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作为储君的赵光义真的弑兄夺位了吗?真相是什么

作为储君的赵光义真的弑兄夺位了吗?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3/12/21 5:36:34

你真的了解烛声斧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烛影斧声”,指的是发生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壬午夜,赵匡胤离奇去世的事件。作为一件千古疑案,此案源于李寿将“烛影斧声”引入《续资治通鉴长篇》引起,而作为赵匡胤去世前后的直接参与者和最大“受益人”,赵光义自然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最大嫌疑人,那么真的是赵光义杀死了兄长吗?

赵光义作为国之储君,根本没有作案动机

此案还要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开始讲起,彼时杜太后病重,于是与宋太祖赵匡胤、宰相赵普定下“金匮之盟”,即宋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赵光义继位,再由赵光义传给四弟赵光美,最后由赵光美传给赵匡胤长子赵德昭(另说赵匡胤传赵光义,再由赵光义传赵德昭)。

虽然至今没有找到该“金匮之盟”的原文,但从宋朝至今却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主要源于订立“金匮之盟”时北宋建立刚刚一年,统治其实并不稳固,而当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太过年幼,赵德昭年仅10岁,赵德芳更是只有2岁,因此后世普遍判断,“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极高,唯一的正义点在于到底是三传还是两传。

而赵光义被作为储君还有一个旁证,那便是一直主张“父死子继”而反对“兄终弟及”的宰相赵普,于开宝六年(973年)8月被罢相,而仅仅一个月之后,赵光义便被封为了“晋王”。要知道,赵光义自北宋建立后不久,即建隆元年(960年)便开始担任“开封府尹”,而“京尹+亲王”则是五代以来的皇储标配,担任开封府尹的赵光义被加封晋王,便等于是确立了储君身份。

赵光义“京尹+亲王”的身份是皇储标配

此外,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一直到开宝九年(976年)去世,赵光义长期直接参与朝政,而且大权在握,而在这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不过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不仅从未参与朝政,而且没有任何实权。

要知道到开宝九年(976年)时,赵德昭已经25岁了,而赵德芳也已经17岁了,如果赵匡胤真的想要父死子继,那么完全有时间对儿子进行培养,可他不仅没有对儿子进行培养,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托孤大臣,这岂不是极为奇怪?

赵匡胤从未对儿子进行培养

如上所述,赵光义显然就是赵匡胤钦定的皇位继承人,而作为国之储君的赵光义,显然是没有作案动机的。要知道,赵匡胤去世之时,赵光义不过才37岁,而赵德昭和赵德芳也完全威胁不到他,赵光义根本用不着着急。

史料记载极为蹊跷,赵光义难有作案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史》、《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四库全书》等史料,包括文人笔记《宋论》,都从来没有怀疑过宋太宗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且均不认为是赵光义杀兄夺位。

虽然李寿将“烛影斧声”纳入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但更多源于他所处的年代距离赵匡胤去世已经过去了200多年,对于此事的真实性已经无法考证,因而将其列入留给后人研究,但他却并未认定是宋太宗杀了赵匡胤。真正将“烛影斧声”作为赵光义谋杀证据的,最早出自于明朝末年,而那时距离赵匡胤去世已经过去了600多年。

关于“烛影斧声”更为详细的记载,多出自于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司马光的《涑水记闻》等私人记载,以及《宋史通俗演义》和《宋宫十八朝演义》等野史演义小说,而这些记载不仅相互冲突,而且极为蹊跷。

例如北宋仁宗时期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虽然未明确指出谋杀之事,但显然更倾向于赵光义谋杀之说,而根据该书的记载,赵匡胤兄弟二人饮酒完毕时是“三鼓”时分,之后赵匡胤便就此睡去,且“鼻息如雷”,到将近“五鼓”时分,这才发现赵匡胤去世。这里的记载便极为奇怪,兄弟二人饮酒议事没有宫人服侍便也罢了,明知皇帝睡着竟然还没人入内服侍?

此外,《续湘山野录》中明确记载“是夕,太宗留宿禁内”,而且蔡东藩的《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的《宋宫十八朝演义》两部野史小说也都沿用了这种说法,但根据司马光和李寿等史学家的考证,宋朝的宫廷制度规定,除了皇帝和尚未出阁的皇子之外,严禁其他男子夜宿皇宫,也就是说赵光义当夜根本不可能留宿在皇宫之中。

如此一来,赵匡胤睡去之后,赵光义自然就要离开皇宫,而此时的赵匡胤还是“鼻息如雷”,赵光义便等于没有了作案时间,又怎么会是他所杀呢?

司马光为赵光义极力辩解,宋皇后动作反而更为反常

如果说文莹的《续湘山野录》暗指赵光义杀兄夺位,那么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便堪称为赵光义辩解的典范了。在《涑水记闻》的记载中,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赵光义的嫌疑,反而是宋皇后在赵匡胤死后的动作更为反常。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不仅表明当夜赵光义没有留宿宫中,而且根本不知道赵匡胤去世的消息,直到宋皇后得知赵匡胤去世之后,要太监王继恩将赵德芳召入宫中,王继恩出宫之后却直接到了晋王府,这才告知了皇帝去世的消息,并要求赵光义尽快入宫,而赵光义则是“王大惊,犹豫不敢行”。

那么,宋皇后为何要将赵德芳招入宫中呢?原因很可能是她想扶立赵德芳继承皇位。宋皇后虽然是赵德昭和赵德芳名义上的母亲,但宋皇后入宫之时赵德昭已经出阁离宫,这就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较为淡薄。而赵德芳当时年纪尚幼,还生活在宫中,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为亲近。

然而,就在宋皇后等待赵德芳入宫的时候,在王继恩等人的催促下,赵光义最终来到了宫中。宋皇后得知来人不是赵德芳,顿时大惊失色,但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了回旋余地,这才无奈说出了“我母子性命,全托付给官家了”这样的话。需要注意的是,“官家”是宋朝皇帝特有称呼,只有皇帝正式举办登基大典之后才可以使用,如今宋皇后当着赵匡胤的尸首便称呼赵光义为“官家”,岂不是典型的心虚表现?

赵光义即位之后,想必也是明白了宋皇后的心思,宋皇后这种不顾大宋江山,为了一己私利就想将皇位传给一个从来没有参与政事的18岁少年,这令其极为不满,甚至充满了防备。因此,才有了赵光义日后对对宋皇后的各种薄凉。

不过,虽说司马光作为一个史学家,他的记载相对要靠谱一些,但由于其北宋官员的身份,而皇帝又是赵光义一脉,他是否有可能故意讨好皇帝而为赵光义辩解呢?这种可能性同样存在。

综上所述,此案作为千古疑案,目前仍然没有定论。不过,若是赵光义真的杀了兄长,那么无疑是赵匡胤自己犯下了致命错误,不仅没有提前培养儿子,而且没有为其留下足以保证顺利继位的势力,更没有对赵光义的势力进行提前剪出,但赵匡胤是这么笨的人吗?显然不是,因此我更倾向于赵光义没有杀兄夺位,他的继位时合理合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与欧阳修并称“晏欧”的晏殊,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轼与欧阳修柳宗元并称,与欧阳修同代的唐宋八大家,杜甫与欧阳修并称

    北宋欧阳修曾写道: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自始至卒,五十余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里欧阳修所评价的人物便是在当时和他并称“晏欧”的晏殊。现在一提起晏殊,我们总是能想起他作为一个词人,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但是同时,晏殊此人其实也是一个相

  • 从世家子弟到寄人篱下,揭秘欧阳询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什么叫寄人篱下,有没有关于世家子弟的小说,寄人篱下什么感觉

    说到唐朝的著名文人,人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潇洒肆意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狂放傲气的贺知章,但是在初唐时期,却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了解一二。他生于安乐却长于乱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能够醉心书法研究,以一手优美的楷书立足于当时,他就是初唐四大家之一,欧阳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欧阳

  • 朱元璋早朝听到鸡鸣,写下一首诗堪称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四首名诗,朱元璋最好的一首诗,朱元璋写的第一首诗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一个建立了汉朝一个建立了明朝。但其实严格来讲,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草根农民。刘邦好歹当过泗水亭长,是秦朝的底层公务员,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一类。而朱元璋不一样,他家往上几代数,都是贫农。他小时候就是个放牛娃,后来又在寺庙当了阵子和尚。所以也有人说他才是唯一的布

  • 历史上秦始皇做了什么被称为是“暴君”?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干了什么,秦始皇为什么称自己为始皇帝,秦始皇都做了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秦始皇做了什么被称为是“暴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若只比较“残暴”,秦始皇估计连前100名都排不进去。如后世常见的大肆屠杀前朝皇室、残杀手足兄弟、大肆清除功臣、无视处于无尽的战火与灾害中的老百姓……这些“暴君”

  • 多尔衮不称帝真的是为了大玉儿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的大玉儿和多尔衮,顺治是多尔衮生的还是皇太极生的,大玉儿爱多尔衮还是皇太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多尔衮为何不称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大清开国史,就绕不过多尔衮和孝庄皇后。一个叱咤风云却又一生不得志的男人,一个美丽多情却又心机深重的女人,这两个人的爱恨情仇总是那么扑朔迷离而又令人唏嘘。多尔衮,一生战功赫赫,大权在握,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离皇位只有

  • 古代娶到公主就能走向人生巅峰吗 他们的婚后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长公主惨图,古代人生女子和离后怎么结婚,走向人生巅峰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娶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能够娶到公主是大部分男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就像现在有很多男人想娶到白富美一样,幻想着既能抱得美人归,又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娶了公主当上驸马爷之后,婚后的生活真的开心幸福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细说驸马的婚后生活,真是一个比一个惨

  • 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原因是什么 吴三桂降而复叛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反清复明为什么会失败,吴三桂定都衡阳,吴三桂三次背叛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三桂投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当李自成亲率六万大军奔向山海关时,此时的吴三桂也派员在北京东不远的三河县迎接大顺军以示投降之意。据传吴三桂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掠走,又闻其父吴襄被拷掠,登时冲冠一怒为红颜,马上又致书多尔衮,

  • 尽管朱高炽当政没到一年,但他的哪些政绩影响着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到朱高炽,朱高炽不喜欢朱瞻基,带着仓库到大明朱高炽死是哪一章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他的儒家思想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之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刘娥在临死前,为何使劲揪住自己身上的衮服不撒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贵妃被赐死,雍齿背叛刘邦几次,汉武帝那么倔强为何下罪己诏

    在之前热播的《清平乐》中,虽然太后刘娥的戏份不多,5集就下线了。但是在历史上,刘娥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是宋真宗的皇后。在宋真宗驾崩后,年仅12岁的宋仁宗即位,太后刘娥则临朝称制,垂帘听政。她一把持朝政竟有11年之久,即便宋仁宗成年,也不

  • 没有不臣之心,也没有本事,雍正处死年羹尧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真实的年羹尧,年羹尧之死,雍正教训年羹尧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年羹尧没有不臣之心,也没有造反的本事,为什么还是被雍正处死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年羹尧虽然飞扬跋扈、铺张浪费,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但是绝大多数问题雍正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真正的过错是得罪人太多和与雍正较劲。年羹尧犯的第一个错是在西北平叛时得罪人太多,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