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身边的小人是谁?此人结局如何?

宋仁宗身边的小人是谁?此人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83 更新时间:2024/1/19 3:19:14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剧中,韩琦、欧阳修等人心系社稷,是忠君爱国的典范。而夏竦则老奸巨猾,一副奸臣嘴脸。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这样认为:韩琦、欧阳修是君子,夏竦是小人呢?其实答案没有那么简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韩琦的生平经历和《清平乐》中大体相似,早年在科举考试中以榜眼唱出,之后在官场上一路顺风顺水。1040年,“宋夏战争”爆发。年仅32岁的韩琦以副总指挥身份被派往西北主持军务。在“好水川之战”中,韩琦因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导致宋军大败。然而宋仁宗爱惜人才,仅仅是让韩琦降职留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北主持军务期间,韩琦曾和名将狄青发生过矛盾。当时韩琦打算斩首狄青手下一个叫焦用的部将。狄青卑躬屈膝地对韩琦说:“焦用是个好男儿,请大人从轻发落。”韩琦却冷冷一笑说道:“东华门外以状元之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区区一介武夫也配称好男儿?”于是他就当着狄青的面将焦用斩首示众。

1043年,宋仁宗采纳了范仲淹等人的意见在国内推行“庆历新政”,35岁的韩琦以枢密副使身份成为新政骨干。后来新政遭遇失败,韩琦的职业生涯遭遇重挫,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知扬州。在地方工作期间,韩琦的表现可圈可点。1056年,韩琦被召回京师,历任三司使、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宋仁宗的三个儿子都早夭,因此在仁宗朝,皇嗣问题长期悬而未决。韩琦为相时,宋仁宗已年迈且时常犯病,因此以韩琦为首的众臣们纷纷上书请求皇帝早日立养子赵宗实(血缘关系为宋仁宗的堂侄)为皇嗣。最终宋仁宗意识到自己这辈子已不可能再有亲生儿子了,于是只好立赵宗实为皇子,并改名为赵曙。一年后,宋仁宗驾崩,赵曙以皇子身份继承帝位,是为宋英宗。韩琦也因为拥立之功,受到宋英宗的格外器重。

到此为止,韩琦的总体表现基本都还符合一位君子的风范,为人处世都是以国家为重。然而在接下来,韩琦的所作所为就开始有点令人不齿了。

宋英宗即位之初就表现出种种荒唐行径,比如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出席宋仁宗的丧礼,对养母曹太后出言不逊等待。生平一向待人宽厚的曹太后为此感到非常生气,于是她责问韩琦怎么推荐了这么个人来继承皇位,对大行皇帝和母后能无礼到这个程度。然而令曹太后想不到的是,一向以谦谦君子自居的韩琦却对她说道:“如果官家出了什么事,太后您的地位也会不稳。”(若官家失照管,太后亦未安稳。)这句话显然有点威胁的意味在里面。曹太后听后把脸一沉说:“韩相公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对官家自然是用心的。”(相公是何言,自家更切用心。)看到曹太后强硬起来,韩琦也不怂,他接着说道:“太后照管,则众人自然照管矣。”说完转身就走。

韩琦为什么要如此维护宋英宗甚至不惜和曹太后对抗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宋英宗是他全力推上去的人选,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是宋英宗完蛋了,他韩琦自然也要跟着倒霉。所以当他们坐到了一条船上后,就要全力维持船的稳定,哪怕撕破君子的脸皮也在所不惜。

由于宋英宗的表现实在太过分,许多当初支持他即位的朝廷大臣都看不下去了,曹太后也萌生了废帝换人的想法。可是曹太后毕竟久居后宫,没有多少政治经验,结果韩琦就以宰相身份将反对意见全部压了下去,同时连哄带吓得跟曹太后说了一大通废帝将带来的严重后果,说的曹太后泪流满面,呜咽着说:“老身殆无所容,须相公做主!”

不久,宋英宗就嚷嚷着要给自己的生父濮王赵允让提升名分。韩琦、欧阳修等人投宋英宗所好,主张尊濮王为“皇考”,而言官司马光、贾黯、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人则主张宋仁宗才是“皇考”,濮王只能以“皇伯”相称。此事在历史上被称为“濮议”,在经过了长达18个月的论战后,最终结果是韩琦、欧阳修等宰执大臣胜出,濮王赵允让的名分被升格为“皇”,他的三位夫人名分被升格为“后”。言官吕诲无奈地说道:“观韩琦之才,未如霍光李德裕丁谓、曹利用,而骄恣之色过之。”霍光、李德裕、丁谓、曹利用等人都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权臣,他们都干过把持朝政,欺上瞒下,迫害同僚的事情。韩琦的能力远不如他们几个,但令人讨厌的程度却远超这几人。

历史上在评价宋仁宗一朝的宰执大臣时,往往会把夏竦划归到头号反派角色,而把韩琦、欧阳修等人列为谦谦君子。可事实上,若论对国家的贡献,夏竦未必不如韩琦、欧阳修。若论党同伐异,为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韩琦、欧阳修等人也并不输给夏竦。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其实还真的难以一言蔽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曹皇后是否真的拥有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曹皇后是怎样一个人,她和《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在人设上有什么不同。在《清平乐》中,女主角曹皇后以贤明果断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历史上的曹皇后是否也跟剧中人物如出一辙呢?恐怕答案和许多人想象中的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韩信和萧何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计杀韩信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他所言的那样,计杀自己的“好友”

  • 揭秘三朝贤相韩琦,他是否名副其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前段时间热播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让许多观众对北宋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借《清平乐》这个话题来聊聊剧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韩琦,看看历史上的韩琦是怎样一个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韩琦在历史上的评价相当正面,《宋史》中称他:“相三朝,立二帝,厥功大矣。

  • 邓绥垂帘听政后,为东汉带来了什么?她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邓绥,东汉和帝之皇后,南阳新野人氏,年十六以贵人入宫,奉为宾妃,巫蛊之事后被册封为后,时年二十二岁。三年后和帝驾崩,邓绥临朝称制,把持朝政一十六年,死后谥号:和熹。《后汉书》注曰:“不刚不柔曰和”,“有功安人曰熹”。即邓绥有功于江

  • 王韶:北宋中后期名将,为何存在感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北宋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可军事实力却弱得一塌糊涂。北方强大的辽国它打不过,西北弱小的西夏它也搞不定。由于北宋军队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所以北宋历史上的名将也屈指可数。除了开国的那批将领之外,留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恐怕也只有一个狄青了。可事实上,北宋中后期还出现了一位存在感很低,但功绩却在

  • 吕后在对韩信下手的时候 张良和萧何为何没有出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和吕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邦拿下天下后,问群臣,我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大臣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且爱护别人,但是陛下攻下城池后,愿意将城池分封给人们,肯和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妒贤嫉能,不愿奖赏有功之人,不愿和别人同享利益,所以陛下成功了,项

  • 刘邦原本选择洛阳做都城 刘邦最后为什么在长安定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邦定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五年正月,诸侯王和文武大臣联名上书,请求刘邦称帝,刘邦作态推让一番后,同意了诸王拥戴,于二月甲午日在汜水之阳称帝,完成了登基大典。完成登基大典,刘邦率文武百官西至洛阳,决定定都洛阳。可就在他已经降旨修缮宫室,加固城垣的时候,却被一个过路的

  • 刘邦建立汉朝后救命恩人前来求官 刘邦为什么将他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救命恩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俗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看到优秀的人懂得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不轻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活出自己的人生。能

  • 唐朝开国第一奇女子:平阳公主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隋末唐初那段历史时期的名人,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联想到李渊、李世民、程咬金、尉迟敬德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若要问起那段时期有哪些女性名人,对隋唐历史不是很了解的人恐怕就回答不上来了。事实上,在唐朝开国过程中,有一位奇女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她的相助,唐高祖李渊是否能顺利入主长安都将会成

  • 崇祯杀了魏忠贤后明朝为何垮台了 魏忠贤真的很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崇祯和魏忠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从秦王政统一天下,称皇帝开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百多位开国皇帝。反之,亡国皇帝也有上百人,在人们的印象中亡国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人。不是暴虐、鱼肉百姓,就是贪图享乐,但有一个人是例外。总的来说他也有缺点,只是相较这些只会放纵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