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历代君主中,谁的功绩最大?秦国为何能蒸蒸日上?

秦国历代君主中,谁的功绩最大?秦国为何能蒸蒸日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51 更新时间:2024/1/18 22:30:08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君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这个秦国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有的人肯定要说了,那就是秦始皇嬴政啊,还有人说了那肯定是秦孝公啊,反正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其实还真的是这样的,大致的看就是那么几个人最有能力了,但是仔细的一分析你又会发现,其实有一些帝王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的。

秦国历代国君谁功绩最大,这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罢了。

嬴政得益于文臣武将,还有用人之明。然而只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这还得从历史上来看待这个问题。

只用了十年摆平六国,统一天下,都在强调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历史大趋势就是历史发展的动向,包括一个历史的必然和偶然性。这是历史必然有两层含义,一七代明君,二代代重才。这构成了必然。七代没有一个昏君;代代重才,没有一代不重用贤才,这些不简单。这个必然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秦历史上,一共有六百多年三十多君王,最后七代最密切,孝公面临的使命是变法图强,当时并不是最强的国家,必须让自身强大。这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孝公抓住的是这个,完成了应该承担的使命。

惠文王时期,秦国强了,其他六国嫉妒了,六国有识之士想法对付他用合纵策略。惠惠文王是打破六国合纵,就是联横。

秦武王只有三年,举重砸死了,也有作为,名言“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想看看周天子的王城。这时比较强大了,使命是抓住东进中原。前311年派人率领攻打韩重镇宜阳,陕西通河南的唯一通道。秦武王派使出使魏国,联手攻下宜阳。才能兵出函谷关。这关键。甘茂是有才之人,让副手告诉秦王同意联手了,虽然同意,但不能打,功劳就全归你了。召见甘茂,说了三件事,一曾参杀人,这是一个贤人,有一个同姓同名人,曾杀人,给母亲报信了,她知道不会,不理;第二个、第三个来,仍报告,逃了。甘茂告诉秦王,隔不住三个人说。我不是秦国人,我来打天下,你想想会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我没有曾参之贤,你也没有母亲那样信任我,那哪能打得下来。二是张仪无功。他主张合纵,没有人认为他有功,都认在王身上。三文侯烧信。魏文侯派一大将乐羊打了中山国三年,灭了,回来高兴不得了,一见魏文侯,把一筐告状信抬出来给他看。魏文侯不告诉他,支持他,他明白这功劳不仅仅是自己的,跪地说,“主君之力也”。如果得不到信任,能干成点什么?讲完三点,我敢打下来吗?一年打不下来,会有多少人说我坏话,我还能活吗?秦王明白了,订盟约,谁我告状我都不信,打了五个月,没打下来,秦武王收到一大堆告状信。要求撤兵,回信,增兵,拿下来了。秦军可以兵出函谷关。完成了历史使命。

第四位昭襄王功劳更大,在位五十六年。占压倒优势,继续东进,为统一奠定基础。先用魏冉,后用白起。白起斩首二十四万,长平活埋四十五万。不断用兵,基本摧毁六国生力军。甚至能灭六国。可惜没听白起的话。

孝文王在位三天死了,无功无过。

庄襄王异人,在位三年,时间也短,干了两件大事,重用吕不韦,夺了地建东郡。连接齐国切断南北合纵的通道;利用赵燕矛盾占领赵土,削弱赵国。

嬴政时期,不失时机地发动六国战争。十年完成使命。

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七位国君没有一位犯过大错,都有使命感,完成自己的历史重任。这不是有意挑的,根据秦制度,有些是兄终弟及,有些是父死子即。比如,太后与魏冉把昭襄王推上了帝位,这是偶然的。他也能活,安国君也是偶然性。异人继位,也是偶然,不是吕不韦,他也不行。几乎每个都是偶然地当上了。没有一个必然的。但是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昏,都是明君,了不得。贾谊说过,《过秦论》中说,奋六世之余烈。继承了前六世的功业,到第七代连续努力得以统一天下。代代明君,不简单。

代代用才,这是第二点。都重用了人才。秦孝公用了魏商鞅,这是人尖。武王用了甘茂,楚国人。昭襄王用魏国人范雎。庄襄王用魏人吕不韦。嬴政用楚人李斯。不但是明君也用了当时顶级人才。太了不起。形成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

就是这两个原因导致国家蒸蒸日上。

杜牧曾给过答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与六国有没有关系呢?偶然性包括六国犯错误和秦的偶然性。六国犯的错误帮了秦的忙。六国犯了什么错误呢?三家分晋,强大统一的晋分成了韩赵魏,不出函谷关就压根不会统一。分裂了,给秦国提供了多大方便呀。要是三家分秦,会统一吗?正当秦苦苦挣扎时,一分为三,这是天助秦。

第二,赵国盛衰,赵国本特别强大,赵武灵王甚至想灭秦,但前明后暗,想一分为二,导致沙丘政变。自己饿死了,这样的人没出现在秦,而在赵,中反间计,废廉颇用赵括,后杀李牧,那么多错误,秦得到许多机会。帮了秦的大忙。

再说韩的悲剧在韩非出生得晚,亡国时才出生,早点比商鞅厉害,法家集大成者。韩王重用他,他强大起来就封死秦国。魏呢?历史偏爱过他,但自己错过了。李悝变法,第一个强大,两次战败,顶级人才吴起孙膑,商鞅,都是顶级人才,全走了,剩一个信陵君率领大败秦军在前247年,这是秦始皇即位,如果还活下来,够秦始皇吃的。竟然被罢职,沉迷酒色而死。假如活下来,秦不容易。历史给了魏机会,却错过了。再也没有了。

燕国,微不足道,但可是第一充分享受远交近攻的所有好处,秦不打他,但他弱齐五年,齐弱了,秦对手被燕折腾了。疲赵,不让他休息,赵撑不住了。无事生非最后该他死了。

楚国,不思变法,政治腐败,庞大国土亡国了。

齐国,也可惜。愍王灭宋,滥用武力又不用武力,国策错误。

六国出了多少错呀,没一国不犯致命错误,所以六国都无可奈何了。六国都是秦N倍,都一一被灭,当犯错误时就是给对手最好的礼物,秦始皇统一是两大因素造成的。一是秦代代明君代代用才,一个是六代代犯错误。所以说,秦统一是历史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18岁就领兵打天下 李世民是怎么做到战功赫赫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李世民仅仅18岁,便能领兵作战为李唐打下北方。是何原因使其能获得赫赫战功呢?我认为李世民的成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军事才能,其成功的背后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府兵制李渊自太原起兵以来,兵

  • 吴起作为战国有名的军事家 吴起的本事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打仗有多厉害,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吴起呢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军事家,但是让他总是遇到一些不能赏识自己的人,所以说他就特别的无奈,因为觉得自己一直就得不到看好。同时呢也没有人发现自己的才能,自己很多的一些长处的都得不到发挥,没有办法去为国家,

  • 揭秘:历史上的狄青和韩琦关系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清平乐》中出现的两位重要人物——狄青、韩琦,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狄青是宋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名将,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磨难。狄青出身贫寒,19岁那一年,他代兄受过,被充为贼

  • 揭秘:宋仁宗一朝到底出了多少历史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的国家,在长达数千年时间里涌现了无数风云人物。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个时期出现的历史名人最多呢?有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人认为是三国时期,还有人认为是隋末唐初时期……这些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所以很难客观评价说哪个时期称得上这个“最”字。然而如果要把范围缩小到哪

  • 宋仁宗身边的小人是谁?此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剧中,韩琦、欧阳修等人心系社稷,是忠君爱国的典范。而夏竦则老奸巨猾,一副奸臣嘴脸。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这样认为:韩琦、欧阳修是君子,夏竦是小人呢?其实答案没有那么简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历史上的曹皇后是否真的拥有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曹皇后是怎样一个人,她和《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在人设上有什么不同。在《清平乐》中,女主角曹皇后以贤明果断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历史上的曹皇后是否也跟剧中人物如出一辙呢?恐怕答案和许多人想象中的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韩信和萧何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计杀韩信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他所言的那样,计杀自己的“好友”

  • 揭秘三朝贤相韩琦,他是否名副其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前段时间热播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让许多观众对北宋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借《清平乐》这个话题来聊聊剧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韩琦,看看历史上的韩琦是怎样一个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韩琦在历史上的评价相当正面,《宋史》中称他:“相三朝,立二帝,厥功大矣。

  • 邓绥垂帘听政后,为东汉带来了什么?她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邓绥,东汉和帝之皇后,南阳新野人氏,年十六以贵人入宫,奉为宾妃,巫蛊之事后被册封为后,时年二十二岁。三年后和帝驾崩,邓绥临朝称制,把持朝政一十六年,死后谥号:和熹。《后汉书》注曰:“不刚不柔曰和”,“有功安人曰熹”。即邓绥有功于江

  • 王韶:北宋中后期名将,为何存在感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北宋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可军事实力却弱得一塌糊涂。北方强大的辽国它打不过,西北弱小的西夏它也搞不定。由于北宋军队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所以北宋历史上的名将也屈指可数。除了开国的那批将领之外,留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恐怕也只有一个狄青了。可事实上,北宋中后期还出现了一位存在感很低,但功绩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