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两次给爱妃下跪的皇帝:窝囊皇帝陈后主

历史上两次给爱妃下跪的皇帝:窝囊皇帝陈后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45 更新时间:2024/2/7 0:40:58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非皇帝莫属,草民百姓见之则跪,群臣官僚迎之则拜。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又会跪谁呢?当然是天地和父母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你听说过有皇帝给自己的妃子下跪的吗?没有吧!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称帝到清朝末年溥仪退位,中国开始了长达2000多年的皇帝制度时期。在这一段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位曾下跪于爱妃的皇帝,他就是南陈时期的末代皇帝陈叔宝(亦称陈后主)。

网络配图

陈后主,公元582年—公元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尤其以陈后主的诗歌《玉树后庭花》广为流传:“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后主在位期间,生活奢侈,不问政事,喜爱艳词,且觅得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她叫张丽华,据史料记载:她发长七尺,其光可鉴,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陈后主与之相处一段时日后,深受他的喜爱,后主为了博得她的欢心,双手递给了她一直金钗,屈尊下跪于她,是为一跪。

张丽华得到陈后主的宠爱后,被封为贵妃,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开始干预外政,飞扬跋扈,但陈后主却不闻不问,任其在宫中肆意妄为!加之宠幸尚书顾总、山阴人孔范等佞臣,加速了南陈的灭亡。

网络配图

陈后主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不闻外事。他下令建大皇寺,内造七级浮图,由于张丽华自小就讨厌和尚,因此对于陈后主建大皇寺极为不悦,陈后主极力求张妃能答应自己建大皇寺,可是张妃怎么也不肯,后来陈后主就再次屈尊一跪,无奈的张妃也只好答应了。结果工尚未竣,为火所焚,陈后主痛心不已。

公元588年11月,沿边州郡将隋兵入侵的消息飞报入朝。朝廷上下却不以为意,只有仆射袁宪,请出兵抵御,后主却不听。及隋军深入,州郡相继告急,后主叔宝依旧奏乐侑酒,赋诗不辍,宫中上下歌妓纵酒,赋诗如故,似乎亡国的威胁并不存在。

公元589年(祯明三年)正月,隋兵自广陵渡过了长江。老谋深算的贺若弼用计击溃了陈军。结果陆陆续续的隋军排闼而入,捉住后主、张贵妃、孔贵嫔等人,令后主手书降召,陈朝宣告覆亡,隋文帝终于统一了全国。

网络配图

陈叔宝投降隋朝的16年后(604年),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综上所述:陈后主在位的七年间不问朝政,整日花天酒地,嬉戏游乐,完全就是一个昏君,但是就这样一位昏君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曾先后两次下跪于爱妃,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难得的一则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百战百胜!小书童为何成为千古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百战百胜!小书童为何成为千古名将?导读:在历史上名将众多,但是,要说到毫无败绩的少之又少,项羽勇武盖世,最终却自刎乌江。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人物,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书童,却百战毫无败绩,立下不世之功,堪称一代战神,南北朝时期,洛阳街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其意思

  • 朱元璋此举为何被称作“明朝第一恶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为了弥补军屯的不足,朱元璋起了临时政策——盐引和开盐纳粮给盐引的制度。但这些都是临时措施,对于军事上的军费等朱元璋主要做的是发行纸币,但因为没有贵金属作为依托造成纸币贬值过快,通货膨胀严重,被后人称作“明朝第一恶政”。本文就从军费角度详细阐述这一问题。一、朱元璋为了军费发行纸币也是没有办法,毕竟避免

  • 清朝末期庚子议和中的李鸿章为何竭力保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北方残局难以收拾。李鸿章奉召进京与八国联军谈判。9月底,在英、法、美、俄承认由奕劻、李鸿章来担任中方的议和人选后,其他国家也先后表示了认可。谈判开场比较顺利,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谈判会旷日持久地持续了1年。李鸿章提出两个谈判纲领,一个要驻军长留,一个想赔钱走人;

  • 管仲:被低估的千古一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春秋五霸无论按哪种说法,齐桓公必列一位,而辅佐齐桓公的管仲,可以说是千古一相也不为过,他承认土地私田,大力开发农田荒地,齐国经济实力大为增加大力增加,此后更是助齐桓公一举称霸。然而历代史学家对其评价不高,这又是为何呢?与老子一样,管仲也算是孔子的同时代人。不过,管仲显然要比孔子大很多,按照时间

  • 解密慈禧是如何开始掌权一手遮天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年仅31岁咸丰帝撒手归西了,把江山留给了自己年仅六岁的儿子 ,即后来的同治皇帝。留下的是一个偌大的烂摊子。当时,朝廷的主要政治势力,可以分为三股:第一,朝臣势力。其集中代表是顾命“赞襄政务”八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第二,帝胤势力。

  • 揭秘康熙帝人生最后的日子如何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晚,一代名君康熙皇帝终于走完了他漫长的岁月里程,在北京畅春园溘然长逝。我们姑且跟随相关的记载,来看看康熙最后的几天是怎么度过的?《清圣祖实录》上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0月21日,康熙一行人前往南苑行猎。因为身体不舒服,康熙于十一月初七回到了畅春园。《永

  • 一册账本揭开清朝官员腐败内幕:大清盐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相比一介武夫阿桂来说,聪明精干的年轻官员和珅无疑是乾隆爷肚里的蛔虫,并且对阿桂直接地说:“金川之战,皇上没打算赢,起码没打算今年赢。”意思再明白不过,战事结束了,皇上怎么再向那些盐商要钱呢?两百多年前,一名因贪污罪被判入狱的清朝官员,面对铁窗,悔恨交加,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我是

  • 李世民选太子为何竟是最不出众的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多少个妻子和儿子?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长孙(音掌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是正宫,为人又极贤德,在朝臣中威望很高,李世民对她也是十分敬重的。下一任的皇帝,当然要从她的儿子当中选。承乾是嫡子,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

  • 揭秘大清朝嘉庆皇帝不喜欢和珅喜欢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凡是皇帝,周围都少不了宠臣。就像坐轿的离不开抬轿子的道理一样。都知道嘉庆皇帝不喜欢和珅——那是他爹乾隆皇帝的红人。所以老爹一死,尸骨未寒,嘉庆皇帝就将和珅拿下,随乾隆皇帝一同“葬”了。后人在分析这段历史时,或言和珅对嘉庆不敬,或言嘉庆立志做明君,其实这都是过于贬低和珅的智商、美化嘉庆皇帝了。网

  • 韩非因妒才忌能进谗言 反被秦始皇下令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最流行的说法是韩非死于李斯的谗言。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秦王得到韩非后很高兴,但还是没有重用他,秦国大臣李斯和姚贾出于对韩非才情的嫉妒,就在秦王面前诋毁韩非,那个秦王就像历史上的所有暴君一样,只做正确的事和不正确的事,在韩非问题上,恰恰做了不正确的事:下令将韩非关进监狱。不久,满腹经纶的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