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侯景拯救了隋唐两朝?他做了什么

为何说侯景拯救了隋唐两朝?他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84 更新时间:2023/12/6 4:19:16

侯景如何用自己的错误拯救了隋朝和唐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自封为“宇宙大将军”,所以南北朝时期的枭雄侯景如今在网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他发动的南梁“侯景之乱”导致南北朝的实力失衡,为后来的隋朝统一埋下了伏笔。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还没有进入南梁的时候,侯景就用自己的错误拯救了后来的隋朝和唐朝。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和西魏的皇帝都是傀儡,东魏的实权在高欢手中,西魏的实权则在宇文泰手中。高欢和宇文泰都想将对方彻底消灭,东魏和西魏建立后不久便多次爆发大战。因为综合实力更强,所以东魏的高欢一直是主动进攻的。

大统三年(537年),高欢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西魏。人口本来就少的西魏当时还发生了饥荒,宇文泰可用的军队还不到两万。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宇文泰亲率不满一万人的精锐和仅有三天的口粮提前抵达了高欢大军要经过的沙苑,影响巨大的沙苑之战即将开始。

以宇文泰为首的关陇集团在沙苑之战中几乎是全体出动,除了宇文泰之外,隋炀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当时都在沙苑。经过战场侦查和分析之后,宇文泰率领主力和大部分将领在沙苑以东、芦苇茂盛的渭曲设伏,这是宇文泰能想出的最佳部署了。

然而宇文泰在芦苇中设伏的部署有一个致命缺陷: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之大忌,倘高欢用火攻,何以解救?当时东魏军中就有人提出要火烧渭曲的芦苇,将可能存在伏兵烧死。更要命的是,提出火攻之策的人正是东魏大军的最高统帅、东魏渤海王高欢。

如果高欢真的实施火攻的话,那么宇文泰和跟随宇文泰一起蹲在渭曲芦苇中的杨忠、李虎都必死无疑,那就没有之后的北周、隋朝和唐朝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身为东魏大将侯景站出来反对高欢的火攻之策,理由是:烧死宇文泰是太便宜他了,一定要活捉宇文泰。

侯景当时在东魏的势力很大,高欢必须要考虑他的意见。再加上高欢本人也有些轻敌并且他无法肯定宇文泰就在渭曲的芦苇中。于是高欢听从了侯景的意见,放弃了火攻之策。宇文泰、杨忠、李虎因为侯景的错误建议而逃过了死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北伐 姜维为什么等了那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北伐都失败,姜维北伐损失多少,姜维最后一计如果成功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北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姜维北伐,距离诸葛亮死后二十年,为什么等了这么长时间才决定北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诸葛亮北伐示意图)与《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不同的是,事实上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时间集中在228年至236年,而且只有两次是由祁山出兵。诸

  • 宋徽宗赵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在位期间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徽宗赵佶简介,宋徽宗赵佶是北宋还是南宋,宋徽宗赵佶儿子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徽宗赵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本来按照排序,他只有当藩王的命,他的哥哥宋哲宗掌朝政15年后病逝,无子继承,他有幸承兄登临帝位,却风流浪荡,沉溺声色,重用奸佞,为政昏庸无能,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其中许多细节知道的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想要迁都洛阳?山川之险而欲迁都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宋初太祖曾想迁都洛阳这一件事,可以说是非常出名了。但是具体的历史材料与历史事实,却有一些扑朔迷离。因此我搜集了一些史料,就这个问题来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太祖为什么想要迁都的问题。据《长编》记载:“上(太祖)生于洛阳,乐其

  • 爱新觉罗·奕纬:清朝最不受待见的皇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爱新觉罗的后代,爱新觉罗·焘纯,金巧巧是爱新觉罗哪一支

    在清朝诸位帝王中,道光皇帝算是资质非常平凡的一位。他力行节俭,颇为勤政。但在位30年,却并没有给大清王朝带来什么新气象。道光皇帝虽然能力不行,但脾气却很暴躁。无论是对底下的大臣,还是对自己后宫的女人都非常严厉,稍有不慎就会给予严惩。而他最苛刻的一个人就要属他的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

  • 本该给皇帝殉葬的妃子,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十三陵殉葬了多少妃子,朱元璋殉葬嫔妃名单,明朝皇帝的后妃殉葬制度

    公元926年,辽国(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病逝。按照契丹人的习俗,耶律阿保机生前的女人都应该殉葬到帝陵中,其中就包括了淳钦皇后述律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述律平(879年―953年)在辽国是个著名的女强人。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时二十岁的耶律阿保机,此后她就一直紧紧地

  • 曹操在诸葛亮出山之前,真的给他写过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什么时候请诸葛亮出山的,诸葛亮为什么不愿意出山,诸葛亮临死前说了一句什么话

    在诸葛亮出山之前,曹操曾给他写过信,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当时诸葛亮已经十六岁了,然而由于家道中落,加上他志存高远,因此当时诸葛亮并没有太大的名气,也没有被举为孝廉,他只是在隆中耕种。由于当时诸葛亮常常以管仲和乐毅自比,因此

  • 耶律倍:与皇位擦肩而过的皇子,最后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耶律贤渤海妃,那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康熙的十三皇子的福晋

    唐诗《金缕衣》中有一句经典名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思就是说机会到来的时候该出手就出手,一旦错过了机会,那就悔之晚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过一些后悔当初没把握住机会的经历。不过,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即使错过了机会,那也只是影响到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而对于一些历史上的大人物而言,他们错

  • 陈新甲:官至兵部尚书,为何背负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冯正中曾官至宰相吗,李鸿章为什么背负千古骂名,兵部侍郎与巡抚哪个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心中藏不住秘密的人,凡事被他们得知后,往往不考虑事情的轻重,迫不及待就向周围人传播。对于这类人,我们称之为“大嘴巴”。有“大嘴巴”习惯的人往往不可靠,而“大嘴巴”本人也常因这个坏习惯吃亏。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大嘴巴”,他的名字叫陈新甲。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

  • 杀人不眨眼的张献忠,一生最怕这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大千一生几个女人,张献忠被谁杀的,罗艳芳最新消息

    张献忠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出名的农民军领袖,在他身上有两个著名的关键词:沉银、屠川。其中,沉银之谜在近几年已经得到证实。屠川的说法至今仍有很大争议,但张献忠杀人不眨眼是基本可以确定的事实。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献忠嗜杀成性,一般像这类人物,大体上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

  • 汉武帝一生中最重要的4个女人分别是谁?她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最爱的女人是谁,汉武帝最宠爱的四个女人分别是谁,汉武帝的女人都有哪些

    汉武帝一生中最重要的4个女人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帝王在中国古代史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要说的汉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为什么说他备受争议呢?因为在汉武帝当上皇帝的初期,他对待国家政务十分上心,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