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刚刚杀了魏忠贤 大明江山为何就开始垮了

崇祯刚刚杀了魏忠贤 大明江山为何就开始垮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48 更新时间:2024/1/19 19:43:1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忠贤和明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流寇延蔓,生民涂炭,不集兵无以平寇,不增赋无以饷兵。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

上面是崇祯皇帝的谕旨。崇祯登基时,外有强敌不断入侵,内则府库空虚,流民四起。到了崇祯后期,这样的情况更甚。这个时候最需要人心,最需要团结,而一个“钱”字让这些都变为奢望。

上面崇祯的谕旨中“暂累吾民一年”在当年简直成了崇祯的口头禅,意思就是“再暂时辛苦我的百姓一年吧,今年又要给你们加税了!”

“勉从廷议”这四个字,体现了崇祯的一贯推卸责任甩锅的作风,意思是大臣们议论决定的,增加百姓赋税的决定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

历来关于明朝为什么灭亡的原因里,大多把责任推在崇祯身上,说他极端自卑,极端自尊,用人多疑,察察为明,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在位17年阁臣换了50个。除了对朝廷大员刻薄,对百姓也不手软,为筹集粮饷,崇祯开创了“三饷”——“辽饷、练饷、剿饷”。

但是也有研究历史的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崇祯接手明朝前,在魏忠贤实际统治下的明朝并没有缺钱,也没有闹到民穷财尽揭竿而起的地步。

崇祯上吊自杀时,身边只剩了心腹太监承恩,此太监在听到崇祯说:“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时”,却说出了一句让人难以理解的回答:“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提起魏忠贤,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操弄权柄的大太监,在天帝时一度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天启成了不问政事的皇帝,很多大事都出自魏忠贤的决策。按现在的说法,魏忠贤是主管常务的职业经理人。

崇祯时,怎么农民起义军就多得难以扑灭呢?其实这跟大面积闹饥荒有关,赋税很重,饥民遍地,起义军受到打击,可以流向别处,振臂一呼又有很多饥民响应,形成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

崇祯时期的起义军,大多起于黄河沿岸的北方,说白了就是穷、没粮食吃才起来闹事。正是这个“钱”字,才是魏忠贤时期不同于崇祯时期的重要区别。

那么,魏忠贤哪来的钱呢?他没有像崇祯皇帝那样,从北方穷苦百姓身上搜刮银子,而是将手伸向了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因为他们的“承受”能力更强。

魏忠贤活着时,很多地方为其造“生祠”,大部分修建者当然是为了拍马屁,但在辽东将士和河南百姓中却有真心为其修生祠的。这是因为魏忠贤保证了辽东将士的钱粮供应,在河南受灾时,下令“免除赋税、由内库拨款赈灾”。

所以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魏忠贤在时(即天启时期)明朝还算说的过去,而崇祯一登基,明朝就迅速走向灭亡垮了。如果从“朝廷缺钱”这个角度出发找原因,那就是魏忠贤把手伸向了江南的富人,而崇祯把手伸向了本来就民不聊生的穷人。

但是魏忠贤恰恰得罪了江南的“东林党”等官儒。而且从封建正统的观点看,一个太监无论如何也是太监,他的所为也都是非正当的,这样一个专权的太监不上历史耻辱柱谁上?他必须是被丑化的对象。

其实魏忠贤不把手伸向穷人搜刮财源是对的,有效控制了为充盈国家府库而激起民变。明末贪污厉害,很多官员其实家里都有几十万、上百万银子,但对朝廷依然哭穷,这在李自成攻入京城打开贪官污吏的地库时可以证明。

搜刮穷人的钱来作为军饷,镇压穷人发起的农民起义,犹如抱薪救火,只能愈演愈烈。

崇祯皇帝直到逼上煤山,才想起自己的哥哥天启皇帝临终交代的那句“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才觉得自己的哥哥常年悠悠岁月,让魏忠贤主持大计而国家无忧的原因;才后悔自己年年说“暂累吾民一年”而年年加税。讽刺的是崇祯自杀的遗书里对李自成说——进城后勿伤百姓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和曹丕都不敢做的事情司马昭却做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身在邺城的曹丕奔赴洛阳,继承了曹操的丞相与魏王之位。在此之后,曹丕开始着手准备登基之事,他逐步提拔自己的心腹,并将权力迅速集中到自己手中,而忠于曹魏的臣子也不断地威逼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魏王。在众人不断的

  • 范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太傅,范姓得姓始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范武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592年,晋国中军将兼太傅范武子年老退休,开始在自己家府邸颐养天年。范武子退休后,他的儿子范文子也出仕为官,被晋公封为“卿”,范文子成了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官二代”。有一天,本到了退朝返家的时候,范武子一直不见儿子回

  •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几品官 林冲的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林冲教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林冲是水浒中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位人物,在落草梁山之前是朝廷的一名公务员,职位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个听起来威风八面的官名,到底在宋朝是几品,有多大的权力呢?又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军职呢?禁军是负责守卫京师的正规军队,而教头则是负责士兵

  • 陶渊明的仕途生涯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对待子女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陶渊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 赵云已经是五虎上将最后一位了 刘备临死前为何还说赵云不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胜利结束后,刘备进位汉中王,但蜀汉却在这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关羽孤军北伐,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结果东吴夺了荆州,并将关羽擒获,将其杀害。这边刚收到关羽身亡消息没多久的刘备,心痛

  • 西汉丞相韦贤有多受皇帝赏识?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韦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字经》中,有“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的句子,背诵过《三字经》的人对这个故事都很熟悉,它讲的是西汉宣帝时丞相韦贤教子的故事。韦贤(约前148年-前67年) 西汉大臣,字长孺,鲁地邹(今邹城东南)人。据《汉书》记

  • 东吴两大著名术士:虞翻和吴范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有两个著名的术士——虞翻和吴范,前者名气大学问高结局却不太好,最终死于流放之地,后者虽然名气不大却得以在太史令官位上善终。两人都以占卜算演之类的方术称名于世,为什么结局大不相同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虞翻的事情已有介绍,知道的人也比较多,现看看吴范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

  • 赵云如果是袁绍的部下,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荆州失败被杀,几年后刘备执意伐吴,几乎遭到了蜀国大臣一致反对,赵云也在反对之列。那么,赵云如果遇到袁绍这样的主公,命运又会怎么样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赵云反对刘备东征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当皇帝后,马上准备东征伐吴,这几乎是遭到了蜀汉国群臣的一致反对,其中就有翊

  •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萧何吕后心有余悸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秦汉时期也是历史上人们非常熟悉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的秦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秦二世胡亥的昏庸无道,导致了秦朝走向灭亡。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秦朝的灭亡,秦二世是有很多责任的。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秦朝

  • 孙权转手将周瑜取得的南郡让给刘备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取南郡不易,为何孙权转手就借给了刘备,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人们错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事实并非如此。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