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要除掉樊哙与吕后有关?真相是什么

刘邦要除掉樊哙与吕后有关?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3/12/31 22:03:10

刘邦弥留之际为何派陈平除掉樊哙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归来,因旧伤发作而就此一病不起,与此同时燕王卢绾在燕地叛乱,刘邦于是命樊哙率兵前往燕地平叛。然而,不久之后刘邦又命陈平和周勃前去杀掉樊哙,幸好陈平留了个心眼,樊哙这才得以幸免于难。那么,刘邦为何在弥留之际,要杀掉这个最初跟随自己,且在鸿门宴上救过自己的樊哙呢?其实这与刘邦晚年与吕后的博弈密不可分。

刘邦晚年的刘吕之争极为激烈

刘邦为瓦解吕氏集团而易储,却不想吕后竟然因此势力膨胀

由于史料的有意淡化,导致大多数人认为吕雉的外戚力量并不强,然而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史记·吕太后本纪》等史料的只言片语来看,吕氏集团在汉初的力量不仅极强,甚至令刘邦都极为忌惮。

西汉建立之后,虽然吕雉的兄长吕泽仅仅被封为了令武侯,但纵观整个反秦战争和楚汉争霸时期,仅仅是被明确标识为吕泽部下的,便有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蛊逢(《汉书》作虫达)、都昌侯朱轸、阳夏侯陈豨、东武侯郭蒙、信武侯靳歙、阳陵侯傅宽、阿陵顷侯郭亭、博成侯冯无择、成陶侯周信等人,且丁复、蛊逢等更是位列十八功侯之一。

如上所述,在汉朝初期的朝堂上,以吕泽为首的吕氏集团不仅力量极大,且在军方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或许正因如此,当吕泽于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因平定韩王信叛乱而战死后,刘邦开始谋划废黜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

而在当时西汉的朝廷中,朝中官员按照出身主要活跃着以下四股势力,即:刘邦曾经的同乡好友丰沛系,如萧何、周勃、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战争期间投靠刘邦的功臣系,如张良、陈平、郦商、灌婴、傅宽等人;分布各地的诸侯系,如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等人,以及前面提到的吕氏集团。

然而,这场易储风波虽是刘邦和吕雉的博弈,但同样也是吕雉、刘盈和戚夫人、刘如意之间的博弈。于是,由于刘邦起兵之前的交情,再加上吕雉妹夫樊哙的关系,丰沛系大多倒向了吕雉,例如萧何,而功臣系也在吕后的拉拢下隐隐倒向了吕雉,例如张良,剩下的两派吕氏集团在吕泽死后本就以吕雉为核心,而异姓诸侯王势力虽大,但对朝政影响力极为有限。如此一来,朝中大臣大多站到了吕雉一边,这直接导致刘邦的易储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

此外,西汉之前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便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早已经深入人心,这则导致大量中立大臣和民间势力对易储的反对,例如被吕后请来的“商山四皓”。

如此一来,刘邦最终只能被迫放弃易储,这不仅导致趁机瓦解吕氏集团的计划泡汤,反而使得吕雉趁机建立起了极为庞大的势力,而这股势力则成为了吕雉后来顺利接管朝政的保障。

刘邦为避免吕氏夺取刘氏江山,晚年想方设法限制吕氏势力

毫无疑问,在历经颠沛流离之后,吕雉早已从当年那个贤良淑德的妻子,成长为了一个心坚如铁的政客。在兄长吕泽去世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皇后位置和刘盈的太子之位,她必须不断扩充和巩固自己的势力,然而她的这一举动,毫无疑问引起了刘邦的猜忌和防范。

我们不妨来看看汉八年以后刘邦的一系列举动,为了稳固刘氏江山,防止吕氏篡权,他可谓是煞费苦心。

1、赵王张敖被废。张耳本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自被陈馀击败之后便长期跟随刘邦,与韩信平定赵地之后被封赵王,作为张耳的儿子,张敖先是被封为成都君,并在张耳死后继承王位。然而汉九年(前198年),有人举报赵相国贯高阴谋刺杀刘邦,结果导致赵王张敖被废,之后虽然明知张敖与此事无关,但还是将其降封为了宣平候。张敖被废虽然事出有因,但另一个巧合之处在于,张敖的妻子不是他人,正是吕雉与刘邦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

2、定立白马之盟。刘邦在逐步消灭异姓王的同时,便分封刘氏子侄为王,以期凭借血缘关系使得他们成为刘氏江山的屏障。然而,随着吕后势力的日益庞大,担心汉室江山被吕氏夺取的刘邦,又不得不与群臣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约,并杀白马取血,用手指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约。

然而,刘邦的这两步棋却在其死后均名存实亡,吕雉在刘邦死后顺利接管朝政,随着政权的不断稳固,不仅大封吕氏为王,而且就连张敖之子张偃也封了鲁王。

刘邦之所以要杀樊哙,只是为了消除吕氏在军方的势力

秦末天下大乱之时,刘邦在丰沛起兵反秦,而吕雉的兄长吕泽则迅速在山东单父起兵,并“发兵佐高祖定天下”,注意这里用了一个“佐”,这说明吕泽的军队是相对较为独立的。此外,冯无择担任的悼武王郎中和周信担任的吕氏舍人,也完全不符合刘邦的官僚体系,这说明吕氏集团甚至还可能有自己一套的官僚体系。

正是由于这层原因,虽然西汉建立之后吕氏集团有的人离开了军队,但吕氏集团在军方的影响力却仍然极大,这一情况直到吕泽战死,才有所改变。而到了汉高祖十年(前197年),随着陈豨起兵反叛,到最终被消灭,吕氏集团在军方的力量这才几乎彻底被瓦解。(汉初七大异姓王,而仅陈豨叛乱就牵扯进去了五位)

虽然樊哙是吕雉的妹夫,但由于其出身丰沛嫡系,在刘邦起兵之前便与其关系极为亲密,因此一直是刘邦极为信任的部下,更何况还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的性命,但一件事情的发生,却动摇了刘邦的这个信念,那便是燕王卢绾的叛乱。

这里必须说一下,卢绾虽然是汉初功臣,但在曹参、萧何、周勃、灌婴等人尚未封王的情况下,卢绾真的有资格封王吗?其实,卢绾之所以被封为燕王,主要由于燕地距离中央朝廷实在太远,又地处异姓诸侯王夹缝之中,刘邦这才在燕王臧荼叛乱被杀后,封了与自己关系最为亲密的卢绾为王,以期对燕地实行间接管理。

然而,让刘邦没想到的是,燕王卢绾在被封燕王之后,竟然也会起了异心,不仅“养匪自重”,还与匈奴相勾结。这种情况下,他就不得不怀疑樊哙是否为了自身利益,而在自己死后转投吕雉。

根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的记载,樊哙领兵出征之后,行军速度极为缓慢,面对这种反常的现象,当时便有人对刘邦说,“樊哙跟吕后串通,想要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可要加以提防啊!”这种情形下,刘邦不得不加深对樊哙的猜忌,不得不担心自己死后樊哙会调转军队杀回关中。

为了彻底杜绝吕氏在军方的势力,为了彻底解决身后的隐患,刘邦在自知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在樊哙娶了吕雉亲妹妹吕嬃的情况下,他不敢赌、也不能赌樊哙的忠心,只能狠心将樊哙除去。

毕竟,只要军队还忠于刘氏江山,那么就算吕氏掌握了朝政,刘氏江山的统治便仍然能够延续,事实上吕雉死后“诸吕之乱”的爆发,证明了他的这种猜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登基之后没有选择大肆清理功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不掌兵、善不治国。在封建政治生态下,面对绝对权势、丰厚利益的诱惑,人的自觉性和道德意识是很不靠谱的;统治者若依靠仁慈维持秩序,结果只有一个:害人害己,南梁武帝萧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而杀人这种方式,对皇帝来说是最简单粗暴的,但也是

  • 夺得荆州却导致联盟崩塌,这么做对孙权有何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蒙白衣渡江夺得荆州,却导致孙刘联盟崩塌,这是明智的选择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19年,受封前将军的关羽让南郡太守糜芳坐镇江陵,将军傅士仁坐镇江夏,在此之后,他率领大部分坐镇荆州的将士围攻襄樊两城。由于关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进攻,于

  • 司马懿是如何夺取曹魏江山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是如何夺取曹魏江山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中记载为中国东汉末年时所发生之事,那时社会环境黑暗,国家内部权力争夺异常残忍,诸侯国摆脱朝廷牵制,彼此之间也展开诸多吞并之战,于此乱世中百姓若独善其身也为难事。诸多势力也于此时纷纷崭露头角,开始各自侵略,最终势力最大

  • 匡衡从早年的励志少年到后来变成贪官,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匡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提起“凿壁借光”的这个成语典故,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主人公匡衡清贫又刻苦学习的精神堪称古代读书人之楷模,其励志故事在两千年来也是盛传不衰,成为勤学苦读的典范,鼓舞了无数人。好学的匡衡最后终于学

  • 鲁肃当年差点成为曹操的部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说鲁肃当年差点成为曹操的部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东吴历史上有所谓的“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鲁肃帮助孙权下定决心抗曹并促成孙刘联盟的建立,曹操在某种意义上算是败给了鲁肃。但鲜为人知的是,鲁肃当年险些成为曹操的部下,而

  • 齐桓公和晋文公相比其他三位春秋霸主,有何突出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和晋文公相比其他三位春秋霸主,有何突出贡献?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

  • 崇祯登基时明朝的政局如何?一定是死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从外部环境来说,崇祯继位之初,明朝的确处境很难:饥荒,灾民,造反,边境危机,可谓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但是,有句话叫做“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如果措施得当,十七年的时间,未必不能走上中兴。但是崇祯显然没做到。人们出于情感角度

  • 历史上的徽柔公主为何会被虐待惨死?她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历史上的徽柔公主为何会被虐待惨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清平乐》里面最火的莫过于饰演的徽柔公主,她的性格堪称剧中相对招人喜爱的,她在剧中的公主一角虽然结局不是很美好,但终归徽柔公主敢跟自己的命运作斗争没有像过去古代女子那样动不动就自杀,一定要让人知道自己受到了多少苦,却不知道自己也是

  • 马超发动潼关之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角色,他不仅武艺高强,忠孝两全,还有一副好相貌——“见马超生得面对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他战许褚、斗张飞的英姿;他年仅十七岁,便随父亲攻长安平叛的风采;他为报仇时的悲愤,都令读者动容不已。然而,只有熟读汉末三国史的人

  • 吕布手下三大名将,曹操为何把最厉害的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吕布,相信大家都知道吕布的勇猛无双,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忽略了他也曾是汉末诸侯之一。事实上,吕布曾经的势力并不弱,除了自己是一流武将外,手下还有着三位一流猛将,就连曹操也赞叹不已,他们分别是高顺、臧霸、张辽。可是为什么曹操留下了臧霸、张辽,却杀了最厉害的高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