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诸葛亮吗 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诸葛亮吗 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21 更新时间:2024/1/17 8:04:3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蜀汉灭亡和诸葛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蜀汉仅仅存在了四十二年就灭亡,真正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试想,如果当初刘备没有建立蜀汉政权,而是带着自己的手下直接向曹操投降,那蜀汉就不会灭亡了。

是不是感觉很荒谬?套用“诸葛亮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的逻辑,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蜀汉最先灭亡,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诸葛亮不仅没有加速这一过程,反而为蜀汉政权续了很久的命。

蜀汉在三国中国土面积最小,其辖区仅包括今天的四川,云南东北部以及陕西汉中地区。在并不广袤的国土中,绝大多数是山区,仅有成都平原和汉中两个地方真正适宜大规模人口居住和开展农业生产。所以蜀汉的国力在三国中最弱。根据统计,蜀汉鼎盛时期全国的兵力不过十万,是孙吴的二分之一,曹魏的四分之一。这个兵力已经是蜀汉人口数量能够支撑得起的最大值了。

古代战争,说白了比拼的就是人数。蜀汉在兵力方面已经远远落后其他两国,能够自保已经不错了,所谓一统天下不过是痴人说梦。

说诸葛亮是蜀汉灭亡的自愧祸首,其理论基础无非是:蜀汉明明国力最弱,诸葛亮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年年兴师动众北伐,劳民伤财,这加速了蜀汉社会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崩溃。按照这种推论,如果诸葛亮能够采用保守防御的策略,安心抓蜀汉的经济,或许这个政权灭亡得不会如此之快。说实话,能得出这种结论,实在是过于天真。

如前所述,因地理环境的限制蜀汉国力在三国中最弱。农业时代,人们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善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只能“靠天吃饭”。无论再怎么去发展生产,诸葛亮也没法让蜀汉的耕地面积超过其他两国,更没法实现粮食亩产量的飞跃。所以,即便去不断地抓生产,提升国力,蜀汉国力提升的速度也赶不上曹魏,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当曹魏的力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一旦向蜀汉动手,那这个政权便只有坐以待毙的份儿。

诸葛亮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击,以攻为守。尽管几次北伐并没有开拓太多国土,但对曹魏关中地区的经济和秩序造成了巨大破坏,打乱了曹魏经济发展的部署。再加上东吴在东南部的不断骚扰,这使得曹魏内部始终需要保持战时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能够发挥自己出色的才能,保证蜀汉在战争中的损耗远远小于曹魏。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到了,没有任何一条史料记载在诸葛亮掌权期间蜀汉百姓日子过得水深火热,反而三国志中记载蜀中在诸葛亮的治理下,秩序井井有条,相当不错。

以攻为守,实际上就是拼消耗。这是在敌我实力悬殊过大的情况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当然,诸葛亮不断北伐还有另一重原因,那就是转移内部矛盾。蜀汉内部看似风平浪静,但实则暗流涌动。刘备带去的荆州集团和本地的益州集团水火不容,荆州集团作为外来者地位居然高于益州本地集团,而刘备北方人的身份则让蜀汉本地的士族对他没有任何归属感。自古以来,实现内部团结的最佳方法就是树立一个强大的外敌。只要大家有共同的敌人,那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和解。所以,诸葛亮希望通过发动对外战

争来搞好内部团结。

如果不这么干,蜀汉内部士人的矛盾必然激化、公开化,进而极大地损耗蜀汉的国力。长此以往,甚至不需要外敌入侵,蜀汉便从内部先行瓦解。到时候别说四十二年,就是二十四年蜀汉也未必能撑得到。所以,说诸葛亮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完全是无稽之谈。不夸张地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五虎上将后代都有谁 他们后代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五虎上将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建立蜀汉,无疑是三国混战中的赢家,他的成功离不开被誉为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的辅佐。他们是那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名将,各个忠勇狭义,虽然已经过去了近2000年,但至今仍为人们顶膜礼拜,奉若神明。蜀汉之后,这五位虎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这么做有什么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口含米,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智慧化身,鲁迅先生就说过:“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多智而近妖”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恰当的概括,《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也确实是如此。《隆中对》料定天下三分,博望坡火烧曹军,

  • 刘备四个儿子中除了刘禅是皇帝外 其他儿子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儿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因为认了丁原、董卓两个义父,还有一个生父,而被冠以“三姓家奴”的名号,但在正史上,吕布与丁原并非父子,可刘备却有过三次抛妻弃子的经历,另外有一次是被张飞所抛下,在公元196年,刚投靠刘备的吕布被军阀袁术所收买,因此进

  • 在三国时期被废黜的皇帝都有哪些人?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被废黜的皇帝都有哪些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

  • 明神宗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是如何与文官集团斗争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神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汉时期,郡县制、官僚制被确立为中央集权王朝的基本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国王和世袭贵族共治国家的规则被打破,至高无上的皇帝和百官之首的丞相共治天下的规则形成,皇权、相权成为了王朝权力运行的两级。西汉灭亡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东汉

  • 张居正的一生遇到过哪些贵人?他是如何成为内阁首辅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居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嘉靖四年五月初五日,湖广荆州府江陵县的张家喜气洋洋地迎来了一名男婴的降生,恰好不久前张家老太爷梦到了白龟(祥瑞之兆)浮出水面,于是,这名被家族寄托了光宗耀祖希望的男婴就得名“张白圭”。小白圭确实不负众望,孩提之期即展现出了

  • 都说杨坚是隋朝的开国君主,但却与他父亲杨忠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杨忠的户籍存在问题,他的后裔称其出身关中名门弘农杨氏,后迁居到武川镇。不过后代史学家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普遍认为杨忠家族是山东的寒门。杨忠出生在北魏年间,遭逢天下大乱,他年轻时四处颠沛流离,一度到来到南方的梁朝境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来陈庆之讨伐北魏,杨忠也在

  • 要知道朱高炽可是正值壮年啊,他为什么会突然暴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父亲是永乐皇帝朱棣,母亲为徐皇后。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不过他身体肥胖,不善骑射,而次子朱高煦武艺高强,勇力过人,因此崇尚武力的朱棣更喜欢次子。然而朱元璋却对朱高炽很赏识,甚至说:“孙(指朱高炽)有君人之识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王建这位唐末将领,他又是如何成为前蜀的开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王建是许州舞阳人,长得相貌堂堂,“隆眉广颡,状貌伟然”。王建年轻的时候,是横行乡里的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王建一度成为成为逃犯,之后参加军队,“后为忠武军卒,稍迁队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880年,黄巢率领义军攻陷长安城,唐僖宗仓皇

  • 李岩作为李自成身边最具谋略的人,他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军广为人知,在这批部队里有一位谋士:李岩。他是一个被称为“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知识分子。崇祯13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山(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夔州古城)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参加了李自成的起义军。可以说,李岩作为李自成身边最具谋略的人,是他最早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