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诩是三国谋士中的杰出人物,与他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贾诩是三国谋士中的杰出人物,与他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5 更新时间:2024/1/21 20:07:10

贾诩是三国谋士群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历史颇为复杂,经历颇富戏剧性,他先后做过李傕张绣、曹魏三家的谋士,不管是为哪家服务,都是料事如神,妙计成串,可以说,东汉末年许多政治军事局面的形成,都与他有着直接关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贾诩在李傕手下献的最著名的一计,是董卓死后劝李傕等进犯长安。当时李傕等人已做好了独身潜逃的准备,贾诩说:“诸君若弃军独行,则一亭长可缚,不如引兵犯阙,成则王侯,败则再逃未迟。”一席话说得李傕等人耳热心跳,也就是这一席话竟酿成长安大乱,天子蒙尘,令人心惊。李傕、郭汜入长安后,马腾韩遂引兵来犯,贾诩又是料敌如神,他判断马韩联军远途奔袭,利于速战,不利持久,主张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待其成强弩之末,则一鼓可擒,恰有李蒙、王方二将不听此言,率兵迎击,果然大败,李傕、郭汜本也似信非信,至此才心服口服,遂重用诩计,坚守两月,马、韩联军粮尽而退,李、郭乘机追杀,马、韩大败。

应当说,他辅佐李傕是所事匪人、助纷为虐,但他不象李傕、郭汜那样满腹坏水。他曾劝李傕、郭汜安抚百姓,招纳豪贤,远离奸佞,杜绝神巫,可惜都未被采纳。表面上他是李傕的人,骨子里却心向汉室。李、郭内讧时,天子蒙尘,为救助汉献,他暗地里拆李傕的墙角,以计使李傕部下羌人离去,又使李傕内部纷争,促其衰落。在李傕日暮途穷之时,贾诩曾劝他向曹操投诚,李傕怒而起疑,贾诩看到李傕已不可造就,趁机脱身回家。

不久贾诩又投靠了张济之侄张绣,张绣据有南阳,是曹操的眼中钉,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投降了曹操,不料阿瞒与张绣之婶勾搭成奸,张绣怒而复叛,贾诩从中秘密筹划,夜袭曹营,将曹操狠狠整了一顿,不仅杀死猛将典韦,还差一点要了曹操的命。

时过不久,曹兵来攻,又被贾诩痛快地涮了一把,在布置守城战中,伪装虚实,引曹军入圈套,套去了曹操的五万人马,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在对曹军的追击战中,他竟学着当年曹判老先生的样,现场演习,“新曹判论战”,何时该追击,何时该停止,这样必败,那样必胜,算计起来一毫不差,说出来头头是道,真是一个活宝。

后来贾诩终于劝说张绣降曹,曹操不念旧恶,任命为执金吾使,时在公元199年。诩在曹营有年,频出良计妙谋。公元211年,马超、韩遂起兵反曹,关中大乱,贾诩不失时机献反间计,建议曹操以涂抹不清的密信令韩遂、马超两边互生猜疑,操依计而行,大获成功,韩遂败降,马超落荒而逃,关中粗定。

公元215年,曹操兴兵攻张鲁、诩为随营参谋,又以反间计使张鲁与手下猛将庞德猜忌,庞德降操,张鲁部瓦解,遂定汉中。

贾诩屡见重用,在曹魏集团中的地位也一步步攀升,曹操晋魏王,封贾诩为中大夫,曹丕继王位,封贾诩为太尉。曹丕废汉称帝,从称帝仪式到程序先后,包括曹丕“受禅”的把戏,都是贾诩居中操纵导演的。

总之,贾诩虽然历事三主,但在曹魏那里的时间最长,出力也最多,可谓曹操父子的忠臣走狗。在三国的谋上中,贾诩是那种善于用计且政治嗅觉比较灵敏的人。他一次劝李傕、两次劝张绣投降曹操,而不是劝他们投降其他人如袁绍,是因为他看准了曹操是争夺天下的主角,具有这种眼光的人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再有一点就是,他劝别人投曹,关键原因是自己想投曹而又没有其他台阶可踩,只有靠劝降的办法达到投曹目的,可谓煞费苦心。

他先后对汉帝的态度也颇耐人寻味,在李傕哪里,他心向汉帝,在曹操哪里,他舍汉帝而向曹,可见这些政治筹码在他心中是有明确轻重的,亦即,在李傕、张绣那里是权且寄身,用作跳板,在天子身上,只求良心上过得去,在曹操那里,才是寄托他政治抱负的归宿.

贾诩是三国里最善终的一个,因为他是老死的,活到77岁,自然而死。比三国里很多有名人物都长命,而且死的时候无痛苦,可以算是是很厉害的人物。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贾诩在年轻时候就经历过一次危难,险些丧命,是他的机智救了他。贾诩年轻时没什么作为,早年被推举为孝廉,因有病,遂辞官还乡,在回甘肃的途中遇见羌族人,一起的同伴都被抓。贾诩为了脱身,就对他们说:“我是段颖的外孙,你们不要杀我,他们一定会来救我,那样会给你们大量的金钱来赎我。”这不得不说贾诩的聪慧过人,当时的段颖是太尉,在抗击外敌时骁勇善战、威震四方。羌人听后,果然害怕起来,如果此人真的是段颖的外孙,杀了他不会有好日子过。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情,就放了贾诩。而跟贾诩一同被抓的,全部被杀。在面临危机时,贾诩急中生智、临危不乱,真的是有胆又有谋。

贾诩还比较机智的一点是,他在安排自己的子孙时,没有让子女嫁娶达官显贵之人,没有参与权势纷争,后代在初晋时都为大官,尤为显贵。再来看一下三国各个英雄的结局:曹操病死榻上;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杀死;吕布在下邳之战后被曹操杀害;张飞在睡梦中被手下范疆、张达杀死;关羽在失了荆州后被孙权杀死;张辽被丁奉射了一箭,后箭疮迸裂而死;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诸葛亮病死等等。对比他们,贾诩真的算是三国最善终的一个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提起元末的元顺帝,为何却说他跑起路来很是坚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在徐达的咄咄逼人之下,元顺帝其实已经想要出逃大都。但就在这个时候,几个臣下拦住了他,这就和崇祯皇帝的处境一样,其中又个宦官家叫做赵伯颜不花的说了一段话之后,元顺帝一听就很伤心了,意思很明显,说的是他不可以像宋朝宋徽宗那样,直接被人给掳走,所以也就能够断定,元顺帝其实根本就没有要死守大都。下面我爱

  •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卧龙凤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中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卧龙凤雏得一者,便可安天下”。卧龙凤雏指的是诸葛亮和庞统,他们二人皆为谋士,都拥有着超人的智慧,以至于在这个乱世之中,只要得到他们其中一人就可以赢得天下,可见得他们的能力有多强。在三国中,刘备就得到此二人,

  • 张裕妃怀有身孕,为何还会被投入别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裕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裕妃是个可怜的妃子,她七岁(6周岁)入宫,后来成为明熹宗朱由校后宫妃嫔中的一员,1723年5月18日因为怀有身孕而被封为裕妃,结果三个月还不到,即1723年8月8日,张裕妃就被革去封号冠服,并被投入别宫,14天后的8月22日,这位

  • 李善长都已经退休种地了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李善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句民间谚语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当然,诸葛亮和刘伯温成就的不同也并不能只是怪罪两人的智谋,与他们的时代背景的不同,所侍主公的不同,国力强弱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关系。刘伯温本是元末进士

  • 房陵公主有过几段婚姻?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房陵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存在感是历任开国皇帝中最低的,连带着他的子女存在感也不高,当然这不包括他的嫡子女: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除这五个嫡子女外,李渊的其他子女的存在感似乎是非常低的,但存在感低不代表没有故事

  • 诸葛亮北伐失败多,姜维北伐成功多 后人对两人的评价为何完全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姜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病故于白帝城,与刘备一起死了的还有他那复兴汉室的梦想,刘禅显然对这没兴趣,只不过是迫于压力,刘永刘理又太小,刘封不过是养子罢了,因此想要让刘家复兴汉室,那就只有靠辅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先主

  • 司马炎篡位后,曹魏皇室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的,印象中,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往往都可以用“悲惨”两个字概括。不过,在南北朝以前,大部分亡国之君的下场还算不错。虽然他们失去了皇位,但是却也得到了优待。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仅身家性命得以保全,还依旧能够享受着荣华富贵。例如三国时的曹魏政权,魏帝在失去皇位后,新上位的晋帝并没有迫害这位亡国之君。

  • 李自成当初几乎能横扫大明 李自成为什么会被清军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和李自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汉人最骄傲的朝代,明朝的衰败一直都让人遗憾。但是最让人惊讶的还是满人竟然能够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建立清朝。按理说,李自成攻打明朝的时候,几乎横扫了大明。大顺朝刚建立,为何会被满人轻而易举的击溃呢?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多面性的,何况一个

  • 诸葛亮在夷陵之败后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为何会这样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夷陵之败后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为何会这样说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资治通鉴·魏纪一》:诸葛亮与尚书令法正好尚不同,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及汉主伐吴而败,时正已卒,亮叹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矣。”这里有三层意思:诸葛亮认为法

  • 向朗向宠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向朗向宠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向后主刘禅推荐了几位人才: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