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曹皇后是否真的拥有大智慧?

历史上的曹皇后是否真的拥有大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39 更新时间:2024/1/5 19:40:34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曹皇后是怎样一个人,她和《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在人设上有什么不同。

在《清平乐》中,女主角曹皇后以贤明果断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历史上的曹皇后是否也跟剧中人物如出一辙呢?恐怕答案和许多人想象中的还是存在一定出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历史上的曹皇后贤惠、节俭,这些美德都和《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差不多。可是真实的曹皇后却并不像电视剧中的那样拥有睿智果断的大智慧,这在宋仁宗死后的一件事情上就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宋仁宗没有自己的子嗣,因此在他去世后只好将皇位传给了养子赵曙(原名赵宗实,宋仁宗堂侄),史称宋英宗。曹皇后则升格为曹太后。按理说,宋英宗平白无故得了个天大的便宜,应该发自肺腑对养父宋仁宗和养母曹太后感恩戴德,哪怕不是出于真心,至少表面上也得做做样子。可是,宋英宗的表现却让所有人都傻了眼。

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八日,这是宋仁宗大殓的日子,满朝文武跪在仁宗灵柩前哭成一片自不必说,可宋英宗却在养父的灵柩前来回乱窜,把葬礼搅得一塌糊涂。紧接着,他又打骂身边的下人,闹得后宫鸡犬不宁。宫里人都受不了这位新主子,纷纷跑到曹太后那告状,求太后出面干预。于是曹太后只好亲自前去规劝,可没想到宋英宗连曹太后的面子都不给,史书上记载了两个字“不逊”。古人最讲孝道,宋英宗刚登上皇帝宝座就摆出这样一副态度实在是说不过去,因此大家只能将他的这种反常行为理解成“帝有疾”,说通俗点就是脑子出了问题。

宋英宗的这种反常行为如果发生在曹太后的婆婆、章献太后刘娥身上,那么无论他是真病还是装病,都几乎可以肯定这位新任大宋天子要“吃不了,兜着走”。然而此处就可以看出曹太后软弱的一面。她虽然对宋英宗的无礼顶撞感到非常生气,但却只是把宰相韩琦叫过来责问他怎么推荐了这样一个人来继承皇位。更令曹太后想不到的是,无礼的不仅仅是宋英宗,韩琦这位铁杆“保皇派”也毫不示弱,他对太后说道:“若官家失照管,太后亦未安稳。”(如果官家出了什么事,太后您的地位也会不稳。)曹太后被韩琦的态度惊呆了,她说:“相公是何言,自家更切用心。”(韩相公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对官家自然是用心的。)韩琦道:“太后照管,则众人自然照管矣。”说完转身就走。

那么宋英宗是真病还是装病呢?其实韩琦在与其他大臣对话的时候也给出了答案。当时朝野上下关于宋英宗在后宫中无礼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韩琦却说:“岂有殿上不曾错一语,而入宫门即得许多错?”韩琦的这番话表示他不相信宋英宗有无礼举动。韩琦是铁杆的“保皇派”,自然要护着宋英宗,帮宋英宗说话,但这里也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宋英宗在朝堂上表现都很正常,“不曾错一语”。

后来宋英宗的“病情”愈发严重,许多当初支持他即位的朝廷大臣都看不下去了,曹太后遂萌生了废帝换人的想法,毕竟宋仁宗还有许多堂侄可供选择。然而当曹太后刚把意思透露给韩琦,就被韩琦连哄骗带恐吓地将想法给彻底打消了。最后曹太后泪流满面,呜咽着说:“老身殆无所容,须相公做主!”

《清平乐》中的曹皇后贤明果断,冰雪聪明,其能力完全不亚于章献太后刘娥。可真实历史上的曹皇后(曹太后)别说与刘娥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比她的儿媳妇高滔滔(宋英宗皇后)都还有不少距离。曹皇后其实是一位贤惠、平庸,没什么亮点的女性,所以宋仁宗一生都对这位贤妻“不来电”。《宋史》中评价曹皇后“性慈俭”,这三个字可以说是非常贴切。“慈”和“俭”是曹皇后一生中最重要的标签,也可以说是唯一标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韩信和萧何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计杀韩信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他所言的那样,计杀自己的“好友”

  • 揭秘三朝贤相韩琦,他是否名副其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前段时间热播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让许多观众对北宋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借《清平乐》这个话题来聊聊剧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韩琦,看看历史上的韩琦是怎样一个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韩琦在历史上的评价相当正面,《宋史》中称他:“相三朝,立二帝,厥功大矣。

  • 邓绥垂帘听政后,为东汉带来了什么?她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邓绥,东汉和帝之皇后,南阳新野人氏,年十六以贵人入宫,奉为宾妃,巫蛊之事后被册封为后,时年二十二岁。三年后和帝驾崩,邓绥临朝称制,把持朝政一十六年,死后谥号:和熹。《后汉书》注曰:“不刚不柔曰和”,“有功安人曰熹”。即邓绥有功于江

  • 王韶:北宋中后期名将,为何存在感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北宋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可军事实力却弱得一塌糊涂。北方强大的辽国它打不过,西北弱小的西夏它也搞不定。由于北宋军队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所以北宋历史上的名将也屈指可数。除了开国的那批将领之外,留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恐怕也只有一个狄青了。可事实上,北宋中后期还出现了一位存在感很低,但功绩却在

  • 吕后在对韩信下手的时候 张良和萧何为何没有出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和吕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邦拿下天下后,问群臣,我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大臣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且爱护别人,但是陛下攻下城池后,愿意将城池分封给人们,肯和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妒贤嫉能,不愿奖赏有功之人,不愿和别人同享利益,所以陛下成功了,项

  • 刘邦原本选择洛阳做都城 刘邦最后为什么在长安定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邦定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五年正月,诸侯王和文武大臣联名上书,请求刘邦称帝,刘邦作态推让一番后,同意了诸王拥戴,于二月甲午日在汜水之阳称帝,完成了登基大典。完成登基大典,刘邦率文武百官西至洛阳,决定定都洛阳。可就在他已经降旨修缮宫室,加固城垣的时候,却被一个过路的

  • 刘邦建立汉朝后救命恩人前来求官 刘邦为什么将他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救命恩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俗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看到优秀的人懂得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不轻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活出自己的人生。能

  • 唐朝开国第一奇女子:平阳公主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隋末唐初那段历史时期的名人,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联想到李渊、李世民、程咬金、尉迟敬德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若要问起那段时期有哪些女性名人,对隋唐历史不是很了解的人恐怕就回答不上来了。事实上,在唐朝开国过程中,有一位奇女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她的相助,唐高祖李渊是否能顺利入主长安都将会成

  • 崇祯杀了魏忠贤后明朝为何垮台了 魏忠贤真的很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崇祯和魏忠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从秦王政统一天下,称皇帝开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百多位开国皇帝。反之,亡国皇帝也有上百人,在人们的印象中亡国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人。不是暴虐、鱼肉百姓,就是贪图享乐,但有一个人是例外。总的来说他也有缺点,只是相较这些只会放纵的皇

  • 李彦仙的能力如何?他为抗金事业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彦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两宋之际,由于靖康之役的影响使得大宋江山北方绝大多数落入了金人的手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地区、城池依旧坚守奋战着。而在这期间大宋也涌现出来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文有李纲、张浚、刘子羽等;武有韩世忠、岳飞、张俊等等。但是在当时河南陕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