡广贪生”的历史典故,留下历史笑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忧公主对汉朝有哪些贡献?为什么能得到汉宣帝刘询的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解忧公主的故事。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的一天,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汉宣帝刘询要亲自出城去迎接一位重要人物。在古代,皇帝亲自出城相迎,那可是天大的礼遇。而能够获此殊荣者,不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就是如董卓、曹操等将皇帝当傀儡的枭雄。

  • 他是西汉国舅田蚡,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田蚡从成为外戚到真正享受外戚待遇的过程,也是王太后等人共同奋斗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权谋、谨小慎微和果决。因而,随着王太后和刘彻地位的水涨船高,田蚡的功名利禄也逐渐提升,归附的势力也越来越庞大,所作所为也逐渐张狂起来,终于为自己埋下了一个无解的大雷。尽管田蚡在宫里有人,但当初刘彻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姐姐

  • 历史上真实的富察氏是什么形象?她有何魅力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富察氏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都说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人,每一个妃子都貌美无比,但事实是许多妃嫔与皇帝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甚至有些妃子入宫一辈子都未曾见过皇帝。在封建社会,皇帝纳妃嫔入后宫,或为了维持稳定臣心,或为了延续子嗣,或为了保持邦交和平,或为了自己的审美喜好。总之,事实就是皇帝

  • 如何正确评价王振?他到底是奸佞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王振的故事。土木堡一战,明军中最精锐的三大营损失超过三分之二,随军的顶级文臣、高级武将几乎全部战死,连明英宗本人也成了瓦剌骑兵的俘虏,更加严重的是‘永宣盛世’在这一刻被彻底终结。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王振也就自然而然的成

  • 说到我们熟悉的项羽,他为何会有千古无二这样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项羽,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评价可是非常的多,尤其是他的勇猛让很多人都为之佩服。而且他还是有史料记载中最能打的人,更是自立西楚霸王。那么他到底是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千古无二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自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但日慕君

  • 杨荣为何会被朱棣重用?她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杨荣为何会被朱棣重用?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1399年,朱元璋驾崩的第二年,建文帝得知燕王朱棣正在密谋造反,于是派遣谢贵、张昺、张信等人秘密逮捕朱棣。不料,在关键时刻,张信选择秘密投靠朱棣,朱棣因此设计诱杀谢贵、张昺等人,然后夺取北平周边的兵权,正式宣布 “

  • 刘备借荆州的地盘不还,他背后有何靠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借荆州的地盘为何敢不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败北。在此之后,荆州被刘备、曹操与孙权三家划分,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南郡之战后,周瑜把南郡南岸分给了刘备,当时刘备屯兵于公安,他

  • 古代有哪两个皇帝,终于在60岁和67岁高龄时登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自秦始皇建立封建帝制以来,天下的野心家和诸侯王只有一个愿望成为皇帝。他们为了这个愿望,一生都在努力拼搏,但是皇帝的宝座太抢手,竞争很大,基本上半路就被淘汰了,有些人坚持不下去放弃了,不过中国古代有这么两个皇帝,他俩坚持奋斗了一生,终于在60岁和67岁高龄时登基称帝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

  • 周亚夫维护了西汉政权的稳定,但为何说他的结局很可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名臣周亚夫的结局可谓是十分悲惨,他因无法承受羞辱,最后绝食抗议,结果五天后病逝身亡。一代功臣周亚夫,导致他走向悲剧的应该是这两件事情,第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还有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有人说周亚夫的政治觉悟太低,导致他虽然立有多项功劳,结果还是没能换得一个善终。对于周亚夫来说,他平定七国之乱,维护西汉

  •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影视剧中,樊哙多为一个英勇无惧的武士形象,他为人忠诚、威猛,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史记》中,其实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很高,称如果没有他那沛公的大业几乎半途而废,指的就是在鸿门宴上,樊哙机智救出刘邦。也正是通过此事,后人在看樊哙时,会觉得他不止忠勇神武,还足智多谋,如果只从外表看或许还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