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绥垂帘听政后,为东汉带来了什么?她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邓绥垂帘听政后,为东汉带来了什么?她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75 更新时间:2024/1/25 22:44:07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邓绥,东汉和帝之皇后,南阳新野人氏,年十六以贵人入宫,奉为宾妃,巫蛊之事后被册封为后,时年二十二岁。三年后和帝驾崩,邓绥临朝称制,把持朝政一十六年,死后谥号:和熹。

《后汉书》注曰:“不刚不柔曰和”,“有功安人曰熹”。即邓绥有功于江山社稷,安定天下人心。取得如此成是多方面原因的:

一,家室底蕴

无论是古代还是如今,总有一些人想着凭借自己外在的容貌就可以青云直上,就像现在的相亲节目,总觉得自己凭姿色可以嫁入豪门世家,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很多在皇宫当值的女子,看上去才貌双全,能歌善舞,可惜出身平凡。皇上需要借助外力,才能稳固自己的权威,所以先看你的家族背景,要是你没有任何家族可以依靠,平民百姓一个,绝不会对你浪费丝毫感情。

邓绥,出生在名门世家,为南阳豪族。其祖父是向光武帝刘秀进献了"图天下策"的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邓禹,曾被封为高密侯。

其父是护羌校尉邓训,抚边有功。其母阴氏是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堂侄女。邓绥身世足以秒杀大部分女性,得到汉和帝宠爱不足为奇。

二.礼仪修养

古代宫廷对宾妃们的礼仪要求极其严格,行为坐卧,言谈举止都必须符合《周礼》的要求,吃穿用度不能有丝毫逾越。每一位宾妃入宫前需要学文习字,练习乐曲舞蹈,入宫后还要学习各种礼仪。

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学《诗经》、《论语》,通《周礼》家人皆称她为“诸生”。原本邓绥十三岁已选入宫中,结果父亲病逝,邓绥依循礼制,在家守孝三年,十六岁才得以入宫。

入宫之后,邓绥曾受经书于班固的妹妹班昭,因此礼仪修养非常得体,态度恭敬谦虚,言语细致谨慎,行为举止皆有规有矩。奉侍阴皇后日夜不懈余力,时常帮助和安慰其他的妃嫔,常常克己体下,即使是宫人仆役,也经常施加恩惠。

《汉书》记载:邓绥婷婷玉立,端庄中有妩媚,谈吐中带文雅,言谈举止合乎礼仪,语言又妙趣横生。可见读书修养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邓绥的礼仪修养深得和帝的嘉许,良好的家风成就了邓绥。

三,德行才智

成为宾妃不是只有学会礼仪就可以的,德行才智是贯彻每一位宾妃整个一生荣辱成败的关键条件。后宫宾妃众多,为了争夺名利地位,手段迭出,阴谋遍布,想要安身立命,需要以德行服众,用才智取胜。

邓绥受宠最盛之时,常常自谦以防遭到其他妃子们的妒忌。但仍有妃子担忧自己的地位,屡屡想加害她。其中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战争,例如和帝重病时,阴皇后曾预想得权之后要灭杀邓绥整个家族,幸而和帝病愈,邓绥才逃过一劫。

之后,邓绥开始反击。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邓绥指示绣衣直指揭发阴皇后行巫蛊之事,和帝一怒之下废除阴后,立邓绥为后,阴后不久忧郁而死。

邓绥当皇后时首先敕免了被流放的阴后亲属家眷,并下令归还其家资财产五百余万。

四,功垂竹帛

邓绥在史书的评价中少有污点,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功垂竹帛。和帝驾崩后,邓绥开始长达十六年的临朝听政。

在邓绥治理施政期间,东汉国家经济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后,渐渐获得复苏,社会趋于安定。她日夜操劳,躬自处置,增收节支,减轻赋税,救济灾民,终使岁还穰丰,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

她采纳西域都护任留班超之子班勇的进谏,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并州、凉州,使西线多年无战事。听从虞诩等人良策,以赦免战俘、安抚和谈的办法转守为攻,使羌人暴动得以平息。颁布懿旨,令宦官蔡伦出任尚方令,由此为蔡伦造纸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完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蔡伦造纸术

她明辨冤狱,减免宫中用度,减免百姓劳役,约束宗门亲属,使外戚宦官均不能为祸。对内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对外则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史家评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邓绥的种种施政行为,被后人称为:恩施天下!

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绥死后,安帝上位,重用宦官,东汉开始日渐衰落,直至献帝,东汉灭亡,开三国乱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韶:北宋中后期名将,为何存在感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北宋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可军事实力却弱得一塌糊涂。北方强大的辽国它打不过,西北弱小的西夏它也搞不定。由于北宋军队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所以北宋历史上的名将也屈指可数。除了开国的那批将领之外,留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恐怕也只有一个狄青了。可事实上,北宋中后期还出现了一位存在感很低,但功绩却在

  • 吕后在对韩信下手的时候 张良和萧何为何没有出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和吕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邦拿下天下后,问群臣,我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大臣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且爱护别人,但是陛下攻下城池后,愿意将城池分封给人们,肯和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妒贤嫉能,不愿奖赏有功之人,不愿和别人同享利益,所以陛下成功了,项

  • 刘邦原本选择洛阳做都城 刘邦最后为什么在长安定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邦定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五年正月,诸侯王和文武大臣联名上书,请求刘邦称帝,刘邦作态推让一番后,同意了诸王拥戴,于二月甲午日在汜水之阳称帝,完成了登基大典。完成登基大典,刘邦率文武百官西至洛阳,决定定都洛阳。可就在他已经降旨修缮宫室,加固城垣的时候,却被一个过路的

  • 刘邦建立汉朝后救命恩人前来求官 刘邦为什么将他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救命恩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俗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看到优秀的人懂得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不轻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活出自己的人生。能

  • 唐朝开国第一奇女子:平阳公主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隋末唐初那段历史时期的名人,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联想到李渊、李世民、程咬金、尉迟敬德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若要问起那段时期有哪些女性名人,对隋唐历史不是很了解的人恐怕就回答不上来了。事实上,在唐朝开国过程中,有一位奇女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她的相助,唐高祖李渊是否能顺利入主长安都将会成

  • 崇祯杀了魏忠贤后明朝为何垮台了 魏忠贤真的很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崇祯和魏忠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从秦王政统一天下,称皇帝开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百多位开国皇帝。反之,亡国皇帝也有上百人,在人们的印象中亡国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人。不是暴虐、鱼肉百姓,就是贪图享乐,但有一个人是例外。总的来说他也有缺点,只是相较这些只会放纵的皇

  • 李彦仙的能力如何?他为抗金事业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彦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两宋之际,由于靖康之役的影响使得大宋江山北方绝大多数落入了金人的手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地区、城池依旧坚守奋战着。而在这期间大宋也涌现出来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文有李纲、张浚、刘子羽等;武有韩世忠、岳飞、张俊等等。但是在当时河南陕州地区

  • 刘备此生最大的败笔是什么?是夷陵之战失败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诸位大臣的劝阻而发动了夷陵之战,然而此战以蜀汉的惨败告终,刘备不仅损失了大批蜀汉精锐,而且还造成大量中青年将领的丧生,使得蜀汉人才后继乏力。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刘备此生最大的败笔,就是发动了夷陵之战。但实际上,由于

  •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最后又为何不了了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建立汉朝。为了回报当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一帮兄弟们,刘邦决定大封功臣。刘邦先后封了145个列侯,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其实,在古代,开国君主给大臣封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刘邦封的爵位和别人的不同,因为它

  • 张献忠和李自成齐名 两人的后世名声为何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张献忠和李自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朝末年天宅人祸不断,尽管崇祯皇帝奋力抢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但依旧无力回天,对外有清兵虎视眈眈,对内有农民起义不断,在所有的农民起义军中,当属李自成和张献忠最为著名,因为两人是齐名的,但两人在后世的名声却截然不同。张献忠被称作“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